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科普读物大融合

(2010-03-04 21:28:25)
标签:

庆子

科普读物

科普书

dk

恐龙大陆

育儿

分类: 亲子阅读

    近期要我推荐科普书的朋友较多,可是我似乎不能确定哪种科普书能够让大家喜欢或者受益,因为科普书和故事书不一样,关于科普读物在亲子阅读中的独特之处我想说一说,我认为这样做比直接推荐书目更重要。

    两年前我已经写过关于科普书的使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4dee50100dpss.html如今我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那个时候元宝不满3岁,几乎没有正式接触过科普读物(即使是科普书也用来做认知书使用),而今,在科普书的使用方面,我有了一些初步实践,我的感受总结出三个字——大融合。

    首先是选购范围大融合。我不认为幼儿阶段选择科普读物要分年龄段,比如热的传导和太阳系的运转、食物链,这些知识在9年制义务教育里是安排在高年级学的,可是太阳、月亮、热都是我们每天能接触到的事物,孩子很小就会对这些现象产生兴趣,只要孩子感兴趣,就可以陪他们去探索,《神奇校车》让元宝在四岁时轻松的明白了这些知识。所以,我选购科普读物只看内容,不考虑难易程度,而且大量书是我自己看的,因为一来如果家长浸泡在百科知识中,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二来我们只有拥有大量学问,才能找到最好的出发点去引导孩子对科学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选购范围大融合的另一层涵义是,同一主题可以购买多种著作(经济许可的前提下哈),比如关于恐龙,就有各种形式、不同国家的书籍。优秀的著作,即使主题相同,表现形式、侧重点甚至见解都是不同的,不要指望一本书能让孩子了解某个领域的全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谈到阅读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便是“主题阅读”,即围绕一个主题从多部著作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所以给孩子提供不同种类、相同主题的科普书,横向阅读,对将来最高层次的主题阅读也具有启蒙作用,孩子在无形中懂得了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观察角度,也会朦胧的察觉到介绍某一类事物时,多种形式的背后其实有着一致的脉络。比如对于恐龙的介绍,各类书籍都是沿着时间的脉络,按照地理位置,围绕进化、种类、外形、生存方式展开讲解,即使黑川光广的《恐龙大陆》是以故事形式来构思,也没有离开这些主题。

    选购大融合的第三层涵义是涉及面要广,和万物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百科书我们都可以收藏,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引导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因为孩子随时会对我们意想不到的事物产生关注,而此时如果我们及时拿出一本相关的书给他看,会给他带来极大的满足,甚至使他对这个领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其次是科普书使用方式的大融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谈。

    纵向使用,指的是同一本书,针对孩子不同兴趣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随便一本带图片的科普书,3岁前可以用来做认知书使用,丰富孩子的词汇;3-5岁可以当成故事书使用,我们可以忽略书中关于知识性的介绍,只讲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关于甜点、巧克力、动物之间的厮杀等等。

    横向使用就是讲科普书与其他类书籍结合起来阅读,目的当然是激发孩子对阅读、科学的兴趣。举例说明一下吧。某天,元宝拉着我一起看这样一本好玩的书——

幼儿科普读物大融合

这是一本每页分成头部、腹部、尾部三联,可以随意组合出不同动物的书,元宝之所以选择了它,可能受春晚刘谦魔术和孙悟空72变的影响,因为这本书里随便翻一联,动物就会变成其他模样,我和他轮换着翻,轮换着变,数次之后他的兴趣点转为动物的名字上,因为是外版书,那些动物的名字也很少见,于是我俩分工,他用英汉电子辞典查单词的翻译(他近期对单词的拼读很感兴趣,那天用这种玩法居然根据各字母的发音念出了一个由8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我则根据动物的外观去科普书中找它们的名字,于是出现了下面这页——

幼儿科普读物大融合

元宝查到TOPAZ是蜂鸟的意思(他只会输入字母,词典上现实的汉字还是要我来认的),而我也通过DK关于鸟的一本图鉴查到这种红色蜂鸟生活在南美洲的北部。并给元宝看了地图(不过元宝此时对地理位置不感兴趣)。接下来的一幅图是——

幼儿科普读物大融合

元宝通过这家伙的耳朵、嘴巴、身材、尾巴断定是婴猴,可是我通过OPOSSUM得知这是负鼠,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元宝找出了《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中有婴猴的一页——

幼儿科普读物大融合

而我也想起了庆子的一本书《不要再笑了,裘裘》,并对照图片和元宝比较负鼠和婴猴的区别。

幼儿科普读物大融合

最后,元宝美美的享受我给他读的《不要再笑了,裘裘》。

    这就是一例典型的横向亲子阅读,涉及了英文、故事、地理、动物以及查询资料的方法。

     再需要说明的是,在我看来,科普书在幼儿日常使用中主要有两个作用,启蒙作用和辞典作用,而非灌输知识的作用,如果想通过一本书让孩子记住里面介绍的知识(那是学校教材的任务),估计不会有好的科普书出现。我在以前那个帖中详细的分析过,这里不重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