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消息,称最近又将有两个汽油涨价的窗口时间。我甚至都没有兴趣去看是哪两个时间,知道不知道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是人家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剁都成。
但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能释怀。每当有油价上涨消息发布时,ZF总会在第一时间提出,将会对出租车实行补贴,而且马上付诸实施。补贴数额也根据涨价幅度不定,一个月三五百元。ZF的强行介入,会有很多好处,首先就是稳定,既稳定了出租车一方的情绪,也稳定了打车人的情绪。另外也省了很多事儿,省得车费涨价还要开听证会。可我不明白,对于出租车的补贴从哪里来?肯定不是打车人出的,也肯定不是出租公司出的,它是ZF出的,只能是纳税人的钱。
这里的纳税人就包括打出租车的和不打出租车的两种。打车的负担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虽然不是直接付出,也没什么感觉,但毕竟你付出你得到了,没啥可说的;那么不打出租车的,就分为有车族和无车族两种。无车族若是自行(公交除外,因为公交没有涨价,也受到了国家补贴,只是多少问题),没得到出租车的服务,但为它负担了油价上涨的成本,不公平;而有车族,既自身负担了油价上涨的成本,又为出租车负担了成本,就是双重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缘于ZF介入经济生活的行为。有一个现实的例子。今年大蒜价格飞涨。原本两元一斤的大蒜,现在卖到了五元。为什么涨?一方面因为去年种蒜太多,蒜农亏损,今年缩小了种植面积,另一方面甲流汹汹,世卫组织把大蒜列为第一消毒食品,韩国日本争相从中国进口,人为扩大了需求。那么对于大蒜产地价格上涨,ZF有没有给中间商进行补贴,不让他们在批发和零售环节上涨价呢?没有。所以现在一块钱只能买两头。
同样是涨价问题,但带给消费者的公平感受是不同的。即便是一元钱只能买一头蒜,这也是自己负担自己的,谁让你爱吃呢;但在自身油价上涨的情况下,还要负担出租车的涨价成本,哪怕是一分钱,也是不恰当的。
道理很简单,比如蔬菜收成不好,黄瓜、西红柿、茄子都要涨价,但国家只给黄瓜补贴,没有涨,而西红柿和茄子都涨了。只要买后两样,就得比原来多掏钱,而且还要辛苦工作给国家交税,用以补贴黄瓜。这公平吗?有人说,那就光吃黄瓜吧。这根本就是一句屁话。回到原始社会算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