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顿悟》(2018年10月25日)

(2018-10-25 10:54:32)
标签:

情感

文化

佛学

分类: 日志


顿悟是佛教术语,意思就是苦苦思考很久,却不能有所领悟,后来却因某种机缘巧合,刹那之间想明白了,于是思想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达摩面壁九年,一朝顿然领悟,终于修成正果。用哲学的观点来分析,顿悟就是认知过程中由量变到质量的那个关键节点,悟前是俗,悟后是佛,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这个“点”上。如果按照普通老百姓的说法,顿悟就是突然开窍了,不再纠结了。无论怎么理解,顿悟都有点儿唯心主义的意味,玄奥神秘,似有还无,让人觉得忒不靠谱!

我对顿悟的理解是,未必要明白大道理或思想大觉悟,但是一定要能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曾经有过一次这样的顿悟。1987年,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读研二,当年夏天,内蒙为了庆祝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各地都隆重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民族庆祝丰收的盛会,我利用暑期实践活动的机会跑到东北边陲小镇西乌珠穆沁旗观俗采风,同行共有三人。“旗”在蒙语中最初代表一个游牧部族,以旗号为标识,后来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内地的县区。西乌珠穆沁旗隶属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处东蒙边境地区,西北部均与外蒙接壤。

从北京到西乌珠穆沁旗,先要坐一整夜的火车到赤峰,然后再坐两整天的长途公交车到西乌,全程要三天三夜。西乌的那达慕大会在当地的影响力很大,各方高手云集于此,甚至有些外蒙的摔跤高手也特意赶来参加比赛。当时内地汉人千里迢迢赶来参加那达慕大会是非常少见的,因此我们受到各种礼遇,有些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有关情况等以后有机会再作详细描述。三天的那达慕大会很快就结束了,摔跤、赛马、射箭比赛以及乌兰牧骑的文艺表演令人印象深刻,蒙族人友好、善良、热情、彪悍的性格更是令人难忘。最后一天我们无事可做,西乌珠穆沁旗虽然是旗所在地,但规模充其量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小镇,一条土公路穿镇而过,路边只有零零散散的几间小店铺,早晨还有几个推着板车买菜的小贩,九点钟以后街上就空荡荡的了。我提议说,我们与其闲着,不如到镇外的山头去转转。所谓“山头”,其实就是公路旁边的几个土山丘,荒凉得一点绿色都没有。

我的提议得到了同伴的响应,我们穿过公路,绕过几间低矮的土坯房,再走过一片开阔地带就到达山丘下了。山丘的坡度不大,沙质泥土,草根都裸露在外面,坡地上还有许多草原鼠打的洞穴,这也许是草原上唯一的生命迹象。那天天空格外晴朗,蓝天上点缀着几朵白云,一丝风也没有。此时已经日上三竿,日头正紧,我对同伴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尝试,从现在开始,我们只管向上爬,不要回头看,等日到中天时再回头看,不知能看到什么样的景象?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效果?

爬光秃秃的山丘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开始我们还有说有笑,但是很快就沉默了。我们憋着一股劲往上爬,谁也不回头往下看,大约爬了两个多小时,翻过两座小山包,最后爬上一座高丘的山顶。此时烈日当空高悬,时已正午,我们齐声高喊“一、二、三”,然后一起回头往下看,原本以为西乌小镇已经非常遥远了,可是我们却真真切切地看到它就在山脚下,离我们只有咫尺之遥,路边小饭店的旗幡和门前拴着的马都清晰可见,这个结果让我们大为失望!我们再回过身来往远处眺望,有一座高高的山梁横亘在天际,像是草原尽头的一道屏障,几朵白云漂浮在山间,看起来宛如羊群,有一条小路从西乌小镇向远处的山梁曲折延伸,细得就像一条线,时隐时现。从方向来判断,远处的山梁是我们来时经过的一道大坝,当地蒙民把突然隆起的山梁称作坝,坝上坝下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物种截然不同,据说军方在坝上是不设防的,只部署了几个团的边防军,打起仗来直接放弃,把敌军先放进来,利用草原的纵深牵制住敌军,然后再伺机歼灭之。印象中,几天前我们乘坐的公共汽车从坝上开到西乌小镇大约有一个多小时,也就是说,我们与大坝之间的距离有四、五十公里,徒步行走至少要一天。

我们疲惫地躺在草地上,任由烈日暴晒,各自想着心思,懒得说话。谁也没有想到,我们一个上午奋力爬山,结果却没有任何奇迹发生!我们除了沮丧,体会更多的是无奈,有时候尽管我们很努力,但是未必能得到预期的结果,这几乎是一种常态。我突然从中领悟到一个简单的道理:所有的人为努力,在大自然面前都不算什么,甚至毫无价值和意义!好比我是一个越狱的囚犯,一整天不停歇地奔走,满以为自己已经走出去很远了,其实就在眼前。这种情况就像西方谚语所说的那样: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因为在万能的上帝面前,人类需要思考吗?同样,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为了这为了那而不停地奋斗,然而我们得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事实证明,我们所有的努力瞬间就会被大自然摧毁得无影无踪!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不知疲倦地奋斗?为什么还要和大自然较劲?

当时我顿然醒悟,心生感慨,应该与学习压力太大有关。我在读研之前感觉一直很好,觉得自己很有才,身边的人都被我比下去了;到南大读研之后,突然发现牛人太多了,我和谁都无法比,所以读研的前两年我一直处在焦虑之中,做什么事情都很纠结,总是拿不起放不下。经历了这次人生顿悟之后,我总算是看清自己了,就这么大能耐,所以没有必要和自己较劲,多走一步或少走一步其实没有多大区别。

从内蒙返回北京后,我参加了北京大学东语系举办的一个东方文化系列讲座,为期半个月,任继愈、季羡林、张岱年等文化大家亲自授课,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怎么样,因为此时我心里已经放下许多,不再五迷三道的了。当然,思想顿悟是需要有某种标识的,于是我把自己的形象弄得很颓废,头发又长又乱,满脸胡子拉碴,每天在北大校园里来回穿梭,到食堂去排队打饭,我以为像我这种另类形象一定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没想到北大的牛人更多更牛,根本就没有人正眼瞧我,这让我的人生顿悟更加透彻了!

三十多年前的一次人生顿悟,对我一生影响至深。多年来我在职场上打拼,有逆有顺,有穷有达,每当人生处于低谷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在西乌郊外爬山的情景,我仿佛站在山头看见另一个在蜿蜒的公路上拼命向前奔跑的自己,我心痛我自己,我也会谴责我自己,于是许多事情都释怀了。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会觉得自己活着很累?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不愿意放过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