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主持人:孟杨
主讲人:@小饿
记录人:李华林
本期分享会分为两个部分:分享人主讲部分 提问环节
本期内容摘要:
决定自媒体运营成功率的三大指标:
①精准的定位
②基础粉丝量的多少及如何吸取
③自媒体活动的开展情况
一、自媒体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自媒体什么时候出发都不算晚,我个人认为,不存在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的,自媒体红利期已经过去,所谓红利期主要是基于产品的红利期和用户红利期,我们通常认为的自媒体一般是内容产出为主的自媒体,从论坛、博客、微博到微信到各大新闻客户端,我们真的能看到一些人一路走来,是哪些人?作家、明星、段子手,在我眼里自媒体是一类能始终随这时代变迁、互联网产品迭代、观念改变,而去产生独一无二内容的一群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媒体什么时候出发都不算晚,不要总是抱怨所谓红利期过去了,当你准备去做的时候,你已经找到了你的位置,不是么?还是要去做,只有去做了,才知道水的深浅,潮落了才能看出谁在裸泳。自媒体应该对ta所依附的平台采取一种俯视的态度,要明白平台是要生存的,一个平台要不断更新新鲜血液,你有多大的勇气与坚持,你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不要太在意平台,平台总会迭代总会消失,博客没落了,人们都去玩微博了,微博有一天没有了,总会有新的平台去出现,自媒体人要关注自身的素质,不断产出上面我说的那种内容,才算是做自媒体,否则,只是平台的掮客而已,长久不了,平台方也不会太在意你,更别提用户和影响力。
二、自媒体账号如何进行精准定位
问问你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是哪个?然后细分细分再细分。垂直细分的小而美的自媒体已经是业界共识,因为现在是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看大而全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维基百科类网站就可以搞定,为什么要看你的内容?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碎片化、浅阅读为主要特征,而人人都是媒体的自媒体时代,就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某个垂直细分领域深耕细作,这样才有差异化运营。
三、自媒体账号在运营初期如何吸引基础粉丝
这就涉及到拉新、冷启动的问题,一方面你要找到你的内容引爆点,另一方面你要找到信息分发的渠道,也就是前期的种子用户。关于内容引爆,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借助热点,假如你是一个新媒体研究类的自媒体,那你就关注那些突然火爆的网络现象,从网络传播学角度,去分析,写出类似某某某为什么能在1个月内积累粉丝100w,这样的文章,那些新媒体运营人员肯定会关注。这样你就积累了前期的种子用户,是种子用户你需要深入维护,那就加他们的微信,建群建专门的讨论区,和他们沟通,关注他们关注的问题,解决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种强关系,这些种子用户自然都会帮你去分享、扩散你的问题。
四、公益活动开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公益活动我不太擅长,感觉应该是阳光透明吧,比如募捐,一定要财务公开,否则就像红十字会一样,自己的品牌会受损。另外,很多公益活动都是要借势的,可有的“势”是不能借的,比如优衣库事件,虽然很火,但毕竟有碍公序良俗,这样借势做公益活动,很容易被网友攻击动机问题。
五、自媒体账号开展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活动通常分为线上和线下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活、留存。线上活动本着三大原则:1.参与门槛低2.有趣3.利益刺激。看到很多微博有奖转发,商家都喜欢@三位好友,同时关注本微博然后说出你的巴拉巴拉巴拉一大堆,还三天后开奖,奖品其实就是一个小茶杯……那你的活动真的就杯具了,一条微博140个字,其实承载不了那么多内容的,你也太贪心了,看看活动三原则,试试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转发微博1小时后开奖,那转发的数据肯定是不一样的,你的微博转发多了,曝光量高了,自然转化率高,肯定有一定的网友会关注你的微博,每一种活动方式都涉及到转化率的问题,转化率是固定的,增加基数才能获得高的回报,就是这个道理。
线下活动跟线上活动原理也是相通的,也遵循三大原则,有需要注意的还有执行流程的问题,一定要事先推演,彩排,梳理出应对突发情况的策略。
所有活动结束后一定要复盘,梳理出完整流程,找出以后可以复制的流程模板,总结不足,这样不用每次都很纠结基本的流程、打法,把更多精力放在活动本身上,运营人员也能体验到做活动的快感。
六、自媒体账号做活动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所有活动结束后需要复盘,总结不足,在我看来,不是所有活动都是成功的,成功的活动毕竟不多,我们应该允许有失败的活动,但不是失败就失败了,一定要复盘,总结不足,推进不下去了,会影响活动最终达到的效果,无非是效果不好而已,不可能没有效果。这就需要发扬复盘的精神,仔细分析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活动环节设置问题,还是执行力问题,总会存在问题,不能不了了之,这样坚持做一些活动,总会有收获。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最好的药还是自救。
提问环节
问:求讲解线上及线下的活动形式都有那些?
答:
线上无非是抽奖转发,创意征集.抢楼,抢沙发什么的。线下就多了,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形式,比如内容创业领域的有,沙龙公开课,峰会,公益活动等等。
问:
你对现在众多盆友圈集赞分享这种怎么看?答:
集赞本身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微信官方打击,另一方便参与网友可以造假,转化率太低集赞还有种爱心绑架的因素。
我不点赞你的朋友圈,是要跟我绝交嘛?很多人不太喜欢,真正的点赞是基于共鸣的点赞,比如我朋友圈点赞最高的通常是我家孩子,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很少在朋友圈晒孩子,但晒出来的有限几张,点赞都挺高的,这在运营领域有个名词稀缺资源给我点赞的人都不是我主动邀请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运营活动形式也要走心~
问:
现在很多商家都喜欢做这样的活动,什么海尔电器,北国,美的,他们图啥?甚至为了获得活动资源,众多参加活动的网友自建了微信群。分享各个媒体获得的活动状况。然后组团参加。答:
只能说石家庄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还处在三四线城市水平。
问:
内容差异化对自媒体账号的影响有多大?答:
差异化运营就是不一样的内容,其实所谓差异化也是相对的。拿热点事件跟进来说,你跟进的快。
从UGC讨论的犄角旮旯里找到一条很不起眼,但凭借你的运营经验,会火的观点,从这个角度去快速切入跟进,那你就是在做差异化运营运营领域没有什么新鲜事,很多名言,大道理古人其实都说过了。
因为我从入行开始就接触互联网话题运营,每次热点事件发生后,其实网友讨论的言论倾向无非是那几种,仇富仇官仇警的三仇,韩寒方舟子的方韩大战,处与非处之争啦五毛与精英啦……作为运营人员,就应该第一时间过滤掉这些司空见惯的讨论,去挖掘甚至去制造新的角度,这才是差异化运营。也可以理解为,先入为主。话题类我有个感受,你越在望,你越写出不文章来,因为牛人太多了,而网络从业人员的优势就是,获取信息快,那就先入为主把观点占了,后来人即使是大V,也免不了拾你的牙慧。
问:
在内容的采集与制作上,有么有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答:
微博一般运营人员会关注热门话题榜和热门微博榜,其实,热门话题榜已经被各种营销机构抢占了,很难看出是不是真正的热点内容,最具有参考意义的还是通过百度的搜索排行榜,找到热搜关键词,然后去热门微博榜找到一条讨论过万的评论,如果能找到,那这条就是真正的热门话题。微博一般运营人员会关注热门话题榜和热门微博榜,其实,热门话题榜已经被各种营销机构抢占了,很难看出是不是真正的热点内容,最具有参考意义的还是通过百度的搜索排行榜,找到热搜关键词,然后去热门微博榜找到一条讨论过万的评论,如果能找到那这条就是真正的热门话题。
想一起探讨新媒体运营秘诀吗?快加入我们吧~加入社群的方法:
第一步:加小编好友
希望深入交流学习的自媒体人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小编为好友。
第二步:邀请入群
本学习型社群不对外,完全是邀请制,所以朋友们加小编好友后,简单介绍自己,再由小编邀请入群。
入群说明: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学习,我们特制定如下群规:
1、我们的学习型社群不是培训班,而是为大家建立联系,提供机会,从而认知世界。
2、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各个领域的牛人进行线上语音分享,让大家看到更多可能性。
3、群内小伙伴有好的案例或经验愿意分享的话,请联系美女群主。
4、鼓励大家通过写作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想法,分享优质资源。可以直接发给群主,经审核后由“新媒体运营”公众号发布。
5、不提倡群内闲聊。鼓励大家相互认识和私聊。
6、允许讨论,不允许争论。讨论的目标是让自己更明白,争论的目标是说服对方;以理服己才是重要的,以理服人做不到也正常。
7、不得使用侮辱性语言,双方争吵,无仲裁、无警告,直接移出群组。
8、群内实名 地区 微信公号名。如胡鹏石家庄新媒体运营。鼓励使用真实头像。
9、群内其实是「公开场合」,聊天记录公开,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说的话,就不要在公开场合说。群内不讨论需要第三方保密的事情——群主也没有保密的义务。讨论内容会被整理发布在“新媒体运营”公号上。
10、群内不经允许,不得发广告和发红包,介绍人员需经过美女群主。
(主动入群则意味着同意以上群规)
---------------------------------------------------------------------------------------
欢迎注明出处的转发,转发请注明如下信息
新媒体运营(meitiku,也就是媒体库)是一个专门讨论互联网、微博、微#信、社会化营销原理与技巧的平台,有思想,无主义,有碰撞,无诉求。同时兼具对传统媒体的评价与思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