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岁童谣,传百世经典

标签:
育儿 |
三月是个很美很美的季节,
三月是一首慢节奏的抒情诗,
红红的花,
黄黄的花,
白白的花,
编成一个有香有色的日子。
上周五,,阿来跟我们分享了《童谣的魅力》,而今天呢,我们邀请到了蒲公英童书馆的洋洋妈妈来继续为我们分享《百岁童谣》。
洋洋妈妈:
小女子初来乍到,有点紧张哈
客套话就不说了,直接进入正题
今天我为大家来了一套由蒲公英童书馆出品的《百岁童谣》系列丛书
http://s4/mw690/001xSs8mzy6HiC2S4WT03&690
相信大家,对蒲公英童书馆或这套童谣都不陌生
上周五,阿来已经为大家详细地阐述了何为“童谣”
因为是口口相传,自然就会存在“方言”问题
《百岁童谣》丛书由民俗研究专家山曼先生精心编撰而成
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民间童谣中遴选出一百首精品,分类编辑为五卷
http://s5/mw690/001xSs8mzy6HiC2Yg6g44&690
先来看看作者
山曼,本名单丕艮,著名民俗学家,散文家,多年从事民俗调查与研究。196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曾任烟台师范学院教授、《烟台师范学院学报》主编、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著有《山东民俗》、《流逝的传统》、《中国民俗通志?生产民俗卷》、《山曼散文选》、《中国民俗起源传说辞典》等,主编“齐鲁民俗丛书”、“百岁童谣”等
5本分册由陶文杰等6位完成绘图
我们来看看内页
http://s4/mw690/001xSs8mzy6HiC39kvp13&690
书中每首童谣均配有一幅彩图,童谣自是清明澄澈,而插图也朴拙清新,极富童趣和民俗韵味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首童谣在配图之外还附有山曼先生精炼的导读小语,文字极浅易,却不着痕迹地点染出童谣的意境
可以说,全套丛书即是一座由精美的文字和图画构筑而成的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在声声童谣中,乡土中国的种种民俗场景渐渐复苏
接下来,我就带着大家来读一读这套童谣经典
从《正月正》开始
《正月正》主要刻画了年节喜气的活动场景
http://s2/mw690/001xSs8mzy6HiC3dDnH61&690
旧时称辞灶为“过小年”,称春节为“过大年”
“过大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为过年而操办的一切事情,统称之为“忙年”
这首童谣为我们展现出从腊月八月起,一天胜似一天的浓厚年味
挺有讲究的
整首童谣节奏明快,叙述清晰
年前一周的安排一目了然
读这首童谣既可以感受要过年的那种喜庆
也可以了解民俗
宝球妈:
孩子最喜欢这种短节奏的童谣了
洋洋妈妈:
http://s10/mw690/001xSs8mzy6HiC3tCT779&690
小姑娘扭起了秧歌
我们读给孩子听的时候,也可以配上一段啊
http://s13/mw690/001xSs8mzy6HiC3FP9G4c&690
能看的出来描述的是哪个节日吗?
当妈:
端午。
洋洋妈妈:
嗯嗯,端午节
http://s4/mw690/001xSs8mzy6HiC3KDCzf3&690
http://s4/mw690/001xSs8mzy6HiC3Off5c3&690
上海端妈:
端午花是什么?
洋洋妈妈:
刚刚宝球妈提到孩子喜欢节奏欢快的童谣
这首自然也是
句尾以红、龙、粽、洞和公押韵
先给龙王带花
再给龙王吃粽
雪儿妈:
端午节---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口插艾叶草
洋洋妈妈:
吃饱的龙王回龙洞
自然就伤不到屈原了
童谣可以说是乡间小孩的年历
叮当:
是啊,多美好的愿望啊。
洋洋妈妈:
孩子们在童谣中变换着不同时令的民俗活动
在吟唱中,强化着民族的记忆
http://s8/mw690/001xSs8mzy6HiC3RRTF17&690
http://s11/mw690/001xSs8mzy6HiC3VCC67a&690
这首童谣,耳熟能详吧
小洁:
今天是九九最后一天
笑妈:
冬至时就把这首童谣拿出来
洋洋妈妈:
呵呵,大家都很用心
在山曼先生的导语中指出
http://s4/mw690/001xSs8mzy6HiC40VDde3&690
认识自然的课本
这说法相当贴切
童谣的题材包罗万象,更能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
丛书之一的《花巴掌》就是以游戏歌为主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童谣http://s5/mw690/001xSs8mzy6HiC4hOKw04&690
这几个小男孩在干什么,有知道的吗
叮当:
捏泥人
http://s15/mw690/001xSs8mzy6HiC4owCq8e&690
http://s13/mw690/001xSs8mzy6HiC4yy4s0c&690
有没有回到童年的感觉
童趣满满
大家边捏泥人,边唱这首歌谣,使得整个过程更欢快起来
雪儿妈:
一个孩子在摔泥
洋洋妈妈:
之前的童谣可能北方的偏多一些
现在给大家看一首,出自南京的童谣
http://s1/mw690/001xSs8mzy6HiIPAN5690&690
这首童谣采用了对唱的形式,活泼有趣
在导语中,也介绍了游戏的玩法
Q妈:
其实宁波也有很多童谣
洋洋妈妈:
http://s12/mw690/001xSs8mzy6HiIPK0rNfb&690
各地的童谣都会有,但是在采集过程中会有取舍的
我们继续看这首
这首童谣的内容和动作一致,情节可谓跌宕起伏
由问句起篇
城门城门几丈高?
答“三十六丈高”,手法夸张
二问:上的什么锁?答:“金刚大铁锁”,门禁之坚固
三问:城门城门开不开?“不开不开”,态度明确
http://s12/mw690/001xSs8mzy6HiIPOzzB4b&690
进一步表现出坚决的态度
不过,城门最终还是被攻破了
整篇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给人留下悬念
一步步将游戏推向高潮
叮当:
可以一边念童谣一边玩游戏,孩子们兴致可高了。
洋洋妈妈:
游戏歌中另一常见的形式就是数数歌
对,游戏歌就是这样产生的
http://s14/mw690/001xSs8mzy6HiIPVbt31d&690
典型的寓教于乐
虽篇幅较长
因为富于音律,记忆起来自然容易了很多
叮当:
是的。。这个让我想起了《幸福的种子》里的一本书《数花萝》
但是孩子们记得可清楚了。
洋洋妈妈:
http://s11/mw690/001xSs8mzy6HiIQ1yps6a&690
Q妈:
是的
洋洋妈妈:
对,这类型的数数歌有很多
正经地教孩子数数,孩子可能会用上很长时间,但配合这样的童谣,相信很快就能记住
《葛登》也是数数歌
蕴藏了数字的成分
这类型童谣的特点是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如果问大家最早接触的是哪类型的童谣
摇篮曲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的父辈或者祖辈都会念给我们听
悦妈:
还有历史知识在呢
这熟悉了,以后读到这些历史故事时,那就好理解了
洋洋妈妈:
悦妈,说的很对,先让孩子接触容易理解的,到后面就不难了
现在我们都是父母了,自然也会信手拈来几首摇篮曲哄哄孩子
《外婆桥》中就收录很多
http://s9/mw690/001xSs8mzy6HiIQ4zY4b8&690
这首童谣相比前几首节奏徐缓了很多,声调柔美,内容更为亲切
画面自是恬静、舒适
意境优美
http://s13/mw690/001xSs8mzy6HiIQj8zacc&690
http://s10/mw690/001xSs8mzy6HiIQn6YNd9&690
宝球妈:
小时候我家宝球一听摇篮曲就想哭,估计比较伤感。看来孩子对歌谣节奏真的非常敏感
洋洋妈妈:
呵呵,宝球可能是喜欢快节奏的游戏歌哈
那我就给大家看几首也是收录在《外婆桥》里的,欢快一点的
湘潭筱雅妈09女: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今儿搭棚,明儿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
我家豆子最喜欢这个
洋洋妈妈:
之前在蒲公英群里分享的时候,有位妈妈就提到,她跟孩子用“唱”的形式演绎这首童谣
孩子很开心,而且会像小耗子一样滚下来
叮当:
是的,这个也有对应的童谣歌曲,网上都能搜到flash版本。
洋洋妈妈:
大家知道“看谷佬”是什么吗
叮当:
布谷鸟?
笑妈:
稻草人?
翰妈:
赶鸟的草人
洋洋妈妈:
http://s3/mw690/001xSs8mzy6HiIQpITo12&690
http://s10/mw690/001xSs8mzy6HiIQDd9L19&690
稻草人
这首童谣特别适合家长和孩子对唱
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描写了整个故事
把一个不会说话的稻草人写活了
通爸:
说到童谣我想起一个好东西
一百多年前的童谣
洋洋妈妈:
丛书里的另两本《小巴狗》和《大槐树》,主要表现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http://s7/mw690/001xSs8mzy6HiIQH5rg16&690
一场热闹的婚礼
通篇运用了童谣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拟人
壮妈:
这个画面真是丰富多彩,一片繁忙的景象
洋洋妈妈:
对,画面感很强烈
http://s6/mw690/001xSs8mzy6HiKkxy9D55&690
这首童谣结构上有规律可循
变叙述为问答,使得歌唱有了波澜
俗称谜谣
谜谣启发了孩子主动活泼地思考,激发感情,对孩子来说,不啻为一种有益的智力游戏
悦妈:
http://s9/mw690/001xSs8mzy6HiIPu6XC48&690
洋洋妈妈:
之前有妈妈提到了童谣的方言化,区域化
其实,妈妈在给孩子读童谣的时候可以试试用方言朗读
有些童谣用方言朗读会有趣很多
之前,有位妈妈跟我提到,她的孩子1周不到,喜欢节奏明快的朗读,于是这位妈妈天天给孩子读唐诗宋词
我当时就很惊讶,随即把《百岁童谣》推荐给她
她一直认为唐诗宋词是高大上的文学形式,而童谣没什么层次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正处在语言学习阶段的婴幼儿来说
正是通过童谣诵读,感受母语的美感的
对于童谣,孩子更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期中的意境,并很快地学会新的语汇
更可以从这些语汇的运用中增强联想及叙述的能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谢谢各位腾出宝贵的时间
叮当:
谢谢洋洋妈妈给我们分享的精彩的百岁童谣啊。
说真的,我都惭愧我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给她读够足够的童谣。现在都是属于补课阶段。
但是童谣的魅力,真的是能够征服我们。。
为什么要读童谣,为什么要专门开这个童谣主题月?
我想荷爸能够比我解释的更清楚。
但是,童谣其实是一个无言的大美的格局。
我们说不上来她美在什么地方,但是点点滴滴地浸润着我们的心灵。
没有唐诗宋词般的古典诗词的美好。
但是,却比唐诗宋词更能够贴近孩子的心灵。
什么是最好,什么是最美?
符合孩子心智成长的东西才是最美,最好的。
再次感谢这个童谣月,感谢洋洋妈妈,给我们分享了这么美好的东西。。让我们重温孩提时代的温暖之后,也带给我们足够的思考。
也带给我们更多有营养的东西给我们的孩子。
本次分享到此结束
主持:叮当妈
直播:悦妈
整理:叮当
上传博客:果妈。
阅读十年团队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