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行之二——虎跳峡山路

(2008-10-12 10:13:54)
标签:

云南

虎跳峡

我记录

旅游

亲子

育儿

分类: 随笔

云南行之二——虎跳峡山路忙不迭地离开玉龙雪山,直奔多人强烈推荐的虎跳峡而去。

都说虎跳峡路难行。在丽江古城曾询问了当地人,说是前几天这个地区一直下大雨,山路肯定泥泞不堪,特别是我们还带着想想这么个小女孩,恐怕去了也是白去,还不如在丽江多玩两天。现在想来,许是当地人更想我们留在丽江消费才是真。

未听当地人的劝说,也是为了弥补在丽江、玉龙雪山两处游玩的缺憾,我们毅然决然还是踏上去虎跳峡之路。如果是考虑到想想,我和想想妈妈都认为大可不必,想想这几年游玩了很多地方,山路不在少数,皖西山区、翡翠谷、美溪大瀑布等等,哪处不是几小时的山路?却从不让大人抱。何况上个月才和想想妈妈在南京夫子庙不停顿地整整逛了四个小时的街也没喊累,对想想的体力和毅力我们是绝对有信心的。只是同伴不了解,还是有点放心不下的意思,不过想一想毕竟有八个大人,一个小孩怎么也能照顾得了,遂不再当回事。

毕竟是租来的金杯车,离合及手档都异常紧,不过一连走了几个小时路况尚可的省级公路,好歹对车况已经了如指掌,只是对手刹还不太放心。

终于在5点左右到达虎跳峡的山口,开始正式驶入不知是县级还是乡级的盘山公路。

虎跳峡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到过虎跳峡的驴友都建议去中虎跳,因上、下虎跳景色一般,去不去都无所谓。据说旅行团一般只到上虎跳,因路窄难行,大客车无法到达中虎跳。

云南行之二——虎跳峡山路果不其然,从山口到上虎跳的路还算平坦,要去上虎跳则要先过一个隧道,该隧道虽短但洞内的路已经堆了一半坍塌的泥石,大客车根本无法通过。

上虎跳景区有一块很大的平台,围着平台有几家小商铺,卖些水果饮料等杂物。平台上停了几辆大型旅游客车,游客已经下到山脚的江边去游玩,估计玩了上虎跳只能掉头返回了。

因到中虎跳还有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怕天黑难走,大家在上虎跳只是略微休整闲逛一下,就驱车前行。

几天落雨的效果已经展现无遗。许多路段在靠山的那半边落满了塌落的山石,而另一半路边则是落差几百米的悬崖,清晰可见湍急的金沙江在山脚下蜿蜒伸展。时不时碰到靠悬崖的路面塌陷几公分,在路面中间形成长达数十米的裂缝;有时改道的瀑布从路的上方伸延的山头倾泻而下,冲刷着过往的车辆;有时厚厚泥浆掩埋了整个路面,因反复碾压形成高低不平的车辙,行进间车体随着车辙的起伏左右摆晃。

刚过隧道,我还兴致盎然,眼角四处乱飘。转过一个拐弯,看到远处两山间的余晖,伸手便指:“看,漂亮吧?”本想得到大家的啧啧感叹,却没料想想妈大声狂叫:“好好开你的车!”引来一片附和。

左盘右旋,上下颠簸,惊险不断,我的心也开始紧张起来。碰到难行路面,车速已经降到不能再慢的程度,一经通过,则赶紧加速,惟恐山上的落石飞下。离合、油门、刹车、不间断地变换,两腿已感僵持生硬。双手紧扣方向盘,隐隐间手心攥出了汗珠。我有轻微的恐高症,自是不敢再看路边深不可测的山涧,只是压低视线,略向山边偏移。到底还有多长的路、还有多少险段、惊险程度还有多大的念头,更加剧了神经的紧张。

整个车内鸦雀无声,听不到任何喘息,惟恐声响会加大车辆的左右摆幅,阻扰行车的快慢。偶尔飘一下后视镜,看到想想若无其事地东张西望,时不时还咬一口威化巧克力饼干,清脆的咯呲声在凝重的气氛下显得特别刺耳。想想妈妈都没敢张口制止,只是伸手紧压住了想想的胳膊,惹来想想不解的眼光。云南行之二——虎跳峡山路

直平路稍感放松,拐弯上下坡尤感心紧。由于车体长,车头已拐过山头,车尾似是甩出了路道,悬在空中。此时坐在车尾的两个大男人脸色煞白,紧抓前座椅背上的横杆,完全是一无所靠、听天由命的样子。

远远看到路边有块直立的山石,隐约刻着几个绿色的字,眼睛好的赶紧逐字辨认:“张…老…师…客…栈”,哇!终于到了!

只听“碰”的一声巨响——八颗心同时落地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