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法布尔那样热爱并且敬畏生命

(2016-02-23 07:08:17)
标签:

书评

分类: 书评
    
    
    这是我数月前为明天出版社的《昆虫记》(精华版)写的序言,今天刚刚收到样书,那么我可以把此文的原稿贴出了(原稿的题目与正文与收在书中的稍有不同)。
    肖毛
    
    
    像法布尔那样热爱并且敬畏生命

    (《昆虫记》(精华版),[法]法布尔著,王大文译,明天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个火车道,火车道旁边是大片的野地。每当风和日丽时,倘若有闲,我总要去那片野地玩耍,因为那儿有美丽的花草,更有许多有趣的虫子:色彩鲜艳的甲虫、忙忙碌碌的蚂蚁、高举双刀的螳螂、一蹦老高的蚱蜢、五彩斑斓的蝴蝶、双翼透明的蜻蜓、嗡嗡来去的蜜蜂……我喜欢抓起一只瓢虫,看着它慢悠悠地爬过我的手背并且突然振翅;我喜欢捉住再放走贪恋花朵的粉蝶,看着它用飘逸的纱衣装饰碧幽幽的天空;我喜欢扣留绿草叶上的红蜻蜓,用细绳子系住它的尾巴,把它变成活生生的“风筝”;我甚至喜欢揪掉绿豆蝇的脑袋,惊奇地看着它照旧飞去。是呀,过去的我真是个残忍的小孩,但哪个儿童不曾故意或无心地伤害过昆虫呢?要知道,儿童只会拿昆虫当做活玩具,却不知道昆虫也是值得敬畏的生物。
    等到上了小学二年级,我读到一本名叫《来历不明的病人》的连环画册,知道蝴蝶于人无害,毛毛虫却是该死的,因为它喜欢吃庄稼,所以被归入害虫一类。可是,如果彻底消灭了毛毛虫,不就再也看不到美丽的蝴蝶了吗?此外,难道害虫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难道益虫就不会做出对我们有害的事情吗?
    长大以后,我从有关昆虫的科普著作那里了解到,《来历不明的病人》里面有关蝴蝶与毛毛虫的看法其实并不全面,因为地球不仅仅归人类所有,而一切生物都有存在的权利和意义,尤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昆虫。可是,昆虫与人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你一定很想知道吧。别着急,我这就简单地解释给你听。
    你知道,没有氧气,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就无法生存,而氧气是由植物释放出来的。所以,如果植物灭绝了,我们也会跟着死掉。幸运的是,多数植物都可以通过开花结果的办法留下后代,除非蜜蜂、蝴蝶甚至苍蝇等昆虫不去传播花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昆虫,很多植物都将无法生儿育女,最终孤独而死,再也不能为我们带来氧气。
    现在你明白了,昆虫确实跟我们有关系,无缘无故地伤害它们,就等于伤害我们自己。说实在的,我们应该把昆虫当做远亲,因为我们同是地球上的生物,需要相互依存和了解。遗憾的是,一般人对于昆虫的了解实在太少,除非去读科学家编写的昆虫专著或科普著作,比如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记》。
    凡是喜欢昆虫的小朋友大概都知道,法国有一个了不起的昆虫学家和作家,他的名字叫做让·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布尔从小就是个热爱昆虫的孩子,后来又花费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对于许多昆虫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最终根据观察记录写成十卷本的《昆虫记》(1870~1889年创作)。除了《昆虫记》以外,法布尔还撰写过许多动植物论著和诗歌,甚至编写过化学课本。但是,每当提起法布尔的名字,人们都会想到《昆虫记》,因为它不但是记录翔实的昆虫之书,也是献给昆虫的赞美诗,体现着钻研求实的科学精神、热爱生命的人文精神与浪漫的诗人情怀,让法布尔获得“昆虫界的荷马”的美誉与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
    《昆虫记》问世以后,渐渐传入我国。1923年1月26日,周作人在《晨报副镌》上发表散文《法布耳<昆虫记>》,首次向国内读者介绍这部不朽巨著。此后,我国陆续出版了《昆虫记》的各种节译本、改写本乃至全译本,但由于篇幅太长等原因,《昆虫记》的原著不能完全适合小读者,所以我要向你们推荐它的改写本,尤其是王大文翻译的《昆虫记》。
    为什么呢?这要从中学时代说起。由于热爱动植物,我向来喜欢阅读与它们有关的科学小品,而从初中语文课本中读到的法布尔散文《蝉》则是我最爱的科学小品之一,内容的新奇,文风的优雅,译笔的精致,始终令人难以忘怀。当时,我只知道它来自法布尔的《昆虫记》,却不知道译者的名字。多年以后,我终于发现,令我念念不忘的《蝉》,其实选自王大文翻译的一册本《昆虫记》(Fabre's Book Of Insects,1921),由斯塔韦尔夫人(Mrs. Rodolph Stawell)改写,德马托斯(Alexander Teixeira De Mattos)英译,插图12幅,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此后重印数次,受到几代小读者的欢迎。
    与一般的《昆虫记》改写本相比,斯塔韦尔夫人的改写本既保持了原著的趣味与精髓,又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走进螳螂、蟋蟀等昆虫的小世界,获取有关昆虫的知识,体验文字的优美,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可贵。至于中译者的翻译是怎样为这个改写本锦上添花的,你很快就会感受得到,不必我来多说。
    需要说明的是,斯塔韦尔夫人的《昆虫记》改写本共有16章,但这次出版的中译本只有15章,因为改写本的第15章《蝗虫》(Chapter 15:  Locusts)译者并未译出,改写本的第11章《蛴螬的冒险》(The Adventures of a Grub)和第13章《西绪弗斯》(The Sisyphus)虽然译出,但因印张的限制而忍痛拿掉。
    最后说几句并非多余的话。在法布尔的时代,花鸟鱼虫都是可以轻易看见的东西。如今,当城市被钢筋水泥攻占,当乡村沦陷为城市,当花草树木越来越少,周围还有多少能够让我们亲密接触的花鸟鱼虫呢?为了我们的昆虫远亲,为了美妙的鸟语花香,为了新鲜空气与蓝天碧水,让我们像法布尔那样热爱并且敬畏生命吧。
    
    17:49 2013-3-12 肖毛;11:08 2013-3-14 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