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漳徐庶庙水镜庄赏联

(2021-02-16 11:33:00)
标签:

徐庶

司马徽

水镜先生

故里

南漳县

分类: 名人故居

  南漳徐庶庙水镜庄赏联


南漳徐庶庙水镜庄赏联
南漳徐庶庙水镜庄赏联
南漳徐庶庙水镜庄赏联
南漳徐庶庙水镜庄赏联

解维汉

 

近日到湖北襄阳开会,抽空去南漳县游览了两处三国名人旧址。一处是徐庶庙,一处是司马徽水镜庄,两人都是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伯乐,司马徽还是诸葛亮的老师。

南漳汽车客运站旁街道对面就是徐庶庙,是一处很小的四合院。建筑精致,风格古朴。大门外立有一块汉徐庶故里的石碑。徐庶庙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因徐庶本名单福,故始建时称单公祠。嘉庆十七年(1812)守备任海复重修单公祠时立汉徐庶故里石碑。同治四年(1865)知县沈兆元重修时更名为徐公祠,俗称徐庶庙

大门匾额书徐庶故里,门联为:

唯孝唯忠为本;

斯才斯德可风。

寥寥数语便概括出徐庶忠孝两全的高风亮节。两侧八字墙壁上分写虎啸”“龙吟,彰显徐庶曾指挥千军万马的浩大气势。门内前院植有松柏,挺拔苍翠。

走进前厅,中堂屏风是一幅徐庶高歌自荐图。两侧的对联是:

在新野高歌自荐;

到曹营一言不发。

此联是说曹操得知刘备重用徐庶如虎添翼,便假冒徐母之名写信将徐庶骗到曹营。而徐庶受钳制无奈归顺曹操,但从未给曹操献过一计。徐庶与刘备分别时,策马扬鞭,走而再返,遂有走马荐诸葛佳话。

二进是徐庶祭堂。堂上塑有徐庶半身鎏金坐像,高悬堂匾竭忠尽孝,两侧柱联:

运筹不让孔明,英才何逊水镜,樊城鏖战挥万马千军,巧破八门金锁;

忠耿为扶汉室,孝悌误国曹营,单庄德荫向善男信女,彰扬万代高风。

单庄:徐庶,字元直,又名单福,河南颖川人。少喜任侠击剑。中平末年,为人报仇而杀人。披发涂面而逃,为吏所获,将其搏于车上,击鼓行于市,后由同伴解救。此后更名至南漳隐居,住地亦称单家庄。八门金锁:《三国演义》中说,徐庶被刘备拜为军师后,曹仁在新野城外摆下八门金锁阵与刘备决战,被徐庶识破,并挥兵破之,从而使曹军大败而退。

在徐庶庙门外遇到一位从县建设局退休的老人王立友,他曾参予过水镜庄景点的修复与完善,极力推荐我去水镜庄看看。于是我乘坐一辆营运电动三轮车十分钟后就到达城南一公里的水镜庄景区。此间门前蛮河环绕,风光旖旎。司马徽(?—208),字德操,河南颍川(今禹县)人。东汉末年隐士,为避战乱来到襄阳,后在南漳的玉玺山下、彝水岸边择地隐居。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最先参观吴丈蜀题匾的水镜遗址,这是一悠静的小院。院中矗立水镜先生线描像刻碑,后面为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的荐贤堂,门前楹柱悬联:

慧眼镜明,英雄早识藏龙凤;

古心水净,霸业深知敌魏吴。

堂内进贤为贤匾下塑有刘备、司马徽、书童塑像一组,再现当年荐贤的情景。两旁有联:

有先贤可敬;

以文物为师。

荐贤堂后门亦悬一联:

扶助汉室,水镜慧眼荐诸葛;

振兴中华,前辈胆识托后生。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06年,寄居新野的刘备投奔襄阳刘表,刘表内弟蔡瑁在襄阳设下鸿门宴,企图谋杀刘备,刘备察觉后从西门逃走,马跃檀溪来到南漳,水镜先生早派书童到城东山梁恭候,把刘备迎进水镜庄,司马徽曰: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何以来庄?,刘备答曰:偶经此地,书童相引叩见。司马徽笑曰:不必隐讳,今必逃难至此。刘备顿觉水镜先生是世外高人,便实情相告,请先生辅佐。先生辞曰:儒生俗仕,不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于是刘备到古隆中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又重用了庞统。在一龙一凤的辅佐下,破新野,烧赤壁,取西川,定汉中,从而跻身列强,建立了蜀汉政权,与魏、吴三分天下。

水镜遗址左侧是一座茅草覆盖的草庐。院中有司马徽抚琴雕像。正中有司马徽堂,室门有联:

结庐山庄,先生千古;

尽忠汉业,龙凤二人。

右为讲学堂,室门有联:

欲兴汉室荐大雅;

集掖人才足千秋。

左为聚贤堂,室门有联:

贤相难求,凭慧眼深邃,棋中一举;

天机自识,纵蓬茅简陋,算里三分。

据史书记载,司马徽早年曾在襄阳武侯学业堂讲学,后隐居水镜庄,继续开堂讲学,学者甚众,有千里而至者,诸葛亮、庞统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草庐旁有水镜衣冠冢。另有关公祠,祠门有联:

浩气冲天,仰效义天之覆庇;

清忠贯日,常随佛日以昭彰。

山上更有善福洞,遥望洞口有彝水绕仙山……囗囗列福洞……”门对。但《襄樊名胜楹联》一书却作单福洞成为徐庶曾隐身之所,并载有一副颇有文采的对联:

半壁藏紫气,崖有洞、洞有佛、佛有眼,看谁得三光普渡;

一生应高怀,福因缘、缘因善、善因诚,喜尔能九族庇荫。

再向西行穿过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的头天门和二天门,便来到水镜祠和白马洞。白马洞镶嵌在玉玺山峭壁之中,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可容千人。司马徽先生隐居时,曾在这里读书、弹琴、会友。清乾隆七年(1742),南漳知县徐彦在白马洞口依山势而建水镜祠。1936年,南漳县参议夏云清先生重新修缮了水镜庄门楼,并亲自撰写一联刻于石上:

彝水环绕,

明镜高悬。

上联和下联的第二个字,巧妙嵌入水、镜二字。相传白马洞通四川,早年洞内有匹白马,白日放牧,夜间隐匿,聚众捕捉后,到襄阳马市出售,遇四川一马商,称此马是他在四川峨眉山一洞内丢失,请求归还,双方争论不休。马商一声唿哨,马即近前亲昵,不断自明,现洞内塑有司马徽与好友庞德公当年对弈及其学生诸葛亮、庞统、徐庶的塑像。

白马洞门口无联,据《襄樊名胜楹联》一书载有两副白马洞联:

圣耶神耶,白马长嘶传千古;

龙兮凤兮,先生一荐鼎三分。

白马不言寻圣主;

皇叔诚意访高贤。

水镜庄山下庭院还有数亭。龙亭有联赞水镜和诸葛亮:

司马古弦鸣六合;

卧龙一对定三分。

凤亭有联记载一段桑会佳话:

水镜采桑春正绿;

凤雏问道日初红。

据《世说新语》注引《司马徽别传》记载:一天,水镜先生在树上采桑,庞统慕名前来求师。走到树下表明来意,先生一边在树上采桑,一边提问,见庞统对政治、军事颇有见解,便收为弟子。这便是历史上的骑桑论道

流韵千秋长廊水榭有联:

天悬明镜九州画;

浪起玉溪三国缘。

镜如波澄轩有联:

龙凤双飞,古今绝唱;

布衣一荐,佳话千秋。

充满诗情画意的水镜庄景色与楹联传颂着一段识才荐才的佳话,世世代代受到人的敬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