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中国楼市悬疑(六)——是否真的不差钱

(2010-08-17 14:15:29)
标签:

房产

杂谈

   “不差钱”本是赵本山春晚小品,但是现在成为各地产开发商的口头禅。充裕的现金流仿佛成为各房企站定立场,不降价的最大底气。的确,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一季度的火爆楼市让各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开发商不差钱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地产开发企业是否真的就不差钱呢?各地产机构的财务报表是能够真实体现地产机构的资金状况的。那么我们来看下各地产机构的真实的资金状况吧。

    据2010年8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导:截止至2010年8月13日,深、沪两市共有38家地产上市机构发布了其公司2010年上半年年报。据统计,在已公布上半年年报的38家地产上市机构中有28家出现了现金流净额为负值的状况。

    其中,在2009年频拿地王而名动一时的保利地产以-233.48亿元现金流居首,而公认的行业老大万科地产其现金流则为-95.14亿元,刚刚出现人事变局的金地集团的现金流为-45.36亿元,招商地产现金流为-19.99亿元。号称地产业四大巨头的“招保万金”合计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93.97亿元。

    另外还有在各房企中最先公布年报的嘉凯城,其现金流净额为-22.21亿元;另外北京的两大地产巨子首开股份和北京城建,在其公布年报中也出现了现金流净额为负的情况,其中首开股份现金流净额为-29.06亿元;北京城建现金流净额为-7.49亿元。

    之所以造成各大房企出现现金流净额为负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一、大举囤地导致现金巨量流出

    当前的土地政策较以往更加严格,土地出让金的支付更加规范,加之土地价格扶摇直上,因此开发商拿地将使得企业现金巨量流出。

    纵观各地产机构的现金净额也很好的诠释了此现象,例如在2009年,频拿地王的保利地产如今以现金流净额-233.48亿元高居榜首,超过了“招保万金”另外3家的总和,令人侧目。北京的两大地产巨子首开股份2010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213.3万平方米,其现金流净额为-29.06亿元;而北京城建2010年上半年新增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只有73.5万平方米,因此较之首开股份,情况稍好,现金流净额仅为-7.49亿元。

    而上半年没有拿地的企业,日子显然舒服得多。在现金流为正的10家地产企业中,最高值为被称为浙江第一地产股的广宇集团,其现金流为4.43亿元,这得益于报告期内无新增土地储备。

    因此,显而易见,上半年的拿地行为导致地产上市机构财务状况不佳是不争事实,尽管逆市拿地从企业长期战略规划而言无可厚非,但是至少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企业压力增大。

    二、新政导致销售不畅,影响资金回笼

    应该说,地产新政的出台对于市场影响巨大,所以目前市场价格并未出现大的波动,但是销售量却持续走低。正是市场信心的影响,导致销售不畅,使得不少地产机构未能达到年初制定的半年销售目标,这也造成了不少地产机构没有及时回笼资金,影响其现金流。

    三、严格的贷款政策,导致企业获得资金渠道减少

    由于一系列地产新政,使得各大商业银行对于地产机构的开发贷款的放贷工作日益谨慎和严格,这也导致了企业获得资金渠道减少,使得各地产机构的现金流的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

    笔者认为,正是上述的3个主要原因,使得各地产上市机构大部分的半年年报出现了现金流净额为负值的情况,结合近期有关部门宣布的调控政策仍将持续的情况,预计2010年下半年的楼市,将有可能出现如下几种状况:

    一、大型房企率先降价

    笔者曾在2010年7月6日发布博文《2010年中国楼市悬疑(五)——下半年走势分析》一文中就提及国家的囤地和金融方面的调控政策对于大型房企造成的影响更大,其对于资金的需求远大于中型房企。加上其赢利模式的不同,因此下半年楼市降价将首先由大型房企发起。

    现在,随着年报的公布,之前建立于理论基础之上的分析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因此可以预见,2010年下半年,各大型房企将以更务实的态度促进销售。

   二、部分中小型房企将退出市场

   受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影响,以及企业自身的实力,一批中小型地产企业将在此轮地产调控之中发生裂变,将有一批中小型房企以转让土地或公司的形式退出市场。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有一批中小型地产机构,由于银行开发贷款未能取得,而不得已将目光锁定在风险较大的民间资本市场上,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小型地产机构的经营风险。

    三、金融机构对于信贷风险的担心将有所放松

    尽管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行业是支持的,金融行业离不开房地产行业,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新增开发贷款1216亿元,较一季度减少1991亿元。由此可见,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信贷风险的担心还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情况是随着市场的调整而会产生变化的。

   如果市场价格体系出现调整,尤其是幅度较大的调整,将有效的挤压地产泡沫,同时房价的下降也使得土地市场价格体系趋于理性,使得房地产金融产品的风险有所减弱。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当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时期时,投资群体将大为减少,市场投机行为也随之减少。

    这一切都有助于金融机构对于信贷风险的担心将有所放松。因此,下半年,一旦市场出现较大的调整后,在经过了一定的调整期后,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将有所放松,有利于房企的良性经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