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把捐款数字变成一种道德胁迫

(2008-05-16 14:55:10)
标签:

杂谈

    天降大灾,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既然不能亲自到灾区救人危难,那就捐钱捐物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挂念。

    事实上,很多人在灾难发生的当天已经付诸行动。有的通过短信捐款,一块两块一直到三十块;有人到银行汇款,以至于后来曝出捐款还要收手续费。这一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反应较快,第二天就打广告说他们不收。直到昨天,银监会才下令,所有银行不得收善款的手续费。还有不少朋友参加了无偿献血。起码现在石家庄血源充足,血液中心通过媒体发布消息,大家献血要预约,血多了不好保存,也是浪费。

    单说捐钱,捐多捐少那是个人的事儿,量力而行,是一片心意。可第二天就有人比,说姚明捐了50万,成龙(其实是与杨受成一起)捐了1000万。说姚明捐少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个案引发争论:比如这些企业捐了多少,有多少国企,有多少外企,有多少私企,从而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比如文艺明星捐了多少,体育明星捐了多少,他们之间谁更爱国。

    就在刚才,又有消息曝出,李厚霖捐2000万,成为大陆个人捐款最多的人(到目前为止)。李曾因与李湘的婚姻而被世人关注。而中国地产板块领头羊的万科集团捐出200万,董事长王石还在自己的博客上作出解释。相差十位的捐款,让以上二人的社会评价发生转移,李厚霖一改花花公子、伪大款印象,成为真正的男人;王石则无论过去履历如何,现在也被讥为小气。钱的作用可见一斑。

    即便在我们身边,也依然在以钱论人。昨日在电梯上碰见一位日报老兄,他说一个朋友想通过晚报捐十万元,问晚报的行不行。晚报的问是什么行业,他说房地产。那哥们儿说有点儿少。日报老兄说我也觉得,那边心里没底,不知道同行都捐多少,所以差他来问问。这哪是捐钱,整个儿一攀比。

    下午与红十字会同志通电话,问我这边捐了多少。我说刚开始,几百元吧。他显然在电话那边一撇嘴,“看看人家晚报”。可能觉得不妥,马上说“捐多捐少一个样,都是一番心意嘛”。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的报怨,他在重庆,已经在单位、小区、街上捐了不下六百元,开始还是完全自愿,但到后来有些被迫,捐少了还遭白眼。这种情况也将会在其他地方陆续出现。

    要我说,捐款量力而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不用攀比,不用在意别人说什么,更不要去恶意评价一个人的善心。著名的赫涟勃勃大王说过,当一个身上只有100块的人捐出10块的时候,这个人也是真男人。捐款是心意,不是数字竞赛。

     一位叫慕容的网友说:李厚霖捐了2000万,很多普通民众,可能只捐了200块,是不是说明李厚霖比他们的爱心多10万倍呢?王永庆捐了1亿,是不是说明王比李的爱心高5倍呢?  
  沙特国王捐了4000万美金,超过目前任何一位华人的个人捐款,是不是说明这个世界上最爱中国人的是一个沙特人??所有中国人对灾区的爱心都不如一个沙特人??
  李厚霖的捐款,超过在现场解救生命的任何一位解放军、武警、消防战士的捐款数量,是不是说明,李厚霖对灾区的爱心,超过所有正在用生命换生命的战士?
  不要把捐款数字变成一种道德胁迫,这样只会制造虚伪的表象与割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