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应,Callaway分手调查(三)

(2006-02-23 14:32:23)
分类: 胡侃高尔夫

Panwest代理迷局

从今年元旦接手Callaway的中国(大陆)代理权至今,中国消费者还未认同其是新加坡球具商老大的地位,Panwest在中国市场上的运作似乎也是不温不火。

“刚开始知道Panwest获得Callaway的中国代理权时,一些代理商以为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Panwest的实力很强大。”国内一知名球具代理商表示,“现在看来这完全是不必要的。在不了解中国市场,不了解中国市场潜规则之前,Panwest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虽然Panwest中国CEO樊江申对于进军中国市场很有信心,但是在中国市场消费逐步理性、竞争对手剧增的情况下,Panwest要发展,仍得面临三道坎。

第一道坎 消费者信心难以挽回

随着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其他地方的品牌必将进入中国市场。拿此次深圳高尔夫博览会来说,日本品牌增多,他们也开始觊觎中国庞大的高尔夫消费市场。品牌越多,消费人群选择越多,这对于在中国市场上逐渐让消费者失去信心的Callaway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作为球具行业中的第一品牌,Callaway在中国市场上对代理商的缺乏控制,仿制及假冒产品也是层出不穷。

Callaway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中国开展打假活动,但收效甚微。20045月在北京举行的高尔夫展会中,Callaway公司没有参展,而是在酒店举行内部新品推介会,究其原因,不参加展会的公开展出是因为怕展出的新品被人仿冒。

假杆的泛滥,导致消费者对Callaway失去信心。而面对中国市场,Panwest首先要挽回的是消费者的信心。

第二道坎 渠道资源建设

渠道资源上,对于刚刚才在深圳设立一个办事处的Panwest而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自己的渠道资源是不可能的,而这还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击。

在中国很多企业的客户资源基本掌握在核心成员的手中,当这些成员离开公司的时候,客户资源也就随之而离开。据天应内部人士透露,为了获得在中国的渠道资源,Panwest也曾经从天应手中挖过几个拥有渠道资源的人,但是在天应的打压下,Panwest并没有赚到多少好处。

此外,有消息称,Panwest试图通过逃过海关关税(如果通过正当渠道将球具产品运到中国,关税是30%)以降低产品成本,以把更多的利润留给渠道来笼络一部分渠道资源。“这种尝试也没有成功,2个货柜的货在竞争对手的告发下被海关扣留。”

据天应内部人士透露,“如果这样的操作成功,对其他代理商打击也是很大的。”

第三道坎 香港的冲击

Panwest接手Callaway的中国总代理权仅仅限于大陆区域,因此对于Panwest来说,还必须面对香港Callaway产品的冲击。

据了解,虽然Callaway已经结束与天应的代理关系,但是在天应的小老虎直营店以及一些加盟店内,仍然有Callaway产品销售。据一些店员表示,“这里的Callaway产品不是从Panwest直接拿货的,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小批量从香港那边弄过来的。因为香港对球具等一些产品是不收关税的,而从特殊渠道小批量从香港拿到的货物也是没有关税的,这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来自其他渠道的货品,必然会冲击Panwest的价格体系,对其是很不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