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曲水斋主卞朝宁
曲水斋主卞朝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77
  • 关注人气:6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家港之河阳山歌(2012年5月3日)

(2012-05-03 11:00:26)
标签:

尹丽芬

阳山

山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斫竹歌

分类: 行万里路

 

读过《中国文学史》的人都有印象,在介绍中国诗歌起源时总会提到远古时期的一首狩猎歌谣——《弹歌》。《弹歌》两字一句,共四句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指禽兽)。”这首流传于民间的狩猎歌谣最早载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其通过狩猎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生动地反映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歌中的“竹”和“宍”字,如果用吴方言来念是押韵的,而且都是入声字,因此许多学者都将这首民谣视作中国韵文文学的雏形。

今年“五一”期间,朋友陪我去参观张家港凤凰古镇的河阳山歌馆,我有幸第一次聆听了用江南吴方言演唱的《弹歌》。在“河阳山歌”中,《弹歌》名为《斫竹歌》,两者歌词大体一致,只是《斫竹歌》演唱时在每句句末加入了“哎呦嘿”之类的劳动号子,因而听起来声调高亢激昂,铿锵有力。河阳山歌属于吴歌的一种,起源于张家港凤凰镇河阳山(现已改名为凤凰山)周边地区。据专家考证,河阳山歌流传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许多历史人物,如春秋时期的孔子、言子、伯僖等人都在歌词中出现。河阳山歌的内容与题材大多与当地居民的农耕生产和日常生活为主,通过叙事来抒发劳动者的朴素情感,比如通过行舟、车水、栽秧、打谷、挑担等劳动来抒发对劳动的热爱,或通过绣花、描红、洗衣、推磨等日常生活来抒发男女之间爱情。由于河阳山歌存在于江南水乡的纯农耕圈内,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其传承性很强,其传承方式主要有口传和本传两种。目前河阳山歌共搜集到三万余行,加上近万行的宗教仪式山歌,共有近四万行。其中《圣关还魂》全长有6448行,为河阳山歌之“最”。此外《汝河山歌》、《老姐嫁人》、《天门阵》、《荒年山歌》、《断情歌》、《沈七秀》等都是原创的完整的原生态山歌,历代都有传抄本。至今在河阳山歌馆中还陈列着许多民国时期的手抄传抄本,这些传抄本基本保留了明代以前的方言、俗语,好多方言连现在的传唱歌手也不解其意,因而极具研究价值。

2005年6月,苏州市将包括《斫竹歌》在内的河阳山歌、白茆山歌、芦墟山歌组合成“吴歌”向国家文化部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张家港市又独立向省文化厅申报河阳山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准设立。

河阳原来是张家港市的一个独立乡镇,撤乡并镇后并入凤凰镇,连原来的河阳山也更名为凤凰山了,不知此举是得之多还是失之多?不好评说。目前,在原河阳镇一带传唱河阳山歌的传承歌手还有几十位,他们大多年逾六十,最大的已有九十几岁。我们参观时,当地特意安排省级传承人尹丽芬为我们演唱传统山歌《磨豆腐》,这是一首表现爱情题材的山歌,用吴侬软语唱起来,婉转动人,余音绕梁,又是别一番味道。尹老师虽然年逾六十,却天生一副好嗓子,嗓音亮丽,气息充沛,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她又为我们演唱了一首她自创的《凤凰十景》,因为没有字幕,大部分歌词我都没听懂,不过反而觉得更有味道。

 

张家港之河阳山歌(2012年5月3日)河阳山歌馆

张家港之河阳山歌(2012年5月3日)民国时期的山歌手抄本

张家港之河阳山歌(2012年5月3日)大字版的传抄本

 

张家港之河阳山歌(2012年5月3日)省级非遗传承人尹丽芬在表演

张家港之河阳山歌(2012年5月3日)小舞台边上有字幕,一切都简单了。

张家港之河阳山歌(2012年5月3日)尹丽芬老师清唱《凤凰十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