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病千万别输液(2010年3月30日)

(2010-03-30 14:58:38)
标签:

健康

处方

针剂

差错

杂质

分类: 日志

 

从本质上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因此比较容易轻信别人,尤其是专业人士,比如医生。

前两天身体欠安,扁桃体发炎,就到医院去就诊,医生建议挂水。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平时小病都懒得进医院,更不用说在输液室陪着老头老太们呆上两小时了。医生见我为难,便说:“你的病症刚发,输液效果好,来得快,人舒服。”这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我属于难耐痛苦型的体质,一点儿小毛病,整天弄得眉头紧锁,哎哟哈哟的,像是遭了天大的罪。但我仍心存疑惑,又问道:“挂水没有什么副作用吧?”医生肯定地说:“没有,一点儿没有。和你说实话,口服药经过肠胃肝肾,多少对人体会有影响,挂水则是通过血液直接吸收,最安全!”看到医生态度如此诚恳,我被他一心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热情感动了,一次开了两天的输液处方。医生继续热心指导我,如何记账取药,输液室在什么地方等等,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生怕我出什么差错,我觉得现在医院的服务态度真好,甚欣慰。记账取药时,出了点儿小差错,医生把一种针剂的剂量弄错了,需要修改处方,于是我又回去找到医生,他不仅帮我改了处方,还热心地帮我重新计算,力争把医药费配到120元的上限,说是不能让我吃亏。我印象中过去一张处方的限额是50元钱,怎么挂水可以达到120元?当时我疑惑了一下,也没细想。经过来来回回半个多小时的折腾,我终于挂上水了。输液室里果然多半是打着瞌睡的老人,在昏昏欲睡的气场中,我竟然也眯盹了半小时。挂完水后,回到办公室已是中午时分,赶快打开电脑,在MSN上和女儿聊了一会儿,因为她前几天也感冒发烧,我劝她找个地方挂两天水,她说:“我们这里(美国波士顿地区)好像没看到挂水的。”大家都是随口一说,就各自下线了。

挂水的效果确实不错,下午人的精神好多了,出去办事,碰到一个朋友,偶尔说起挂水的事,他态度坚决地劝诫我,以后轻易不要挂水,并且把挂水的危害说了一大堆,但他不是专业人士,我把他的话当作友情提醒而忽略过去了。晚上几个朋友在一起,又说起了挂水的事,其中一位专业人士严肃地把下午朋友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大意是目前我国生产针剂的大多是二、三流企业,产品虽然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但离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仍有差距,因此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针剂中存留标准许可的化学杂质,注入人体血管后就有可能永远无法排出,而人的血液系统是完全独立的、封闭的,如果经常输液,人体血管中的这种化学杂质不断积累,其后果轻则血脂高,重则脑溢血,所以欧美国家医院轻易不采取输液的方式给病人治病(这倒使我想起了女儿不经意说的那句话:“我们这里好像没有看到挂水的。”)我被朋友(专业人士)的话吓得浑身张口结舌:“那、那、那医生说——”另一个朋友不耐烦地打断我说:“说直白点儿,你的病情与医院并无多大关系,但你治病的处方却直接关系到医生的奖金,50元的口服处方和120元的输液处方,就是傻子也知道怎么开呀!Do you know?”我know是know了,但实在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善良的人们啊,认真地想一想吧,现在所有的事实,无论是正面的反面的、国内的国外的,已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链,结论是: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挂水!

   

    有关链接:《读者》2011、6期上刊载了一篇题为《104亿个吊瓶,谁支着》的文章,文中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4年全球发生的160亿次注射中,中国占了50亿次,是世界上最大的‘注射大国’。在近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联组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瓶,平均到13亿人口,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挂8个吊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