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证监会年内改革思路是什么?

(2006-09-03 23:16:41)
9.3

我国股市当初建立之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国企困境,缓解国家经济(资金)压力。由投资者来承担,本应由国家承担的,国企资金匮乏的问题。
 因此过去投资者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也是过去资本市场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从资本市场获取了大量资金的国企,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其中许多已经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
 而资本市场建立之初的目的,已经和国民经济发展极其不相符。其弊病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加之今年年底(12月11日)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限将至,所以股改于去年开始启动了。
  随着股改接近尾声,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开始发生转变,回归正轨。
 但对于此前遗留下的上市公司,历史问题,如何解决呢?

  对此,管理层已经有了相当清楚的思路。那就是,大股东有优质资产的,应当注入上市公司(该国企还债了),首先进入范围的是国企。
  其次,通过以清欠为代表的手段,收回大股东占用资产和资金。上市公司有价值的,但大股东存在问题,甚至可能破产的,划清和大股东的界线,或拍卖转让例如春晖股份等。
  最后,对资产太差的公司,逐步退市。

整体上市越来越成为市场热点,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即现有上市公司质量的手段。
另一方面,清欠的大限9.30即将到来。9月1日,沪深交易所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通告》(下称“第四号通告”),再次披露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及清欠承诺情况。
这意味着,清欠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关于“930大限”的说法,上海一次董秘协会的聚会中一位交易所官员这样描述,9月30日之前,上市公司必须上报清欠的方案和承诺还款的最后期限——有说法称这一期限不得晚于2006年12月31日,否则上市公司将进入“黑名单”,不单是无法进行再融资,股改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扩容按部就班的时候,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尽可能提升现有上市公司价值,建立退市制度,清理垃圾公司,构成目前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

清楚了上述背景,我们就应该很好理解管理层在改革方向和工作重点,以及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