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ay 70. 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2016-09-06 21:58:40)
标签:

杂谈





September.   2016
俄罗斯.喀山——斯维亚日斯克岛



劈柴喂马,周游世界

当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瞬间就被击中了。

当初还困在苟且的生活中,

这八个字,仿佛闪着灼灼金光,

照亮着灰暗的前方。

看到这个小岛的时候,

莫名的就想到了海子的诗,

劈柴喂马,周游世界。

仿佛生活的琐碎与之无关。


小白如今已经驾轻就熟,轻松的奔驰于俄罗斯的大地上




去往小岛的路上,依然是这样的风景,仿佛中世纪的油画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突然之间,看到一片美丽的湿地
水面如镜子般,倒映出美丽的风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小岛赫然展现在了眼前

喀山是个安静的古城,

而这个30公里开外的小岛,

斯维亚日斯克岛,

则仿佛是上帝的自留之地,人类的乌托邦之所。

小岛原始古朴,安静的矗立于伏尔加河边,

见证着伏尔加河的文明生息繁复。

岛上的气氛,只能用静谧两个字来形容。

即使旅行团走过,也都是静悄悄的,

仿佛怕是惊扰了沉睡的小岛。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在战争中唯一幸存的木质教堂,历经了500多年的岁月,
存放过粮食,做过燃料仓库,见证着历史的兴衰。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1906年修复完工的红砖教堂,
相传当地的少数民族经常见到一位黑衣白胡子老爷爷在森林里穿行,
后来从伊凡雷帝带来的圣像里竟然发现那个老爷爷就是圣谢尔盖,
因此教堂就以此命名了。



可是,这个小岛,却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小岛有着陡峭的海岸,

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雷帝曾经在河口修建军事据点,

最终征服了喀山汗国。

这些军事堡垒被誉为“喀山征服者”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斯维亚日斯克上的所有修道院被废除,

并被用作中转监狱和集中营,后改成精神病院。

如今的小岛

已经完全洗去了肮脏与恐怖,

征服与暴力,

丝毫没有了血与火的洗礼,

却保留了完整的遗迹。

许多艺术家选择了留在这里,

过起了与世无争的安静生活。

走在其中,仿佛能闻到其独特的味道

朴素、悠然~~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岛上有技艺精湛的陶艺人,
蒙眼制陶是他的绝技,可惜我们没有看到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仿佛回到15世纪的打铁铺,
可以在这里制作属于自己的纪念章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伊凡雷帝时期的士兵铠甲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用草编织各种发卡的老爷爷,
他还说了一个小岛上的传说。
他说:岛上原来有三个太阳,
魔鬼趁村民不注意破坏了两个,
村民把被破坏的两个放在一起修,
一个变成了现在的月亮,一个变成了星星。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一位大叔的鸽笼,里面养着特别漂亮的鸽子

鸽子的尾巴像孔雀一样会开屏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小岛上随处逛逛,总觉得像是回到了十五六世纪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白色的修道院,远远看去,是不是很像一张笑脸?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看到在广场上悠然晒太阳的老奶奶,
总觉得自己不小心撞入了某部中世纪的电影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在干活的村民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纪念碑——这里曾经是枭雄觊觎的军事堡垒,
全盛时期有一万多人定居,
如今是只有200人居住的世外桃源,
安静、悠然,仿佛人类理想的乌托邦



抵达小岛最好的方式是在喀山码头乘船,

沿路可以欣赏伏尔加河的美景。

但是也可以驱车前往,

有一道大坝(2008年建成)可以直通小岛。

在去小岛的路上,可以顺便欣赏宇宙大教堂。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宇宙大教堂,每个尖顶都可以看出是不同的宗教




喀山是一个多宗教的城市,东方与西方文明在喀山这口大锅里和谐的融为一体(喀山的字面意义就是锅,城市的标志性建筑family center也是一口锅),这里有超过20座清真寺、东正教堂、路德教会、天主教堂、犹太教堂和其他宗教团体等。

而天才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伊利达尔.汉诺夫更是发起修建了一座举世无双的宇宙大教堂,他把世界上16个不同的宗教建筑汇集到了一座教堂,奇异却毫无违和感。

在去小岛的路上,可以看到这座奇异的宇宙大教堂。

抛开宗教因素,就建筑本身来说,也是蛮美的,整座教堂用颜色艳丽的马赛克为主要元素,拼出一个如童话世界般的堡垒。

来看看下面这些都分别是什么元素,你能够认出几个宗教标志?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教堂还在修建中,占地面积非常大,没有大广角拍不出全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Day <wbr>70. <wbr>只有200人居住的乌托邦,曾经却是.....


那些不同的尖顶如此之迷人,更迷人的是,
可能完全互相排斥的宗教,他们竟然被排放在一起




如果人类也可以抛开各种争端,如此和谐的融于一家,该多好!

那时候,大概就离世界和平不远了。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你可以动动你的小手转发支持,让更多的人跟随我的脚步了解亚欧非这条路上,不同的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建筑景色生活方式。



如果你爱上我的勇气,可以默默的为我点一下右下角的赞,或者文章拉到底部,给我随机的赞赏,这条路上最需要的是你们的支持。



如果你欣赏我的行走方式,也可以静静地享受我的文字图片,静静的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学习到一些跟广阔的知识,希望能给你更多的勇气。




希望每一个人都行走在自己梦想的路上,并且能能够一直在路上。当你们相遇,给所有在路上的每一个人一个简单的拥抱,就是莫大的鼓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