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的视频开始有广告噪音了,十几秒以后就会安静)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读书会的核心人物Tiffany出场了。
第一期的小朋友都参加了,此外还有一年级的Euro加入。这次读书会分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由于有记者采访,会场有些散,而且孩子们有点拘束,反而是5岁的合合童言无忌,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回答得一针见血。而大家精彩的表现基本都集中在记者走后的下半场。
邢老师组织大家开始,她先问了一下孩子们准备的节目,果然孩子都是有备而来。
读书开始:
《虎王子》(邢老师):这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孩子们听得非常专注,所有孩子都专心的从头听到尾,故事的内容有些许压抑,会场的气氛比较安静。邢老师的声音非常好听,像天使一般。
《真正的男子汉》(沐沐、Tommy):这小哥儿俩自上一期成功合作了《真正的朋友》之后,意犹未尽,这次又选了该作者的另一本图画书,从内容上看,这一本比《真正的朋友》毫不逊色,只是小哥儿俩没有事先准备,拿起来就读,连角色还没分清,所以效果没怎么显现出来。《真正的男子汉》大概是讲两个男孩子嘲笑女孩子,看不起女孩子,说了女孩子一堆坏话,结果遇到害怕的事情,他们比女孩子还胆小。精彩的在后面,小哥儿俩读完之后,Rebecca对他们说:“你们这也太不合适了吧,你看我们这里有多少女孩儿啊!”在场的确实女孩数量大大超过男孩。仔细听录音,在小哥儿俩读的过程中台下已经有女孩表示不满了,后来Tiffany还准备向男孩子挑衅,把这本书给他改了:“男孩子都特别可笑,他们整天给机器人……”
《青蛙小弟睡午觉》(Euro):这个新加入的小姑娘真的很会说故事,这是后来Tiffany和邢老师一致的评价,我当时因为采访的事没有看到现场,后来回放录像,确实,别看她年纪小,读书的气场比我都强,她居然还会和台下的听众互动,故事也读得有声有色,而且没有丝毫做作的感觉,真是一个说故事的好坯子。在Euro读的时候,Ruro爸爸还一边摄像一边配上了呼噜声。
《两个神秘的小鞋匠》(Rebecca):这位二年级的小姑娘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而且喜欢选篇幅长的图画书。
《Brer
rabbit down the well》(Alice &
Mom):一个比较长的英文故事,可能耳闻目染,孩子们给别人读故事的姿势都很标准,知道把书面朝观众,而自己则是从侧面看。Alice妈妈只是偶尔扮演一下狐狸,声音模仿的很有邪恶的味道,赞!
绘本双拼——《和甘伯伯去游河》+《大卫,不可以!》(邢老师 & Molly)
Molly是Tommy给我启的英文名。
这是一次创新读法,是受到探长和阿甲“绘本双节棍”的启发,我想如果两本书穿插着读,把两本书的内容张冠李戴起来,一定很好玩。于是我选了这几天正在读的《飞吧,小飞机》和《神奇的黑板熊》,小飞机这本的内容是一直在鼓励小飞机飞起来,而黑板熊的内容恰恰是主人公为不要飞到月球上找借口,听明白了是很搞笑的,每当小飞机一次次鼓起勇气准备起飞时,黑板熊里的主人公就会担心月球上会不会太冷啦,月球上会不会有怪兽啦,航天飞机上会不会太挤啦,最后小飞机真的飞起来了,黑板熊的小主人公还嘱咐了一句:小心别撞到星星啊!
这是我绞尽脑汁混搭起来的,完成后我兴奋的去找Tommy当听众,这两本书我都曾给他读过,但他印象不深,他听完后给我泼了冷水,说没意思,听不懂。听众不喜欢,就是失败,我只好重新再拼。
第二天邢老师来我家,我们两个一起研究,总结了几条绘本双拼的原则:
第一,拿来拼的绘本必须是孩子们特别熟悉的;
第二,一问一答是个既简单又容易出彩的方式;
第三,不必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来读;
第四,必要时可以删除一些文字;
第五,文字越简单的绘本越适合双拼。
那么哪些书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呢?正好第一期孩子们玩了《和甘伯伯去游河》,对Tommy他们读的《大卫,不可以》也印象深刻,而这两本拼在一起也非常合适,甘伯伯中每个跨页都是孩子们请求甘伯伯带他们去游河,而大卫里面每个跨页都是不同意不可以,天作之合!
于是我和邢老师把两本书的文字内容仔细地拼好,又配合着练了两遍,邢老师读甘伯伯,我读大卫,甘伯伯是主线,读的时候就按从前到后的顺序读,而我的大卫中删去了几页不吻合的内容,也打乱了几页的顺序,我必须重新贴小页码做标记,后来正式读的时候还真有一页找不到了
。
读书会当天我俩的作品很受孩子们欢迎,这也是本次读书会最令我兴奋的事情,随着Tommy的成长,我们玩的也越来越进步,我开始享受到了创作的快乐。
Tommy在读书会当天受到我们双拼的影响,晚上他把近期喜欢的英文儿歌、北京童谣、古诗词甚至民歌做成一个大串烧,甚是搞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