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的天坑与地缝(2012年6月13日)

标签:
龙水武隆地缝天坑满地尽带黄金甲 |
分类: 行万里路 |
武隆县地处重庆市东偏南,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东临湖南、湖北,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自古有“渝黔门户”之称。武隆距重庆市仅128公里,建有高速,车程只需二小时,于是房价也由从前的每平米二千多涨到了六千多。
武隆是近年来重庆市重点开发的5A级风景区,最为著名的是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天坑三硚”和“龙水峡地缝”。天坑三硚是由世界最大天生桥群(天龙硚、青龙硚、黑龙硚)和世界第二大天坑群(天龙天坑、神鹰天坑)组成,这里坑与坑之间以桥洞相望,桥与桥之间以坑相连,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区内小溪流水、高崖飞泉、深草茂林、独峰孤石、险崖绝壁的秀美风光配以精雕细刻的小桥石阶、凉亭平台、明栈暗道,与垂直高度、跨度均超过200米的三座天然石拱桥和深度、口径在300米以上的天坑共同形成了一幅壮观雄浑、嵯峨秀丽的泼墨山水画。中外探险专家和地址学家在考察完景区后一致盛赞天坑三硚为“地球遗产,世界奇观”。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有人为努力都将微不足道,所有人为景观都将黯然失色。张艺谋在拍摄《满地尽带黄金甲》时,在天龙坑中搭建了一个“天赐官驿”,这里曾发生过一场血腥屠杀。电影拍完后,当地人将此景保留下来,以期招揽等多的游人,但在我看来,这无异于在美女的脸上贴了一块狗皮膏药。
龙水峡地缝也位于仙女山风景区内,距“天坑三硚”不远。龙水峡地缝是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的,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峡谷长约5公里,谷深200-500米,峡谷具有雄、险、秀等特点。景区内的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徜徉其间,令人流连忘返。龙水峡地缝由入口地缝、中途地缝和出口地缝三段组成,峡谷两边悬崖千仞、岩壁绝险、植被茂密。地缝极其狭窄,有的地方仅可通人,仰头望天,一线天光;地缝中溪水长流,泉瀑飞溅,幽幻无穷;穿洞洞体宏大,钟乳密布,中有地下湖泊。
到达天坑,先得乘坐80多米的观光电梯。
回眸远山
从天硚之中眺望那边的山峦,别有洞“山”。
换一个角度再看看,山在虚无缥缈间。
云雾在山体间飘荡、弥漫,宛如进入梦幻一般。
沿石阶而下,逐渐到达天坑底部。
小溪潺潺,怪石嶙峋,永恒的流动与静止。
人在天坑之中,犹如井底之蛙。
天硚之下,抬头仰望,并不觉得头顶上会有汽车通过。
四周陡壁峭立,高约300米左右。
天硚中的一线瀑布。
天龙硚,上面是一条车来车往的公路。
天龙坑底部
垂直的峭壁
坑底中流淌着湍急的水流
从神鹰硚向另一个方向望去,不知远处还有几重山。
坑底狭窄的栈道
水生绿色
神鹰硚
神鹰硚因硚外的岩石酷似展翅的雄鹰而命名。
激流勇进
这就是张艺谋拍摄《遍地金带黄金甲》时在天龙坑底留下的建筑垃圾!

天坑中植被丰富,郁郁葱葱。


栈道逶迤蜿蜒,通向神秘。

远山翠欲滴,近山雾蒙蒙。

抬头仰望,天空被挤压成一条缝隙。

绿啊绿!

各种植物顽强地在峭壁上生存


人从石下过,哪能不低头!

因为当天下雨,河水略带浑浊。

一边是压顶的山石,一边是湍急的河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走出天坑,必须穿过这条狭窄的崖缝,最窄的地方宽度不足一米。

从崖缝中向上仰望,天成一线。

因为光线昏暗,拍照时曝光时间偏长,手抖动,景模糊,却有似真似幻的效果。

山溪从崖缝中奔腾而过,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高山飞布,虽非三千尺,依然很壮观。

人行栈道只能接着崖体,修建在山溪之上。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山穷水尽疑无路

渐渐走出山谷

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