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高官在扯蛋(2011年4月21日)
(2011-04-21 11:50:24)
标签:
中国职工收入扯蛋最低工资政策保障杂谈 |
分类: 日志 |
日前,国家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发表言论,我国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这样在“十二五”期间就可以力争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我不知道这位高官是在什么场合发表此番言论的,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于涨工资之类的敏感问题,政府官员们向来是守口如瓶的,他们奉行的是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的原则。这次政府高官居然如此高调,反而让人觉得不靠谱,最后的结局估计又是“被”增长。
这位高官所说的“职工”,显然不是指国家公共财政供养的那些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因为这些人占有了社会的公共资源(管理、教育、医疗、科研等),享受着纳税人为他们提供的丰厚待遇,私底下还利用职务之便再干点儿见不得人的营生(公务员权钱交易、医生收红包、教师忙家教等),再给他们涨工资,简直是扯蛋!
这里的“职工”是指企业员工。我国的企业分国有和民营两类,国有企业基本分布在掌握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如电力、石油、电信、交通、金融、保险等,这些企业的职工收入是一般企业职工收入的几倍、几十倍,有些高管年薪上千万,一个普通驾驶员的年薪也有十几万,他们的收入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羡慕嫉妒恨”,再给他们涨工资,完全是扯蛋!
民营企业的职工是真正依靠自己的财富和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群体,然而他们的工资收入却处于社会中下等,很多人只能勉强达到社会最低工资标准,给他们涨工资,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是为民营企业职工增加工资收入,有无制度和政策保障?目前,政府对于企业职工收入的刚性政策只有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企业职工收入达到社会最低工资标准,每年是否按15%增长,不是由政府高官放言说大话决定的,而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企业当年的盈利状况决定的。那么“十二五”期间民营企业职工收入能否实现翻番呢?我认为不太可能。首先,从宏观经济来看,我国“十二五”期间确定的GDP增长目标为7%,而劳动者收入增长高出GDP增长8个百分点,且无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所以,提出这样的目标基本是扯蛋;其次,从企业经营状况来看,关于后经济危机时代机遇与挑战之类的空话不说,单说目前企业的税赋负担,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各种税种,名目繁多,几乎把企业的一点点利润盘剥搜刮完了,如果不逃税,企业都难以生存,更不用说给职工涨工资了;再次,即便企业的经营状况不错,企业主能否为职工涨工资,还取决于他们的良知和良心,对此我是不抱幻想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包括国有企业家)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他们大多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一旦有钱就失去了方向,物质生活穷奢极欲,精神生活无比空虚,不是做空头慈善,就是到寺庙里问道拜佛。当然,他们花的是自己的钱(不像国有企业高管花的是全民的钱),我们也不好多说。不过指望他们关爱民生,主动为职工涨工资,实现职工收入翻番的目标,肯定是扯蛋!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人社部的这位高官在说这番话时,用的是“努力”和“力争”之类的词,这本身就是在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