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发表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

(2010-04-16 11:54:13)
标签:

基因组

微阵列芯片

寡核苷酸

郑树

中国

健康

分类: 肿瘤诊断与肿瘤组织芯片科研

            《自然》发表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

                已知癌症超过100种,该计划首期目标是绘出50种肿瘤基因图谱

4月15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将发表关于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的专题报道,介绍该计划所取得的发展历程、研究计划以及研究成果等。  
全球联手解读“天书” 
“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计划,是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后,人类基因研究的新里程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说,这一计划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一脉相承。测出人类基因组序列,读出生命天书,只是我们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更要紧的是读懂“天书”,从而开展疾病相关的基因组研究。
癌症正加速向更多人逼近。肿瘤是如何“冒”出来的?一些坏的基因突变又是如何“制造”了肿瘤?能否从基因中找到破解癌症的钥匙?2008年6月成立的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正是为了解答这一系列人们关心的问题。
该计划由加拿大、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德国、印度、日本、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不同研究机构参与并分工合作,计划希望,在2020年以前找出所有困扰人类的致癌基因元凶,继而诊断、治疗这一“绝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副所长安娜·巴克说,它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进行的最大一项基因工程,几乎能抵上100个人类基因组计划。 
我国科学家也积极参与了这一计划,并携手组建了“中国肿瘤基因组研究协作组”,启动了中国肿瘤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作为中国协作组的参与单位,郑树领导的团队承担着结直肠癌项目的基因组学研究。 
基因突变“制造”肿瘤 
“癌症是最常见的基因疾病,所有癌症的发生,都源自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异常。”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计划参与单位之一、英国剑桥大学桑格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斯特拉顿教授指出,尽管不同癌症有不同的诱因和症状,但都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得到解释。 
2009年12月,桑格研究所在《自然》杂志上刊文宣布,他们率先在世界上破译了肺癌、皮肤癌和乳腺癌的全部基因密码,并绘制出相应的肿瘤基因图谱。他们发现,肺癌细胞的基因中含有22910个突变,导致皮肤癌的恶性黑色素瘤的基因中则含有33345个突变。这些突变中的大多数是“被动的”,不会导致癌变,小部分是“主动的”,会导致癌变发生。
同样,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关于结直肠癌的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数据,今后,我们将通过扩大人群的验证,期望找到结直肠癌特异性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找到确切的分子靶点,从而提高结直肠癌的早诊率,并为药物靶点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郑树说。
桑格研究所的率先“撞线”,让科学家看到了提前破解基因突变秘密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科学家还将为更多癌症病人进行基因图谱测绘,将主动和被动的基因突变区分出来,并最终找出致病的那些突变,为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法提供帮助,也为研制治疗癌症新药提供参考。 
检测基因对症下药 
目前人们已知的癌症超过100种。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的首期目标,是要绘出50种肿瘤的基因图谱。而随着“肿瘤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科学家相信,人类能逐一解开所有癌症的基因密码,届时只需通过血液测试就能得出每位病人的癌症基因图表,这样就能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真正实现对症下药,开辟一个癌症个体化治疗的新时代。【提供服务:生物芯片整体解决方案、兽药残留芯片检测系统;生物芯片扫描仪等仪器;耳聋基因芯片、乙肝病毒耐药检测芯片、抗核抗体检测蛋白质芯片、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芯片、G+细菌鉴定与耐药检测基因芯片等;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兽药残留芯片检测试剂盒等;HLA基因分型检测方案、血小板基因分型;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服务、家蚕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服务、人肿瘤相关基因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服务、miRNA微阵列芯片服务、DNA甲基化谱检测寡核苷酸芯片服务等;合作共建研究中心服务、生物芯片实验室建设服务、科研课题研究服务;糖尿病超强化治疗技术应用项目合作。请联系索取详细产品和服务介绍资料:医学与生命科学服务中心暨虫洞(北京)卫生科技有限公司,戴天岩  主任、总经理,手机:13051069337E-mail:davad311@126.commsn:davad311@hotmail.com,qq:104974415,虫洞医学与生命科学网http://blog.sina.com.cn/cnyr
 
来源于:浙江日报(肖国强 王定珠 方序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