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一早,我打开电脑,“歌手陈琳跳楼身亡”的消息让我震惊。非常突然,没有征兆,而且还是以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以我了解的陈琳,未必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是,她太年轻。
我无意去揣测她为什么会选择10月31日这个前任丈夫的生日,为什么会选择在朋友的家里,为什么身上会有伤口,有太多的迷团需要一一打开,甚至不排除他杀的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去了,“你的柔情”永成绝响。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陈琳的一曲《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已经唱红全国,那时她只有二十出头,刚从四川老家来到北京,第一张专辑即一举成名。
我毕业,工作,进了报社,成了一名娱记。那时的陈琳,已经与著名音乐人沈永革走到一起。沈早年留学日本,后成功运作了酒井法子的中国演出,名声鹊起。他创办的北京竹书房文化传播公司(现在很多媒体都简称为竹书文化)签下了一大批著名歌手和组合,像陈琳、黑豹、轮回、杨坤等。因为工作关系,我与竹书文化交往较多,当时感觉特别的是,他们的LOGO比较另类,“竹书文化”四个字中“书”是繁体粗黑,“文”则是宋体加黑底反白,给人以较强的冲击力。
真正与陈琳接触,还是在2003年。当时是报社创刊五周年,我们想在省会举办一场大型的演唱会来作为周年庆典。经过多方联系,我们最终敲定了竹书。当时陈琳的《爱就爱了》新专辑刚刚发行,杨坤也凭一曲《无所谓》中的沙哑嗓音如日中天。各方面条件具备,一场演出就这样促成了。演唱会定在9月10日举行。为了烘托氛围,9月4日,陈琳、杨坤来到省会,参加新闻发布并作客“明星热线”。
“明星热线”从1998年创办,已经邀请了全国几十位艺人作客,陈琳算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
初见陈琳,就一个感觉:小。她很瘦,很单薄,还戴着一顶帽子,比中上身材的杨坤要矮一头还多。她的话不多,即便说,也声音很小,与舞台上的激情判若两人。无论是歌迷见面会还是记者见面会,她从不主动说话,惜字如金。回答问题中规中矩,甚至让人觉得很孤傲。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笑过,包括对面歌迷送来的鲜花。
或许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陈琳。回想她几年以来的宣传照,都是一如既往的牛仔风格,阔檐帽、长靴、马裤、吉他、不苟言笑。
据说生活中的陈琳朋友不多,生活低调。2003年之后,她的新闻渐少,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陈琳,算是处在事业的巅峰,一生中的辉煌时刻。但这样的辉煌,稍纵即逝,尤其对于艺人更是如此。
或许,以陈琳的性格,不去做歌手,也不至于有今天的结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