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平遥这地方我去过两次,一个原因是街上有很多可以买的东西,不像其他的旅游胜地,都是满坑满谷的假古董,平遥长而窄的街上,能找到很多别致的、价格合适的、日常化的、女孩子喜欢的东西。
比如说绣花鞋,别处可能也有,但这里卖的是手纳鞋底的那种,别处可能也有手纳鞋底的,但是这里一双只要三十多块钱,相对于其他地方动辄上百元的价位,就显得特别平和、正常,是让你买了穿回家的东西。
印象中我姥姥挺喜欢绣花鞋的,便打电话问她的脚多少码,妈妈说三十九码,又问要红的还是要黑的,妈妈说,唉,老太婆了,就黑的吧。
就买了一双黑的,黑的底色,鞋头浮着两朵非常嚣张的大红牡丹,鲜绿的叶子,纹路都用金线描了,一点也不黯淡,那强烈的对比,反更成一种静默的刺激。在小店里,我把脚插进去试,当然不合脚,但在灯下细细地看,竟莫名地有了亲切的触动,恍如在前生。
带回家,姥姥非常高兴,她甚至想好了穿出去跟人家怎样问答,坐在沙发上,她笑眯眯地想像着,人家见了一定问,这是谁的手这么巧啊?给你做了这么一双鞋?她就答,是娘家的一个侄女啊。然后还要脱下鞋,把鞋底翻给人家看,看看,这针脚多细密。人家啧啧地叹着,大家各自走开。
为了这让一幕真正实现,姥姥要求我,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是我从外面带来的。听到我的保证之后,她方才心满意足地,拿两只鞋敲着自己的膝盖,非常惬意地,敲了一个晚上。
不过姥姥也有遗憾,要是一双红鞋就更好了,最好是大红的,描龙绣凤的那种。那样的鞋子,我在平遥也看到过,但压根就没想要买给姥姥穿,她这么一说,我也觉得遗憾,觉得那样的鞋子,跟姥姥很相宜。
http://s6/large/001xQfs1gy6MEAoFwSV85
从此,姥姥但凡听说我要出门,就托我带大红绣鞋,我把这份心愿理解为一个老去的女人对于自己的娇宠,对于自身女性身份的唤醒与确认,而姥姥选择最放肆最喧哗的那种大红色,是因为她太老了所以她活开了,不再瞻前顾后,不再畏头畏尾,她骄傲地、平静地穿着它,那双鞋和她的岁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让人动容的美。
可惜我再没有到过有绣花鞋卖的地方,倒是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我找到了姥姥心仪的绣花鞋,买回家,告诉姥姥,是同事从外地带来的。不算欺骗,我知道姥姥喜欢这样的说法,她没有去过很多地方,却更喜欢从远方带回来的鞋,仿佛那双鞋连着一连串的脚印,而那些脚印将她和远方连在了一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