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想学小提琴

(2008-11-22 14:50:16)
标签:

育儿

小提琴

亲子

我记录

音乐

家庭

情感

铃木镇一

莫扎特教育风暴

分类: 成长旅程

想想学小提琴早两年看了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写的《莫扎特教育风暴》,着迷得不得了。好不容易等到想想刚刚5岁,就急不可耐地到少年宫给她报了小提琴课程。

报完名后赶紧回家,从那一大堆的光碟里翻拣小提琴曲,象“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啦、帕尔曼的二合一精装版啦……,BAND的碟就算了,当初买这张碟纯粹是冲着娱乐时尚,听完后除了觉得配器还说得过去,此外毫无可取之处。搜罗完一看,小提琴的碟还真不少。然后一张接一张地放到碟机里播放,努力想给想想营造一个小提琴的音乐海洋,先不管她会不会游,没事先呛水玩。

想起小时候,曾煞有介事地想学乐器,二胡、笛子、小提琴、手风琴、钢琴,还折腾不少,但从来没超过第7个音就撒手了,最后只剩对着口琴耗费唾液了。现在张罗着让想想学琴,“莫扎特教育风暴”是个原因,恐怕还有想要圆我始终未能上手的乐器梦的潜意识吧。

以前一直视钢琴为乐器圭臬,还积攒了各种名家的钢琴独奏碟。多年前某日因胸中块垒,酒后无味,翻出一张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立时为之陶醉。许是心有所发,第一乐章中的第二主题所转入的属调,宣泄了太多太多的复杂情感。自那以后,小提琴曲也成了我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尤其是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手头就有四五个不同版本。想想什么时候也能当着我的面拉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呢?

毕竟学艺艰难,去了两次少年宫,想想就感觉不好玩了。刚练了两遍空弦,就扯着妈妈的衣襟问:“妈妈,我为什么要学小提琴啊?”“因为你不会啊。”这是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想想抬抬眼皮,发现找不到反驳的地方,就又问:“那为什么龙龙学的是钢琴,我学小提琴呀?”龙龙是想想的小玩伴。想想妈妈随口瞎编理由:“因为小提琴好学啊!你看啊,小提琴只有四根弦,而钢琴有那么多的键,你记都记不住。”想想琢磨一下,觉得太对了,要记住钢琴那么多的键,那多难啊!这下就象占了便宜似地,乖乖捧着提琴,吱吱呀呀地乐此不疲。想想妈妈站在旁边,对自己临机一动的小伎俩很是自得。过了好多天,还把这事挂在嘴边,逮机会就吹嘘一番。

哪知过不了两星期,想想又觉得没劲了,每次练琴总是无法顺顺当当,不是打开琴盒摸摸这摸摸那,半天不拿琴,就是每拉两节就放下琴歇半天,而不是反复练习。

为了让她好好练琴,所有的法子都想了,一开始是练得好就奖励一块糖,但没过两天这招就不管用了,因为想想从小就不是特别喜欢糖,只是偶尔感感兴趣而已。

软的不行,就只能来硬的了。起先大呼小叫还能吓唬一阵,后来你吼你的,她歇她的,楞给骂习惯了。

试试虚荣心吧!就拉着想想一起看沙汉姆的DVD现场演奏。当沙汉姆拉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后,台下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沙汉姆接二连三谢了好几次幕。看到想想的眼睛都直了,就赶紧趁热灌输:“想想,你看沙汉姆拉得棒不棒啊?”想想羡慕地回答:“棒!”“那你想不想象他那样,有无数的人给你鼓掌啊?”想想点点头:“想。”“那你要不要好好练琴,然后长大了就象他那样啊?”想想认真地说:“要!”然后就很自觉地拿着琴开始拉起来……

但我心里非常清楚,这一招估计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心里琢磨着抽空再去翻翻《荣枯鉴》、《厚黑学》,看能不能再找几招留着备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