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国公交车的人性化设计
标签:
流浪的猫猫环球旅行单身女子搭便车背包客美国旅游穷游沙发客 |
分类: 流浪北美洲(美、加、墨、古) |

(公交车的前面两排竖的凳子可以翻掉,轮椅可以用挂钩固定住,以防刹车时,轮椅移动导致残疾人受伤)

(残疾人的自助精神也很让人感动,这个姑娘下身瘫痪,上身也不方便,她的衣服是特殊设计的,背后拉链处有绳子,这样即使没有人帮忙,她也可以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
美国的公交车站没有像国内那样的路线图,仿佛公交车只是为熟知线路的市民服务的。通常他们只有一个站牌,标明几路车,你无法从站牌上了解前后站的信息以及线路。
如果你要坐车,可以先去公共图书馆拿免费的行车时刻表,公交车车厢内的前面通常也有摆放着相关线路的行车时刻表,可以免费取阅,你可以对照着这个表查自己需要乘坐的线路和时间。当然,你也可以事先在google上查好。因为公交车上的报站特别快,字幕也一下子就滑过去了,基本上很难看清楚。所以如果你英语不好,又不是本地人,最好是拿个行车时刻表。

(一般美国城市里的公交车站牌都是这样,只有时刻表,没有路线表,纽约除外)

(简单的站牌,只有几路车)

(29274,看到左上角那个数字了吗?虽然站牌没有信息,可是在网络很发达的美国,年轻人一般会直接上网查询,输入那个数字,就可以直接查到下一班公交车几点几分到达,非常准确)
搭公共汽车,对于非资深驴友和英语不好的同学,还是有一点挑战的。
虽然他们的线路不发达,但是其他却做的非常到位、非常人性化。
每辆公共汽车车头前有一个放自行车的支架,可以同时放几辆自行车。轻轨车厢里也有挂自行车的支架,如果乘客想乘公交车,然后再骑自行车,可以将自行车放在支架上,不会另收费的。
车厢里宽敞明亮,座位清洁,干净舒适。踏上公交车,首先便有一种清爽的感觉。即使在交通高峰期,车内也不拥挤,人人都有座位。过了高峰期,车厢里经常只有零星几个乘客,有时甚至空无一人。
可能是因为乘客少的缘故,美国的公交车并不是每站必停的,每位乘客可通过自己座位旁边的导线告诉司机自己将在哪一站下车。司机控制到站的时间相当准确,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分钟,就像火车司机掌控时间一样。如遇特殊情况,车久候不至,乘客还可随时打电话到公交问讯处查询。

(这是公交车前面的翻板,翻出去就可以搭在马路上,轮椅可以自由的上车)

(等轮椅上车后,翻板就可以收回来)
对残疾人的照顾就更加周到了,车的前门有一个升降机,是专门为残疾人准备的通道。
当有残疾人开着轮椅要上车的时候,司机都会先将车停好,请座在轮椅保留位上的乘客起身,将保留位整个儿往上翻(车子前端的两排纵向位置是可以翻掉的,是专门为残疾人准备的轮椅保留位,车厢壁上有挂钩,可以固定轮椅)。然后启动按钮,让上车处的翻板往外翻出,搭在行道上。等轮椅驰入,司机会帮助残疾人把轮椅勾在挂钩上固定好,这样哪怕行驶过程中突然急刹车也不会有危险了。
最可贵的是,不管是在交通高峰期,或是在川流不息的第五大道上,坐着电动轮椅的残疾人都可以气定神闲的等着公交车“下跪”,上车,买票,坐定,下车。驾驶员总是会很耐心的帮残疾人,而所有的乘客也都会耐心等待,主动让座。无障碍空间让残疾人与健康人可以平起平坐,畅行无阻,受到应有的尊重。
车厢内规定不许抽烟、不许乱丢垃圾、不许赤膊、不许赤脚、不许将脚搁在凳上、不许喝杯装饮料、不许开收音机喧哗等等,严格的管理为人们提供了整洁舒适的环境。乘客或轻声交谈,或读书看报,或浏览街景,或闭目养神,显得轻松自在。
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不设找零。很多城市的车票在一个时间段内(2个小时,或者3个小时),可以重复用。
公交车的司机大多数态度很好,乐于助人。
在旅行中,每到一个新地方,由于我对地形不熟,英语也不好,担心坐过站,一般都会请司机到站后提个醒,他们都很乐意相助。有一次,我不经意坐过站了,司机知道后,连声说没问题,居然带着我兜了一圈,回到原站去(因为车上只有我一个人了)。有几次身上没有零钱买车票,司机就让我把所有碎硬币丢进算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