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英是渭南诗词界格律诗创作的女性诗人中的佼佼者。近读其新书《月闲集》,更是坚定了我的看法。《月闲集》中收录诗人脍炙人口的诗篇,进一步支持和佐证了我的观点。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按照格律写诗,是格律诗最起码的要求。近些年,发现一些人写出一些八句或四句的诗,就以为是律诗或绝句了。因为其不合格律诗要求的规则,只能称其为古体诗或自由诗。可能这些诗意境优美,语义深刻,甚或是大家公认的好诗,但它不能被称为格律诗,更不可能是一首好的格律诗。纵观李明英的诗篇,她的格律诗基本做到了中规中矩:讲求平仄,合辙押韵,讲究对仗,注意粘对。可以说她已经是写作格律诗的行家里手了。
当然,写格律诗不是写格律。不是像有的人以为自己会写平平仄仄,就成了诗人了。会写格律,只是入了门,写“诗”才是进门的目的。李明英之所以被称为诗人,是因为她能够在格律的束缚和限制下,灵活自如地运用精妙的语言,勾画出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图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她写诗,不只是写平平仄仄,而是写心境,写性情,并且追求写出和别人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比如她的《山居(二)》,通过写山居所见“风轻雾嫩似春纱,老树岑岩饮太霞”,写山居所为与所思“月榭凭栏疏疏雨,芸窗披卷淡淡茶,登山放性寻流水,人世冥心去绮华”,最后写出自己山居后的向往:远离喧嚣,平静生活,“莫叹知音常少少,且将诗眼对闲花”。她的诗,语言行云流水,结构妙然天成,情感自然流露,意境深邃高远。用形象思维,展示意象,又用逻辑思维,照应因果。
李明英善于学习,敏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笔耕。她诗集中收录的二百多首诗,涉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纷繁人间万象,关注着百姓生存状况,接地气,有人脉。
李明英向往“诗意人生”,“吟诗卷卷自清欢”,追求“律韵微歌天籁响,辞朋逸辩本真坚”。这也是她诗词创作能够取得成绩之妙诀。
希望李明英能不忘初心,笔耕不辍,写出更多更好的诗词作品,不负她“人生漫漫何由寄,仄仄平平傲世间”的理想和追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