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30 真的是异乡了

(2006-10-10 20:41:49)
分类: 千寺之国-背包闯缅甸

8.30 <wbr>真的是异乡了

2006-8-30

今天证实了两件事,一是最好在瑞丽换钱,两边汇率差不多,但那边毕竟是中国人,而今天到了木姐后,自己是没法找人换的,因为不知道在哪里换啊,肯定要通过旅行社去找人,麻烦而且汇率一定不会高。二是一路过来,证实昨天想自己闯国门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想从木姐到曼德拉必须通过旅行社包车,一路上没有看到从木姐到曼德拉的长途车,路上的关卡有很多军人,我们紧张的都不敢随便下车,更别说自己去办这些通关的手续了。

从木姐到瓦城(曼德拉)有480km,需费时12小时,在木姐关口办好各种烦琐的手续后,我们匆匆在国门前留了个影,怎么说也是用自己的脚迈出了国门,人生第一次两脚跨在两个国土上。

910,装满了行李的车子终于迎着和风旭日出发了。在一条狭窄的柏油马路上,司机嗖嗖的把车子开的飞快,我胆怯的盯着他的仪表盘看了半天,发现速度显示器居然是坏的。难怪了,没有心理压力了,我也干脆闭目休息,整个交给他了。

听说这条路是大名鼎鼎的毒枭——鸦片将军罗星汗出资改造的,政府给了30年路权,因此一路上设立了13个收费站。留意了一下,好象基本是收100缅币,跟吃饭比起来实在算是便宜。

中饭是自助餐,每人2000缅币,导游1500缅币,一顿就花了5500缅币。听说这里普通人的月工资只有5万——10万呢,这样一算,这自助餐可真是贵呢,尽管口味非常不错,花式也丰富多样。

一路上都是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到了拐弯的地方司机就把半个身子向右探出车外,娴熟的技术简直可以拍缅甸版的《头文字D》了。

路边的景致渐渐的起了变化,越来越能感觉是在异国他乡了。夕阳火红的烧透了天边,通过婆娑的枝叶间隙温暖的照亮了我们的旅途,路边偶尔闪过一些傣族风味色彩艳丽的房子,围着纱笼拖着夹脚人字拖鞋的男人女人渐次多起来,偶尔闪过几个披着红袈裟的僧人。。。。。。真的是异乡了。

8.30 <wbr>真的是异乡了

(后来发现大多数的车上贴满了这样的佛像,挂满了花)

 

日落之前我们赶到了曾经是英属殖民地的眉苗,这个古朴的城镇和她的名字一样的美丽。三三两两的古老的英式马车依然在路上载客,矫健的高头大马迈着细碎的步子,俨然英国绅士,偶尔还有两牛驱动的牛车,健壮的白牛拖着满满的一车货物,步履稳健。

一下车就有一个干瘦老太,一头看不出是白色还是金色的头发,邋遢的穿着纱笼,操着流利的英语迎上来,热情的和我握手,搞的我一楞一楞的,不明所以,折腾了半天才明白是向我要钱,汗死!离开后向导游阿咪打听,才知道她居然是英遗留在这儿的,英国老太太嫁了个中国人,可是几年前丈夫和35岁的儿子都因病去世了,留她孤零零一个,心下不禁后悔,刚才为什么不多给一点。

路上经常有一身戎装、酷毕的军哥哥晃过,我好奇的打听,原来这里有缅甸的军事学院和学校,屁颠屁颠的跑到学校门前的广场上跟缅甸的民族英雄昂山将军(中间那个)的雕像合了个影。

8.30 <wbr>真的是异乡了

一路过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的厕所不管多么简陋,却都干净没有异味,厕所大都是蹲坑式的,在边上筑一窄小水沟,里面蓄了水,如厕后大家自觉的舀一勺水冲洗。虽然贫穷落后,却另人刮目相看。但我这人却特见不得人说中国不好,一路上黄大哥拼命说外面怎么怎么好,听起来仿佛国外什么都是好的,引得我起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断的为中国辩护,连自己都奇怪什么时候就这么爱国了。虽然中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可是他在日渐强大,日渐进步,子不嫌母丑,我就是不能容忍别人贬低他,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

晚上1010(缅甸时间8点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差),终于在经历了13个小时的颠簸后到达了传说中的瓦城(即曼德勒)。

天色已全黑,找到攻略上推荐的Nylon House就先住了下来,不过有空调的房间还价后还要10刀。

 

小贴士:

1)最好在瑞丽换钱,一颗大树下,坐了好多换钱的人,可以放心(问一下当地人就会知道)。1RMB=170缅币(用美元换不划算,用人民币换比较好),到木姐不一定有时间换,一下子也找不到换的地方,后来一路换过来都没有超过这个汇率过。

2)找缅方旅社办理通关包车手续(找国内的会贵几百,最后就是把你带到缅方旅社去),问了几家价格都差不多。通关服务费300/人,包车650/车,导游费20元),路上复杂的手续自己是不太可能办的。我们找的是天涯旅行社,服务还行。

3)木姐——曼德勒,时间:早上910——晚上1000(缅甸时间830),用了13个小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