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还记得黄蓓佳吗?
(2010-03-24 21:46: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关于诗 |
提起舒婷的《致橡树》,我不禁想到了黄蓓佳和她的《我希望》,想到了那个充满希望和幻想的朦胧时代。
那个时代的我们没有这个时代的青年所拥有的日新月异且日夜相伴的高科技电子产品,
那个时代的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笔记本,我们传着读书,我们抄书,我们会在头脑中闪存下那些名篇、绝句,
我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但是今天,我还是想问一句:
有谁还记得黄蓓佳吗?
不能强求这个时代的青年有我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毕竟时代不同了;
不能强求大家要记住某一个人,毕竟是人海茫茫来去匆匆的人生。
仅请再读此诗,希望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更美好的希望......
人们常问,应该找个什么样的伴侣呢?我说--
我希望,她,和我一样,
胸中有血,心中有伤。
不要什么月圆花好,
不要什么笛短箫长。
要穷,穷的像茶,
苦中一缕清香。
要傲,傲的像兰,
高挂一脸秋霜。
我们一样,就敢暗夜里,
徘徊在白色的坟场,
去倾听鸱鸮的惨笑,
追逐那漂移的荧光。
我们一样,就敢在森林里,
打下通往前程的标桩,
哪管枯枝上,猿伸长臂,
何惧石丛里,蛇吐绿芒。
我们一样,就敢随着大鲸,
划起一叶咿哑的扁舟,
去探索那遥远的海港,
任凭风如丧钟,雾似飞网。
我们一样,就敢在泥沼里,
种下松籽,要它成梁。
我们一样,就敢挽起朝晖,
踩着鲜花,走向死亡!
虽然,我只是一粒芝麻,
被风吹离了茎的故乡。
远别云雀婉啭的歌喉,
远别玫瑰迷人的芬芳。
我坚信,也有另一颗芝麻,
躺在风风雨雨的大地上。
我们虽未相识,但我终极乐观,
因为我们顶的是同一轮太阳。
就这样,在遮天的星群里,
去寻找那粒闪烁的微光。
就这样,在蔽日的密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