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与阳虎

(2010-02-21 17:41:13)
标签:

阳货

《论语》

三桓

政治同盟

孔子

鲁国

分类: 文史哲

 

 

孔子与阳虎

——关于电影《孔子》的话题之三

 

    阳虎(阳货)是电影《孔子》中一个与孔子相对立的人物,此人凶残狡诈,擅权专用,为人不齿。在历史上,阳虎确有其人,《论语》中名“阳货”,《左传》、《史记》等书中名“阳虎”。

    阳虎是鲁大夫季氏的陪臣,即家臣,可谓出身卑微,但他为人狡诈,善于钻营,后来逐渐得到了季氏的赏识和重用。

    按年岁算,孔子要比阳虎小不少。有一次季氏家开party,招待鲁国的文学之士,十几岁的孔子不知高低地前去赴宴,结果被阳虎档在门外,他用教训小孩子的口吻对孔子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于是孔子灰溜溜地回去了。

    孔子名声日显后,阳虎在鲁国的权势也日甚一日,并萌发了取代“三季”的野心,因此孔子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陪臣执国命。”在这期间,阳虎也曾想拉拢孔子,希望和他结成政治同盟。《论语》中记载,有一次,阳虎派人给孔子送去一些猪肉,希望孔子能够按照礼节回访拜谢。孔子不愿见他,就让人打听,趁阳虎不在家时去拜谢,不料两人在半道上碰见了。阳虎对孔子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看来他非常了解孔子的心理,几句话就把孔子的心说动了。电影《孔子》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安排得也颇为巧妙、自然。

    孔子五十岁那年,阳虎在鲁国为乱,欲废三桓之嫡,更立亲近自己的人。事败后出逃齐国,并怂恿齐侯发兵攻打鲁国。齐国大臣鲍文子劝谏道:“夫阳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意思就是说,阳虎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现在他能祸害鲁国,今后肯定会祸害齐国。齐侯听从了鲍文子的劝谏,把阳虎软禁起来。后来阳虎得以逃脱,先跑到宋国,又跑到晋国,最后跑到赵国才得以安身。孔子听说此事后,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赵氏其世有乱乎?”意思是说,赵国今后要遭殃了,因为捣蛋的人到哪儿都改不了捣蛋的本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