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最近两年股指均在二季度末,三季度步入调整周期,而06年一改常态的在通常认为行情不好的三季度末,四季度展开大级别的行情。为什么如此呢?
这和宏观经济情况是紧密相连的。近两年来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固定投资增速较快,贸易顺差大增,外储大幅跃升导致流动性泛滥,推升了各类资产价格,宏观经济的风险不断累积。正是因为如此,管理层不断推出各种宏观调控政策,而通常来说,政策的密集推出周期恰好是二三季度。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提高准备金率的频率明显加快,央行甚至罕见的连续动用利率工具,要知道过去迫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始终不敢动用这一工具,但是今年以来央行频繁动用这一工具,可见宏观经济内在矛盾的严重性。
7月1日实施的大面积调整出口税率,更是将矛头直指流动性源头,贸易顺差,可见中央调控经济之决心。
在这种政策氛围下,加之此前的印花税事件,股指步入调整周期,毫无意外之处。更何况放开QDII,红筹回归,股指期货准备工作加速等直接针对股市的调控措施密集出台。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今年政策调控的力度之大,时间间隔之短,均是史无前例的!!股指目前的走势已经十分强劲,抗打击能力明显跃升。
宏观经济是过热,不是衰退,调控是为了平衡经济发展,避免经济发展过快,化解经济发展矛盾,尽可能的延长经济景气周期。
长期看好股市不变
因此股市外部的宏观环境,不仅没有恶化,而且在适当的调控后,更加健康。
在后股改时代,证券的基础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近日《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尚福林也表示:上市公司要诚信尽责规范自律创新发展。打击内幕交易,规范信息披露,加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交流,证券市场的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放开QDII,红筹股回归,加速IPO都是证监会以市场化调控为主的体现。虽然红筹股回归吸纳了较多的资金,短期股指或可能受压制,但是应该看到这无疑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整体质量,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流动性短期虽受退税调整影响,但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不改的大环境之下,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只会有所缓解而不会得到根本解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居民投资意识猛然苏醒,这也是无法逆转的。资金流入股市只是时间问题,短期流入资金下降这只是一个节奏变化。一旦行情好转,一切如常。
当下很多人都说,股指造M头,又或双头,要探底3200---3400之类的。我只能说其对技术太痴迷,对市场太无知。技术永远是为市场服务,永远是滞后的,事先判断对了,不代表其有用,只能说用的人经验丰富,市场感觉不错。
想想中国股市的现在和未来,有什么理由去看空。调整会有,也会持续一些时间,但股指已经到位了,不要幻想更低的点位,那是不现实的。做空的风险,现在远大于做多。
毫无疑问的是蓝筹股,红筹股,价值股才是市场未来的脊梁,不要试图和管理层对抗,这种环境下,显然还是无意义的。
好的股票,持有,等待,卖出,这就是全部。在意一时的得失,永远会在患得患失中,失去本应收获的东西。
未来股指的触发点或可能是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这在近期发审委密集的审核定向增发可见一斑。估计是发审委人手到位,工作量也提上去了。随着,定向增发获批公司的增多,大量的个股将涌现机会,加之中报临近,市场或悄然完成转换,继续前行。
另:七届人大常会会第28次会议于上周日(24日)起召开,本次会议将就一系列法律进行表决,其中可能包括一项赋予国务院调整或取消利息税的权力。一旦利息税有所调整,必然会促使投资者更倾向于把资金储存在银行里而不是用于购买股票。
据消息人士透露,对该提案的投资程序可能安排在本周五(29日),这也是本次常委会会期的最后一天。
“如果政府被赋予了这一权力,我想它将把利息税从目前的20%降低到10%,”建银证券分析师李志昆说。他补充说,央行也可能同时将贷款利息提高18个基点。
“市场上关于央行将提高(一年期)存款利息54个基点(至3.7%)的传言是没有根据的,”李志昆说,“我相信降低或调整利息税是一项近期可以预见的手段。”
李志昆认为,取消利息税相当于加息76.5个基点。
以上是诱发上周五,本周一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空即将衰竭了,空方还有什么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