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2015-09-16 08:00:00)
标签:

观鸟

环保

户外

生态

设计

杂谈

分类: 职业

 

本文首发于城市设计,此处发布的版本有删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http://s8/mw690/001xUjkrgy6VoSEZMhx57&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编者语


董江天所在的深圳市观鸟协会(以下简称深圳观鸟会)自2003年成立起,就为深圳市民持续不断的提供着各种关于鸟类的知识和接触野生鸟类的机会。董江天关于深圳地区鸟类的知识对深圳坝光银叶树国家保护区的概念设计方案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知识甚至与设计师的既定思维相矛盾,这些来自生态观测的第一手资料使我们在自称为景观/规划设计师的时候有些汗颜,与此同时,我们也对NGO组织在一线所践行的志愿活动充满敬佩与兴趣。


和NGO组织充分交流他们在场地上的调查信息,这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非常少见。每一位设计专业出身的人,都憧憬有这样的机会,沟通各专业技术部门、调查当地人的诉求,踏实的把每个议题研究清楚,再做决策。我们高兴的看到这次互动迸发的火花,相信这样的工作方式势必会在未来影响整个中国。因此我们特意访谈了深圳观鸟会会长董江天(大家也叫她麦茬),希望向广大的设计师朋友和公众深入介绍这些与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民间组织。非常感谢董江天(麦茬)热心的分享。


观鸟的故事


是怎样的一个契机,使你放弃了金融界的工作,投入到鸟会的筹办中?

当时我一直在找,看我想干嘛。我就在外面旅行,无意之中和广州鸟友认识了,从2002年开始,14年来我就一直在观鸟,做和观鸟相关的事。

在观鸟时,我们常常会惊叹于大自然的精妙,常常会百思不得其解:它的羽毛怎么可以长成那样?那种颜色搭配简直就像假的嘛!那完全是另外一扇门,让人充满愉悦感受的一个领域。我觉得,每个人都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中的一滴小水珠,我们的内心都会有亲近自然的本能,差别只是你在人生的什么阶段,什么机遇下,这个本能就被触发了而我找到的方法就是鸟。


观鸟活动本身有其独特的魅力,你在户外观察的时候,会引发很多思考,产生更多好奇,自然而然会让你想很多问题,一旦你开始想这些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你就已经在关注环境了。

如果你还没有了解鸟类的知识,在一个环境里没有观鸟的时候,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片光滩,你会说好脏啊,有腥味,去到海边那么臭。可是,当你学会观鸟后,你会逐渐发现原来光秃秃的泥滩那么重要,你还会发现一片看似杂草丛生的区域里原来是许多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的家园,你可能就不会再认为“一片荒地、废弃地,应该拿去开发,或建成一个很人工化的“漂亮”公园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觉得你掌握了鸟类的知识了,十年?

没有,到现在我也觉得欠缺很多。影响鸟类生存的因素有很多,你要去判断到底是哪一个因素起到主导作用,所以我就开始学生态学。它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旦你开始关注和鸟类相关的环境因素,就会发现很多平时忽略的现象,也会更加理性地去看待环境问题。就好像是你去研究景观的时候,你会想知道什么树种和什么灌丛搭配在一起好看啊,他们互相之间会不会有反作用或者是促进的作用,为什么这片树林里有鸟,而那一片却不被鸟儿待见?你自然而然就会把你(知识的兴趣)扩散到各个地方去了。


之前我去青海的时候,观察藏鹀。藏鹀就很有意思,它适合的环境是高原稀疏的鲜卑花丛。它吃虫子的时候不是在树叶上面吃,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高原上日照很强,中午的时候太阳特别晒。藏鹀一边躲在鲜卑花下乘凉,一边溜溜达达仰头在树叶的背面找虫子,看见蝴蝶的幼虫就从地上跳起来去抓。观鸟的时候就会观察到很多这样的情景。

 

http://s7/mw690/001xUjkrgy6VoSP1thYb6&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鲜卑花丛上的藏鹀

 


观鸟协会是怎么成立的?

2004年3月3号我们在深圳市民政局完成了注册手续,而观鸟活动是从2002年的9月份开始。此前我是一个人到广州去,向广州的鸟友学习怎么观鸟。然后就觉得我们深圳有这么好的一个环境,这么难得在市中心有一片全国都很少见,有鸟类栖息的红树林,就想约多一点人一起观鸟。当时我们遇到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的王主任(王勇军先生),他正在和香港米埔同步进行整个深圳湾的水鸟调查,一个人做的很辛苦。正好整个深圳湾的水鸟我们都已经认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帮保护区做深圳湾的鸟类调查,并请香港、台湾、广州那边的鸟友过来帮忙,给我们提供培训。可以说深圳观鸟会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http://s14/mw690/001xUjkrgy6VoT2Jhz71d&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都市区里的深圳湾红树林保护区

 


观鸟可以做什么?


你们当年成立了这个观鸟组织了以后其实是全国第一个获得独立法人的观鸟组织,同时你们也开始在深圳承接了一个观测的生态基础工作。这种事情让你们一下子就体会到了你们的作用?

因为我们的活动地区最主要集中在红树林保护区生态公园,当时保护区管理局也需要做调查,所以我们一直都有合作关系。其实我们是很希望将来能够像国外那样,民间组织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希望国内爱好者的水准和数量都能够维持在一个程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更多的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然后再交给科研部门去分析。


 

http://s13/mw690/001xUjkrgy6VoT7NtLu7c&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飞翔中的黑脸琵鹭


深圳黑脸琵鹭的调查就是深圳观鸟协会参与的吧?

是的,深圳观鸟会从2003年开始参加全球黑脸琵鹭同步调查,这样的的调查通常需要一个团队在深圳湾的五个调查点同步进行,同一时段,香港一侧也进行统计。因为不同的水位会对我们统计结果造成影响,一些鸟在水位低时藏在港湾深处的泥地上休息,直到潮水涨起来使它已经没办法待下去了,它就会飞出来,所以在历年的黑脸琵鹭调查中,我们每一天需要统计三次,目的是为了取最高数据

 

 

http://s16/mw690/001xUjkrgy6VoTdYErBdf&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琵鹭和黑脸琵鹭

 

2004年成立观鸟协会,碰到禽流感的爆发,你们当时接受了很多新闻媒体的采访,并做了关于禽流感的监测。

保护区管理局委托我们做保护区内的禽流感调查,因为红树林保护区是一个鸟类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很重要的一站,所以鸟类特别集中那段时间整个氛围比较恐慌,保护区是深圳市的一个重点监测区域,当时是交给鸟会来完成这个监测任务。

 

禽流感监测和平时观鸟有什么区别?

禽流感监测不需要很仔细的去调查数量,也不是在固定的6个观测点进行统计,而是一定要去保护区内各个地方观察,看有没有大批量的鸟类异常死亡现象。即使没有大批量的死亡,只是单只的死亡,我们当时也要及时报告,那段时间都很谨慎,所幸没有出现大批量的死亡现象。

在平时每年都有大批量的鸟是自然死亡,体弱、疲累、生病等各种因素有可能导致。只不过在鸟类死亡后会有其他动物把它分解掉,大概两三天就全部被消耗了。这个世界每分钟都在进行自然选择(淘汰)。


 

观鸟也是一门技术


有没有接触过城市管理运营的相关部,比如绿化管理局,是不是可以给他们提一些意见?

这两年,我们接受的邀请有所增加

比如说深圳的洪湖公园,每年夏季会有两种水鸟,前额红红的黑水鸡和小鷿鷈(pi ti(民间叫做水葫芦)在那里繁殖。他们的巢是浮在水面上的,在杂草区附近。有一年公园方面清理杂草,工作人员就进入杂草区域施工。本来有一窝小鸟都已经孵得差不多了,我们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整片区域被剃的很干净,巢和蛋都不见了。如果这片区域里有已经成功孵化的小鸟,受到这种程度的干扰,存活率也会很低。

后来我们和公园管理处的人沟通,希望他们能以后错开剃草时间,给鸟类孵化留出空间。

我们还是希望管理层面能够在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欣赏方面引导民众,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否更应该从保留相应的野趣上有所体现呢?

 

 

http://s12/mw690/001xUjkrgy6VoThaWoz3b&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黑水鸡

 

http://s15/mw690/001xUjkrgy6VoTi8fjU8e&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小鷿鷈

 

 

深圳湾大桥的修建也影响了冬候鸟的数量?

大桥施工阶段是有影响的,完工后对那片海域的鸟类影响不太大。但是,深圳湾周边的高层建筑对候鸟有更大的影响。

在香港大学的一个跨境水环境交流会上,他们提供了在深圳湾对面香港尖鼻嘴拍摄的一组照片。那个地方有一个观察塔,是五十年代时,外国人到香港必去的一个景点,当时看到的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现在看到的,就是一大片城墙,整个深圳就是一面墙(高层建筑物耸立)。

我们曾听到这样一种说法,“高层对鸟类没有影响,鸟类可以从房子中间和屋顶上飞过去”。这话乍听起来没错,但是,我们深圳湾的海岸线向大陆内凹,大量集群的候鸟如果想要飞进来,需要一个通道。它们无法在密集的高层建筑物中穿梭,只要看到一大排高层建筑物就会掉头。深圳湾的高层建筑群真的就变成了一堵“钢筋混凝土大墙”,绵延数十公里。在海滨公园可以看到香港和深圳的明显对比,香港维持在相对自然的状态,楼少开发少。

因此,在政协的红树林保护会议上,我才会说候鸟不是直升飞机,不能垂直升降


 

http://s6/mw690/001xUjkrgy6VoTlCajPb5&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整个深圳湾都已经被高楼围合了起来

 

你们给相关部门反应了鸟类在建设和管理时的注意事项后,他们的反应如何?是否在第二年有所改正?

过去的十年,我们在不断的反映问题和沟通中去慢慢了解各个部门的运作状况。

我们最近遇到了这种情况,在深圳凤塘河口以东,目前建设的湿地公园存在一些设计上的问题。但是,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并进入了施工阶段,施工方必须按图纸完工,所以,我们提出的的建议在短期之内难以实现,等到下一轮整改方案才能够改善。


同时,在红树林保护区,我们针对鱼塘区提出整改意见。目前的鱼塘区结构类似一口口井,每个池塘面积都很小,从地图上看好像很美,但从鸟类保护的角度来说并不合适。

鸟类是否选择一个地方作为栖息地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安全,小池子旁边都是树,鸟类不知道是否有猛禽或天敌躲在里面。因此,一定是要建设开阔的水面和池塘,他们才会选择栖息。

我们也是在观察的过程中,尝试从鸟类的需求来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走到自然里,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因为它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从人类的需求出发。

让人高兴的是,我们提出的这些意见,已经开始被相关部门重视。也希望我们的调查数据在日后能够为规划、设计单位提供科学依据。


 

http://s6/mw690/001xUjkrgy6VoTpQ9A975&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香港米埔湿地中最开阔的16 17号池吸引了无数的鸟类


关心鸟类 关心设计


你们可以说是从统计、观测,你们有没有想到能够参与到城市的设计和建设中?

前些年没有,因为会感觉设计单位是很高大上的一个行业,好像也未必会很重视民间的数据。但是不断开始有这个倾向,我们发现在会员中也有一些设计、工程咨询人员出现。因此我们也想,在项目前期阶段,有没有可能介入进来,从鸟类的角度提供一些数据。特别是景观设计,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人工美,很多地方都很整齐干净,草坪也修剪的很整齐。但实际上我们在野外看到的错落有致是不一样的,有低矮的草、低层的灌丛,中间的杂木、乔灌层、然后再是乔木,它的梯度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从关心鸟的角度上来讲,是不是希望尽早参与到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来?

我们当然希望。但是我们必须被人邀请才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尽可能多的关注各个圈子的消息,希望在项目前期能够发挥到作用,比如这次坝光项目能够在前期与奥雅进行交流,就是很好的尝试。


坝光的故事


其实你们也许可以着手编制一些建议性的手册,间接的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有,我们也在整理这种资料。包括我们也在整理我们的数据库,理想是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公开的数据库,所有的市民都可以参与,参与之后可以通过不同的鸟的动态变化来了解我们整个区域的环境变化。这个动态的数据可以为规划、设计、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不过那个肯定需要一个过程。


 

http://s6/mw690/001xUjkrgy6VoTuDj2R45&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坝光银叶树湿地园的海滩,这里一直是深圳户外爱好者喜爱的出游胜地

你们首次推荐的五条观鸟线路里就有坝光,这十几年,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是从2003年开始的,那时候我们很喜欢去坝光。2005年它被选为精细化工的地址,之后,原有的基围虾塘被填埋,鸟就很少了。最近几年杂草长起来,恢复了一些,但是鸟的种类不同了。

今年三月份开始,深圳市城管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委托我们做调查,数据表明现在是林鸟多一点,相对于以前的鸟种变化较大。以前有基围虾塘,水鸟会比较多。

基围虾塘要定期晒塘,养殖户把水排干,就会有一些小型水鸟会过来觅食。所以,反过来看,只要我们提供了适合它们生活的休息地和觅食地鸟类是会逐步增加的。

这次坝光的设计,我们提出的重点就是植被的梯度问题,再有就是池塘一定要开敞、连续,不能划分成小块儿。


 

http://s1/mw690/001xUjkrgy6VoTwFYKA90&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因为数次项目拆迁和变化,坝光村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人居住

 

从景观设计层面,我们总是在想象一个水草丰美的湿地,觉得有鸟在那里。但现实并非如此,有一点颠覆我们作为景观设计出发的一个想法。

没错,我们有时候想象的场景不一定会实现。可能我们想象的是这里一个颜色,那里一个颜色,很漂亮的色彩搭配,很有设计感的造型(也是很人工的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样做出来了以后,鸟不一定会来。比如鸻鹬类的水鸟,更喜欢一个开敞的泥滩,对于它们来说这是最安全的地方。它需要看得到危险在那里。水鸟有一种习性能说明这个问题,除了秧鸡类是喜欢灌丛和杂草,喜欢单独行动,其他的水鸟都聚群,那么大的一群鸟,它们需要一个空间落地。如果地方太小,它们飞一圈,不合适,或者落不下,就走了。这是因为落单的鸟容易被天敌攻击,所以要一大群。如果你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开敞的地方,它们一个群体就会下来。


我们对于鸟在一个水草丰美的一个湿地里的这种想象,你们在观鸟之前有这种想法吗?

在没有了解鸟类知识的情况下,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我自己没有观鸟之前,也不知道原来光滩对于鸟是那么的重要。现在深圳人对于鸟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了,大家基本上环保意识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早期的时候,我还记得我们在做公众活动时候,就会听到旁边的阿姨叔叔说:深圳湾那为什么这么臭这么脏,有什么风景可以看的?后来我们就会请他过来,看看望远镜里面,远处的泥滩上有那么多鸟类,他就会明白,原来不是有水才好看,潮水褪去后,深圳湾有不一样的精彩!回来说坝光,白鹭很多,银叶树后面其实还有一个小山包,那个小山包上面实际上还有很密的树,之前这一片都是杂木,树顶上有好多鹭类繁殖。当时在媒体上推荐坝光这条观鸟线路里所说的鹭岛也就是指这里。


坝光这个项目从2005年,项目立项经历了很多变化,在这个过程里面,你们有做过什么工作吗?

我们一直在关注坝光的变化,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精细化工就停工了。荒废掉了之后等于是一个自然恢复期,杂草丛生,引来不少陆地鸟类。为什么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管理,主要是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植被和坡度的设计来达到鸟类种类和数量的提升,这是非常关键的。比如米埔那一块,为什么不同的池塘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吸引不同种类的鸟。比如,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话,鸬鹚在深圳湾有上万只,大部分是由于香港米埔保护区的招引策略吸引过来的,但如果整个深圳湾深港两侧全部都被鸬鹚所占据,这个地方的生物多样性就缺乏了。所以,坝光将来的湿地管理成效也应该以生物多样性为重要指标来评估。


 

http://s4/mw690/001xUjkrgy6VoTBhMRl13&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http://s8/mw690/001xUjkrgy6VoTBmwHd37&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坝光湿地园方案提供各种各样的栖息地

像是一个鸟类的的中转站,为鸟类各类“旅馆”和“餐厅”


设计师在做坝光项目的前期研究时,发现深圳的整个海岸线已经硬化了,这里是仅存的几个鸟类可以停留的地方。

从深圳湾的地理位置分析,处于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重要站点,许多水鸟需要在这里觅食或休息,度过冬季后返回北方繁殖,或在迁徙途中在深圳湾短暂休息补充养料继续飞到下一个落脚点。小型鸻鹬类由于腿脚短,不适合草地和树林,一般需要选择在光滩和无植被的岸边休息。

 

 

http://s1/mw690/001xUjkrgy6VoTGwiju40&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坝光是深圳海岸线上为数仅存的几个红树林区域之一

 

2014年,我们在做春季调查,有连续三天深圳湾高潮水位超过2.2米,泥滩全部被潮水覆盖。我们很想知道这些小型鸻鹬在这个时候能停到哪里去呢(毕竟它们腿短啊)?便分别在香港米埔和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里观察,但都没有找到它们的踪影。我们分析原因是香港和深圳的鱼塘区面积和水位无法满足小型鸻鹬类停留,他们无处可去!这是很揪心的一天,如果鸟儿们没有地方停留,就意味着要不停飞行等待潮水下降?如果不能集聚足够的能量,它们在迁徙路上将会遭遇更大的风险。


http://s8/mw690/001xUjkrgy6VoTJ18qP07&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小型鸻鹬类-小滨鹬(短腿的呆萌鸟)

 

第二天,我们继续寻找深圳湾可能的落脚点,一位调查员终于发现有一个小群飞进了F1赛场,继续跟踪发现大约有5000小型鸻鹬挤在一块不到200平米的地块上(相当于每平米站了25只鸟,会不会出踩踏事故...),这是一块大草坪中由建筑砖块铺成的一片废地,而周边看起来很漂亮的草坪却无法被它们利用。


这件事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不同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不一样,它们需要的可能不是我们认为看起来漂亮的场所(水草丰美)。如果想以招引鸟类为目标,就需要了解它们的习性,体会它们的需求。


 http://s6/mw690/001xUjkrgy6VoTMs9ed55&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中废地为小型鸻鹬类落脚点


http://s10/mw690/001xUjkrgy6VoTPoBcZc9&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此时它们的感受很可能是这样的


鸟类无处停留是很常见的问题吗?

深圳湾每个月都会有几天是大潮,届时整个深圳湾都没有光滩。人工湿地的水位管理在这个时候就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控制池塘里的明水面积,保持大面积的裸露塘底给鸟类落脚。大家现在可能会觉得侨城湿地很漂亮,沿湖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美丽倒影的水景。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它以前是大量鸻鹬类的聚集地。调查的最高纪录曾经达到8000只,但是现在只是一个人工湖。

这需要我们从观念上进行引导。大家普遍接受水景很漂亮,其实走进自然欣赏动物会更美,这是我们与动物共享的家园。我们也在设想:如果大家都热爱动物观察,可能就会更关注动物有没有栖息地,如果发现动物们能呆的地方越来越少,就会考虑是不是应该牺牲一些“只能看的水景”,把泥滩留给动物们生存?水景对我们而言或许可有可无,但泥滩对于一些动物们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观鸟会目前正在与侨城湿地管理方加强联系,共同探讨为水鸟栖息提供更合理的空间,期望未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鸟类多样性方面,都能看到明显的改善。


 

http://s10/mw690/001xUjkrgy6VoTSCFRv69&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http://s5/mw690/001xUjkrgy6VoTSMgNSd4&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大潮水位管理及鸟类栖息地设计(坝光项目)

 

坝光的湿地保护区建成之后,你们会参与到后期运营吗?

希望能够参与其中,但首先要看运营单位是否能够接受民间组织。有两种可能性:1.野生动物保护处自己管理;2.打包给一个民间组织。我们目前了解到可能是WWF或者MCF,也有可能打包其中的一部分给有专长的民间机构。例如观鸟和鸟类调查可以委托深圳鸟会,红树林科普活动可以委托绿源等,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

 

怎样加入深圳观鸟会 


通过你们之前的报道,深圳观鸟协会几乎是和黑脸琵鹭的数量在一起增长,现在的会员有多少?

观鸟会现在的会员有200多人。会员可以参加我们的培训和日常活动,获得鸟类相关信息。会员只需要缴纳100/年的会费,一人入会全家入会,我们希望更多的家庭参与到户外的野生鸟类观察活动中,加强亲子关系,活跃家庭气氛。会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认可这个机构的理念会员一般会希望在这个组织里可以学到更多鸟类相关的知识,参与更多活动,认识更多爱好者。大多数会员只要有时间来带新人,都会非常乐意。十几年过去了,我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因为带新人的过程中,依然可以学到新东西,对自己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http://s11/mw690/001xUjkrgy6VoU1kZdw2a&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观鸟早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普及的户外运动,好莱坞电影《观鸟大年》就讲述了三名铁杆观鸟爱好者放弃一整年的事业和生活去观鸟的故事。


鸟会的会员并不一定可以成为调查员?

不一定。首先是成为会员,之后会有一部分成为志愿者,志愿者也分不同类别。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才能做调查员。因为调查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深圳的几百种鸟都要认识,特别是像水鸟的辨识难度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没有经过两个冬天的集中训练,基本上很难过关,而且要自己很认真才可以比较快地达到较高的辨识能力。我们能够达到调查员标准的人员大概有三十人,每次调查需要10-12人,大家轮流做调查,长期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

 

鸟类调查工作本身也会让人很健康的吧?听上去运动强度蛮大。

确实是一种让身心健康的活动。鸟儿多的地方一般环境都比较好,有山有水,空气清新,人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观察林鸟的过程是一种慢速走。在户外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在一个保护区里面,沿着他的路径走的很慢,一个小时可能才走不到一公里都有可能。当碰到一个鸟群时,你就需要跟着这个鸟群走。因为鸟群会一点点的挪动,只有跟着它们走,才能够看得到。鸟群里有各种鸟,它们吃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底层的、中层的、上层的都会有。跟着它们一边走才能看清里面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在鸟少的时候也会欣赏植物,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观鸟会的公众活动一般从9月至第二年的4月,会有活动公告。会员活动是全年都有的,冬季看冬候鸟、春秋两季看过境鸟、夏季组织外地的赏鸟活动,欢迎大家关注观鸟会的官方微信服务号和公众订阅号:


 

http://s10/mw690/001xUjkrgy6VoU4oJbr79&690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TITLE="访谈:为爱鸟人设计 访深圳鸟会董江天" />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深圳观鸟协会的公众号

 

后记

 

我们之所以采访深圳观鸟协会会长董江天的原因是因为在坝光的这个项目上,她与我们以及其他民间组织一起实践了一种非常前沿的设计方法,能够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作为星星之火,让整个社会知道我们做事的方式,引起更多的设计机构的注意,推动这种设计的趋势,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甚至建议鸟会能够开始整理一些和设计有关的鸟类知识,比如大水面、和各类鸟类喜欢各类的栖息方式(灌木丛、林地)。设计专业本身针对这一块的书籍虽然有,往往是很学术的文章才会有这样的信息,但是它不是面向设计的,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设计师需要能够很快速的得到这个信息,他们通常没有时间去找这样的文章来直接应用。董江天(麦茬)也觉得这样的换位思考很重要,这样直接的去指导设计关于鸟类的不同的功能、怎样导览、指示牌等等。

我们非常愿意为这套手册的成型贡献自己的力量,它也不一定是面对设计师的专业书籍,面对一般大众也会是简便通俗的科普读物。虽然这只是南方湿地的知识,如果能够整理起来,肯定全国相关的人都会看到,会得到帮助。

  

[采写/唐海培 王丹 廖慧怡 ]

[校核/王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