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ay 53. 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2016-08-20 11:24:21)
标签:

杂谈



August.18   2016
俄罗斯.叶卡捷琳堡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草原的景色依然美丽迷人




即将前往叶卡捷琳堡,心中有点小小激动,因为只要过了叶卡捷琳堡,穿过欧亚分界线,就说明我成功穿越了亚洲部分,进入了欧洲。

那么巧,当我到达欧亚分界线附近,行驶里程数也跳到了1万公里。一切都那么巧,仿佛某种神秘的启示。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过了新西伯利亚后,公路两边的景色就有所转变,农作物代替了大片大片荒芜却开满了鲜花的草原,整片的白桦林守护着金黄色的麦田,偶尔闪过一片片的向日葵地。

远处一片白桦林,冒出袅袅炊烟,我不由得好奇的减速停车查看。

神奇!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竟然支着一个简陋的烤肉摊,旁边还停着老掉牙的拉达车。

什么情况,他们是在露营吗?还是说,这是草原上的龙门客栈?

管他的,在这样温柔的阳光下,坐在白桦林里吃羊肉串,好像也是蛮美好的事情。

毫不犹豫的要了一串。

烤好,老板帮我取下来,竟有满满的一盘,心满意足的享受了一番!

猜猜多少一串?——人民币27元左右,是不是有点小贵啊?

不过肉肉却是实打实的新鲜好吃,经鉴定,绝对是正宗羊肉。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在俄罗斯,我发现住公寓是最好的选择。

一路走来,网上订的公寓水准都比较稳定,不用担心实物与图片差距太大的情况发生。

我住过的公寓,都非常的干净,面积有50-60平方左右,厨房、客厅、餐厅、卧室一应俱全,还有洗衣机、冰箱等设施。

许多同学经常问猫猫旅途中怎么洗衣服的问题——住公寓就根本不成问题啊,洗衣机一扔就好了,如果担心卫生问题,带瓶消毒液一起加进去就好了。

不过,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手洗的,谁让猫猫是勤劳滴小女子呢!

公寓通常都非常宽敞,还有阳台或者大落地窗,200多人民币就可以订到市中心很好的位置了。

同样的价格,如果住酒店,只能找到很小一间房。

最重要是宽敞的公寓,有足够的空间让我可以尽情的睡地板,对一个腰椎病患者来说,这是最大的福音。

但是住公寓有个很大的问题——它没有前台,预定好后,网站会给你一个Google导航的坐标以及房东的电话,你需要自己去找房子。

Google导航经常只能导到大致的位置,而俄罗斯一个门牌通常有许多幢房子,例如某某街68号,不是一个门面,而是整整十排20层楼的公寓。

最要命的是,俄罗斯的房东基本上不会英语,你即使找到了地方,要跟房东碰上面都会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

所以每次找公寓都特别费劲,很折腾。

叶卡捷琳堡预定的公寓也给了我同样的难题,我打电话过去,对方一口俄语,完全不知道在说啥,说不清楚,对方就挂机,等半天也不见他找会英语的人打回来,留下一脸懵逼的我站在大街上。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实在没办法,我只好沿着大街,一家一家的敲门寻求帮助。

俄罗斯的房子有个很讨厌的习惯,基本上都是关着门的,哪怕是小店,也是关门营业的,大概是冬天为了保温,已经习惯随手关门了。

没想到那么幸运,敲开一间office,碰到一个热心的大姐。她也不会英语,但是我用手机里面的翻译软件跟她沟通,她一点都没有嫌麻烦,而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去理解我的意思,然后帮我给房东打电话。

这个房东特别笨,来来回回居然沟通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告诉我,要等半个小时他的工人才能送钥匙过来。

开了一天车子饥肠辘辘又折腾了那么久还要等半个小时,我简直要崩溃了,当时心里简直是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再好的条件也不要租公寓了(当然,后来看到又贵又小的酒店,我还是很快就抛弃这个念头了,嘿嘿!)

热心大姐看我满脸疲惫,温柔的带我到她办公室里,给我泡了杯茶,拿了糖果,陪我一起等,相互语言没法沟通,就经常相视而笑,现在想想也挺尴尬的。

等工人到了,大姐又陪我到处找那个工人,等安顿好,天色已经全黑,如果不是碰到她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呢!!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一杯热茶温暖流浪的旅人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舒适的公寓,暂时的家




刚入境俄罗斯的时候,对俄罗斯人,我是怀着莫名的恐惧感的。因为他们总是一张扑克脸,完全没有笑容,又基本上不会英语,完全没法沟通,让人不由得心生惶恐。

而且之前问路的时候,也遇见过好几个傲慢不理睬的人,因此一开始我经常想,快快离开俄罗斯去欧洲。

大姐的热心似乎在预示着进入欧洲部分,俄罗斯也变得温暖了。

事实上,叶卡捷琳堡真的是得到最多温柔呵护的城市。

前面的游记: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军火库内的婚纱照,里面大家也已经看到了爽哥和另外两个帅哥给予的各种帮助了吧?现在想起来还是像贴了小棉袄般的暖融融。

在叶卡捷琳堡,不但如愿以偿的拍了军火库内的婚纱照,找到了欧亚分界线,还尝到了爽哥亲手做的纯手工水饺和地道的中国菜,温暖了思乡的中国胃。


而且在这里,还给小白续了保险。

关于汽车保险,在这里总结一下。

自驾车出国,国内原本的汽车保险是没有用的,必须到所在国买保险。

如果是自驾进入俄罗斯,在俄罗斯入境的地方有个绿色小房子,那里可以办理15天的保险(也有说是可以办理30天的),费用貌似两千多卢布。

但是如果你呆的时间比较久,那么最好在赤塔或者乌兰乌德,办理1-3个月的保险。

并不是什么保险公司都可以办理的,而且有些公司手续非常麻烦,要你出示当地酒店开具的三天以上的落地签,有些保险公司要你交一年的保费,非常浪费。

我办理的这家BCK还比较方便,在乌兰乌德只要找到华人商会宝会长就可以办理。

其他城市办理,就要去找他的分公司了。

如果不会俄语在俄罗斯要找一间写字楼里的办公室是挺困难的,幸好爽哥会俄语,帮我打听到了叶卡捷琳堡的分公司,续签了一个月。

一个月的保费是4700卢布(500元左右,根据车型价格会有差别),如果直接办理两个月好像是6000多卢布,三个月7000多卢布。如果你确定自己的行程时间,一次性买比较划算。

没有汽车保险,万一路上车子出状况,会非常麻烦,而最麻烦的是,遇到交警会被罚款。所以如果你想安心的自驾,汽车保险是必须的。

一路走来,那么多的萍水相逢,那么多的热情相助,他们仿佛是特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来为我照亮一段旅程。

刚进入俄罗斯的时候,满怀忐忑,不熟悉交通规则,进入市区就开的心惊胆战,晚上露营盲目找地方,睡的战战兢兢,甚至连汽车的大灯、定速巡航怎么开也不知道。。。。,经过了一万多公里的磨练,基本上可以熟练的找露营地、订房,安排自己的吃住行,成功穿越了整个亚洲部分。

整个旅途中,那么幸运,得到许许多多的朋友的帮助,没有人计较过回报,即使离别后各归各的尘土,他们却不曾吝啬温暖的手,一路接力着搀扶,陪伴我的旅程。

每次想起他们,心里就满是温暖。谢谢你们,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如星月般照亮我的前程!

然后,我们来欣赏一下叶卡捷琳堡的市景吧~~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滴血教堂(资料来自百度):

滴血教堂是东正教堂,始建于2000年,2003年7月建成启用。

高60米,面积3000平方米,有三个升座、五个圆顶,属俄罗斯-拜占庭风格。

教堂底层右侧有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枪杀的象征地、沙皇及其妻子儿女的圣像和生辰年代介绍。

1998年,教堂进行沙皇一家遗骨的安魂祈祷仪式后,遗骨被送到圣彼得堡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教堂安葬。

滴血教堂建在伊帕契耶夫楼原址上。该楼建于1880年末,1908年工程师伊帕契耶夫购买此楼。1918年7月16日夜,尼古拉沙皇一家在该楼地下室被枪杀。1977年该楼被拆毁。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教堂内景,一般俄罗斯教堂都是不允许拍摄的,但是如果你愿意去沟通也许会获得准许~~~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一个人只能这样自拍了~





欧亚分界线碑(资料来自百度)

叶卡捷琳堡因位于欧亚分界线而闻名于世。

俄国地理学家塔季肖夫发现受气流影响,乌拉尔山脉两侧动植物差异明显,因而提出以此山为界划分欧亚大陆,并得到普遍认可。

人们通常参观两个欧亚分界线碑。

老的界碑位于叶卡捷琳堡市西郊新莫斯科大道17公里处。该界碑底座由暗红色大理石建造,中间是灰白色大理石作为分界线,两侧分别标明欧洲和亚洲,界碑为尖形金属塔。

新的界碑位于叶卡捷琳堡市西北郊42公里处,界碑底座由灰白大理石制成,分为5个阶梯,每个阶梯6个台阶,亚洲和欧洲俄文字体分布在底座两边,界碑柱由深红色大理石制成,高25米,重500吨,顶端安置双头鹰标志。现已成为游客必去之地。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在俄罗斯的许多城市,地上会有这样的一条红线(或者绿线),沿着这条线走,就可以很轻松的参观整个城市的主要景点。这个倒是一个挺好的办法,我觉得国内的旅游城市都可以效仿。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在叶卡捷琳堡的几天,看到路上许多人都穿着海军衫,一开始以为是情侣装,后来得知那几天貌似海军节。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Day <wbr>53. <wbr>滴血教堂的传说,不及这座城给我的满满温柔


城市街头各种涂鸦也很可爱~




PS:关于历史和地理知识,平时我很少刻意写,因为现在网络那么发达,这些内容其实随便百度一下就有了。

我更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旅途中的小故事,我所看到的世界,我所理解的人生。

至于具体每天花了多少钱,点到点之间怎么走之类事无巨细的攻略,我也是写不来的。

本身就是迷糊的人,钱啊计划啊路线啊之类的,脑袋里对这些完全没有概念。

但是我会提醒你一些需要注意的点,以及自驾车旅行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这些方法,再加上你的个性和际遇,你才能拥有属于你自己的旅行,不是吗?

每篇文章都会码字两三千,发帖之前,我自己至少来回看五六遍。

可是经常有人根本不看文字,直接私信来问我文章中已经写的很清楚的问题,不好意思,我真的没有精力来重复回答啦,如果我没有回复就请自己翻看一下历史文章吧。

再PS:由于旅途中事情很多,拍照、整理照片、构思到写好文章发帖,通常要延后三四天甚至更多,加了我私人微信的朋友有时候会混乱,怎么到了喀山又变成叶卡捷琳堡了?

亲爱的,微信朋友圈是即时发的路上的状态,但是比较碎片化,微信公众号发的是系统整理过的游记,你可以分开来看哦,忘记时间差吧~~~

再再PS:一直不好意思请大家分享转发,所有很少主动说。可是最近才知道,很多朋友误以为文章是不能分享转发的。

错了错了,你的分享转发能让更多朋友看到猫猫的游记,是对猫猫旅行的最大支持,尽情的转发到朋友圈去吧!

再此感谢所有分享转发的朋友,感谢所有赞赏的朋友,感谢所有第一时间点击阅读的朋友,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猫猫最大的喜悦和动力。么么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