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2008-01-27 21:29:20)
标签:

盐帮菜

美食

分类: 饮食日记

锦府盐帮酒楼是绝对的深藏不露——隐匿于舞蹈学院旁边的小巷子里,令在此地带生活了十余年之久的我至今才发现——还是由某18岁非中国籍女孩带我去的。真是令我汗颜。下面放上某18岁非中国籍女孩玉照: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顾名思义,锦府盐帮菜就是——卖盐的大商家锦府做的私房菜,这也是我风卷残云的吃下来后好不容易才搞清楚的事儿。别看这地方不好找,来吃的人还真不少,甚至有老外!我们下班后7点到达,等位等到快8点,饿得那叫一前心贴后背;更加恐怖的是,如不提前预订,8点半来用餐都是有可能没有位子的!好在,体贴的店家放出“等位超过半小时,用餐一律八八折”的贴心口号,些许缓解了我饥寒交迫的焦虑心情。

 

且看藕们的菜单:

 

麻辣香肠:小香肠片儿又咸又香,辣中带点儿恰到好处的麻,让我不由想念起了米饭~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泡菜:很是清脆爽口,但酸度不够,因为我喜欢吃酸的~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炒笋尖:成色很好看,入口很鲜咸,又有笋的香味,十分可口呢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小炒茄子:很油、很香、很茄子味!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的茄子了~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芋球竹胎:很清淡素气的一道菜,唯一的败笔在于有点儿咸,未能突出青菜和芋头的清香,遗憾、遗憾。。。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牛什么粉丝煲:超爱吃这个粉丝煲!里面的粉丝带点儿蒜茸的香味儿,虾仁儿又入味!好像泰国盐桶虾的味道,连虾皮都吃着很有味道!吃着吃着就停不下来了。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白汤退秋鱼:根据点评的hint点的,该鱼分白汤和红汤做法两种。鉴于藕不喜食辣,就选了白汤。奶白色的鱼汤大约只用一个“鲜”字便足以形容,里面还配有很鲜很大的菌类——好像是鸡腿菌,鱼肉十分滑腻香软。只是美绮一句“不就是大号的泥鳅嘛”彻底坏了我的吃兴,望鱼兴叹——我超怕泥鳅的!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私家煎凉粉:这个好像一般,吃来吃去就是把凉粉儿给煎了以后的必然的味道——热凉粉儿,带油。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樟茶鸭:樟茶味十足的鸭肉,很劲,又香酥,就是肥鸭肉多了点儿。。。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蟹粉豆腐:有点儿后悔点这个,跟小南国的蟹粉不可同level而比,味道也偏咸了些。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荷塘小炒:经典!藕超爱吃藕片儿,因藕的故乡就生产莲藕。喝多了排骨藕汤,便对藕产生了一种偏爱,什么藕片儿、藕夹、蒸糖藕etc,藕都爱吃!这份荷塘小炒被我们解决得一干二净,清爽,少油,带点儿白醋味儿,又脆香脆香的。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牛肉酥:也是看点评推荐的,但显然不如下面的葱油饼。虽然很酥,但味道比之一般牛肉酥并没有很大的超越。哎,这年头,我的嘴是越吃越刁了。。。。=___=!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葱油饼:看照片儿点菜的时候我就打定主意要点这个,黄澄澄油亮亮的多诱人啊!于是我们就点了,香酥酥松软软的美到我心尖儿上。三人吃六张,我吃掉了自己那份儿,又抢走了泰瑞那份,再死磨硬泡来美绮的半份。。。。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锦府盐帮菜——出乎意料的小惊喜


酒足饭饱后,回家对盐帮菜系进行了总结——比较咸——不愧为盐帮——打死卖盐的!并且还认真研究了盐帮菜的由来,不由产生恍然大悟原来如彼的感觉——瞧瞧人家的饮食文化,多好多强大啊!

 

盐帮菜的由来:


  清朝年间,中国的盐运和销售曾经达到了一个颠峰状态,因此也造就了一大批靠盐发了财的富贾。当时政府在全国共划分了十一个盐区,其中以四川的自贡盐区和江苏的扬州盐区最为繁荣。


  由于四川多为山路,来自贡盐区贩运盐的商贩多为陕西、山西、云南一带的马帮,他们穿山越岭,风餐露宿,为了驱寒取暖,必须吃使用大量辣椒、花椒烹制的饭菜,养成了喜食麻、辣的习惯。在运盐途中,他们还要和一些绿林好汉打交道,因此性情中充满着豪气,所以将运盐的马帮称之为盐帮。每次盐帮贩盐平安回到家时,就会请各地优秀的厨师制作各种美味任其享用,无论是原材料的使用还是菜品的味道都独具风格特点,最终沉淀下了今天的盐帮菜。盐帮菜的特点就象盐帮人一样,充满着麻辣,充满着一份豪气。


    扬州多水路,在扬州盐区运盐的商人也多为徽商,承担着官府的大量盐运,和官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人的禀性上多着一份官场文人的儒雅,因此称之为盐商。因为扬州为淮扬菜的发源地,盐商富贾宴请政府官员时就从淮扬菜中挑选精品加以改进,强调菜品的精致和独特,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盐商菜。

 

资料来源:http://www.jfyb.com.cn/home/index.asp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