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虎”不在山,“猴”也难称王(2010年8月11日)

(2010-08-11 10:42:47)
标签:

手令

户口簿

标准化管理

妻子

洗衣机

杂谈

分类: “一仆二主”的故事

 

当教师的妻子很少出差,平时除了教书育人,主要精力都放在管理我们这个家庭上,衣食住行人财物,柴米油盐酱醋茶,事无巨细,都由她一人操持。管理对象为我、女儿和钟点工,算两个半人。其中我最听话——好管,基本属于说东不西的,因为几十年磨合下来了,我知道“不听话”的后果,所以乐得装傻——省心。钟点工在我们家做了十年,她完全清楚女主人需要的只是没有思维和主见的机器人,她做到了。稍难管理的是“80后”的女儿,她总是固执已见,不服管理,常常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妻子在管理方式上实行的是标准化管理,这么说吧,从进家门开始,在什么地方换鞋,在什么地方搁包,都有明确规定;做饭时,从煤气灶上端下来的铁锅应搁置何处,砂锅又应搁置何处,也有明确要求;洗澡时,热水器的温控开关应该旋至什么位置,收拾时,冬装或夏装应该放置衣柜的第几列第几格,凡此种种,无一疏漏,都有具体标准,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操作,否则你将反复被“教育”,而且被“教育”的代价要比自觉遵守规定流程的代价大得多。久而久之,我在家里已习惯遵从,放弃思考,就如行尸走肉一般。

一般来说,标准化管理只适用于流程复杂,分工细致的大型企业,员工们经过标准化处理,不论男女老少、尊卑贵贱、智愚贤劣,全都如同模子倒出来的一样,没有差别。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每一天的生活内容也不一样,一切都处在随机变化之中,实行所谓的“标准化管理”,也只能是大而化之的事情。问题是如果有一天家中突然发生一件无标准可循的事情(这是常有的),而制定标准的智者恰巧不在,那么一切将陷入混乱,目前我们家就面临如此境况。

暑假期间,妻子与同事结伴出国旅游去了,临行前再三叮咛,反复交待,但百密一疏,她前脚刚走,后面问题就接踵而至。首先遇到的是如何使用洗衣机的问题。现在的洗衣机实在太复杂,各种功能键密密麻麻的,看了就头大,所以我从来不碰洗衣机。三、五日不洗衣服可以将就,十天半个月就不行了,好在妻子有先见之明,在洗衣机上留了一张手写的简易操作流程,因为她知道我是那种读得懂深奥哲学书籍,却看不懂家电使用说明书的人。按照妻子的“手令”,我成功地完成了洗衣任务,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怎么从洗衣机里取出的衣服是热乎乎的?再对照“手令”一看,发现漏了“零水温”程序,洗衣水温设置在30°,不热才怪呢。

第二天,妻子的妹妹打电话来,她也要带女儿外出旅游,需要户口簿(她和她女儿的户口一直挂在我家户籍上)。天呐,我怎么知道我家的户口簿放在什么地方!好在此时妻子还没出境,立即发短信询问,妻子的回复很精确:“在主卧室大衣橱从墙数第三列中的最下面一格抽屉里。”按图索骥,手到擒来,看来不服不行!

又过了两天,一切太平无事,我亦悠哉游哉。那一日我吃完晚饭,开着空调,看着电视,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个干瘦的小伙子,手里拿着一叠表格,说是人口普查的。我依稀记得,最近正在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国家大事,理应积极配合,一个国家如果连人口问题都搞不清,还奢谈什么CPIGDP!小伙子对照表格逐一核对,我则如实回答,当问到空挂在我家户籍上的小姨子和她女儿情况时,我就说不清了,而我家户口簿恰好又被她们带出旅游了,相关信息无法核对,比如她们的户口是从哪儿迁过来的?什么时候迁过来的?现在她们住在哪儿?具体的居住地址?对此我一概说不清。小伙子一脸无奈,说:“你把她们的联系方式告诉我吧。”我说:“不好意思,这个也没有,你最好十天以后再来,我家管事的回来了,她全清楚。”

此后又发生过许多“意外”的事情,比如空调坏了,却找不到质保书,也找不到报修电话,只好将就着用;洗头膏用完了,明明家里贮存了许多,却不知收在哪儿,只好到超市去买新的;女儿暑期要到图书馆看书,来回坐公交,却找不到公交IC卡……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天层出不穷,难以应对。这次我算体会到了,即使“山中无老虎”,“猴子”也难称王。

掐指算算,妻子离家已有十多天了,按照预订行程,明天她就到家了。在这十几天中,我和女儿吃饱喝足,无拘无束,混乱并快乐着,好在天没塌下来,人也没饿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