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潮州小吃美食地图美食 |
分类: 我的旅行 |
来潮州的主要目的是吃,潮州美食享誉海外,在深圳和香港去了些潮州馆子,但仍是寻不见真正的潮州菜和小食,不想糊里糊涂,既然身在广东,没有不去潮州一探究竟的道理。
其实去一趟潮州也未寻见潮州菜的真谛,只是让潮州饮食在头脑中的概念清晰化,去看看真正的潮州,去看看临街做着小食的人们,以后吃着潮州的小食也能多出一种幸福感。潮州小食品类众多,但是分布很杂,没有所谓的食街,唯有一个摊儿一个摊儿去找,derek打印了一个单子,哪个哪个路口的芋丸好吃,哪个邮局旁边的咸水粿好吃……于是就走街串巷的,走哪吃哪。
蚝仔煎
其实若干年前的潮洲美食曾达到鼎盛,潮州城有口皆碑的小食有胡荣泉鸭母鲶、状元亭头阿辉粿桃、刘察巷头喜盛笋粿、鸡鹅鸭巷口无米粿、义井脚顺合棵汁、图训巷口阿开油炸芋、瀛洲楼下曾伯油炸粿、南门古薯粉糕、维新煎饺、人龟蚝烙、宏阳豆捧、厚刀春饼……那时的潮洲小吃从选材到工艺都极其讲究,现在在潮洲寻见的老字号大概只有胡荣泉了,据说胡荣泉鸭母鲶的传人胡炳均的4个子女,最近几年已先后于承父业,分别在潮州市区和枫溪区设店经营鸭母鲶,我们去吃了,好吃的没话说!
鸭母鲶首创于清代初年,类似于北方的汤圆,但潮州叫“鸭母捻”其实是取它的形状像母鸭在水上漂浮游荡的意思。鸭母捻传统制作要求严格,要求皮柔韧,馅软滑。鸭母捻有多种馅(绿豆、红豆、芋泥等),为便于区分,不同馅的鸭母捻都有自己的记号,如有的形状圆、有的椭圆,有的有红点。还可以把“鸭母捻”捞干,洒上花生芝麻碎,这样就成了另一种美食“凤凰春”。
提起潮州的小吃话题就多了去了,潮汕小吃以清淡素雅见长,大致可分为鱼肉类小吃和米面制品类小吃两大类。潮汕小吃有“三多”,一是品种繁多,以百种计算,用料之广博令人惊叹,单是经常用到的鱼、肉就有章鱼、蚝、蒲鱼、江瑶柱、蚌、蛤和猪、牛、鸭、鹅等。 二是甜品多,其甜品常以当地四季盛产的蔬果和谷类为主,烹调的方法稍微变化就能有完全不同的菜式,像白糖干炒,可以为芋头裹上一层雪花变成“翻沙芋头”;白糖加水煮融,就能给芋头披上香脆的“外衣”做成羔烧芋头。另一多就是佐餐蘸料多,且各有搭配:蚝烙要配鱼露、香菜;油炸海鲜要配桔油;白灼海鲜要配梅糕酱和芥末;牛肉要配沙茶酱;炸豆腐要配盐水、韭菜;卤味要配陈醋。
说起潮汕饮食离不开潮汕的“粿”文化,粿汁非果汁,现在所谓粿大意就是米做的食品,至于其深远的文化意义不再多说,也搞不太明白。很多人对潮州饮食的概念源于周星驰《食神》里的牛肉丸,潮州牛肉丸与别地确实不同,很多牛丸店和牛肉火锅分布在南较路一带,不赘述。
潮洲腌制的水果也十分可口,街头四处可见,品种众多,有番石榴、草莓、杨桃、芒果等等,口味酸甜,个人最喜欢草莓和芒果,非常爽口。附一张网络收集来的小吃清单,方便去潮州的朋友。
芝麻茶 西马路头
杏仁茶 西马路头
鸭母稔
胡荣泉(老字号)
春饼、笋粿 胡荣泉(老字号)
桂花肠 春光上埔(宏兴对面桥入约100米处)
姑苏豆腐 开元路尾
沙茶果 新安街大仓购物门口
糯米猪肠(猪肠吊糯米)二支渠中段
芋丝果 西马路头
咸水果
开元路开文书店隔壁
无米果(潮汕)
下西平路(太平办事处路尾)
蚝烙
开元路尾老郑蚝烙
肠粉
西荣路中段(饼干厂铺面)
粿汁
最集中是潮州电影院了
牛杂果条 西湖公园对面
炒果条 开元路莲华斋菜馆 或金信旁的"果条西施"(我们封的)
糕果
西马路中段邮局对面
潮州牛肉丸
十九层隔壁路进去汕头五弟牛肉店
翻沙芋 二支渠接近新桥东路出口
糕烧番薯 二支渠接近新桥东路出口
凤凰浮豆干
南较路南兴路口
麦生糖
大街上原开元商场出口对面)
虾酥 枫春市场威盛铺面
猪脚圈
西新路(好象是二巷)
地豆斑、芝麻斑 西湖后门游泳场附近
溪口、狮头卤鹅肉(潮汕)
西河路乌痣明
干草水果 南较路口
甘挡(土豆)果 西马路头(药店那边第一间)
水晶包 枫春市场正门处
宵米
开元市场
南瓜芋泥 西马路中段西马邮局对角
甜汤
古巷镇古长路(距”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环岛150米)
北方水饺 市城新路市医院对面
炒冰花 市城新路市医院对面
虾卷 新桥东路西新路口
鱼饺 西马路与打银街交界处(十八曲)
珍珠丸 太平路与家伙巷交界处(富建包点)
腐乳饼
城西路 (原布梳街)
龙湖炖糕
潮州龙湖镇
鼠曲粿
潮汕
菜头果
潮汕
笋粿
潮汕 汕头国平路飘香小食店
红桃粿
潮汕民间小吃
油索
潮汕民间小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