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辛辛苦苦原创,累得腰酸背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看完请:赞、关、转、评、藏、赏、顶、订/(点赞/关注/转发/评论/收藏/打赏/置顶/订阅),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与肯定。
转发必须署名李几招名字,否则视为侵权。
现在敏感字搞不清楚哪一个,只能语法混乱,前言不搭后语,错字多多,拼音谐音替代
符号连排,排版编辑杂乱无章,欲说犹止,语焉不详……乱七八糟替代试试。请见谅
李几招
2023年1月9日,央视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第三集《铁规矩硬杠杠》,片中披露了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案件细节。
李金早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550万余元,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20世纪80年代,李金早对试点股份制、股市是什么态度?很多人不知道。
20世纪80年代,我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我和许多有识之士极力呼吁中国企业必须实行股份制。而李金早当时在国家计委体改法规司工作,和我们是对口搞体制改革工作的,所以有一些接触。他是反对股份制和股市的。他在社科院读博士的时候,和他的导师沈骥如写过一篇反对股份制的文章。
1986年8月18日,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首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股份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新基点》一文,从而在理论界掀起了一个讨论、关注股份制的热潮。
童大林的文章掀起股份制讨论高潮(李几招提供)
1986年9月26日,李金早和他的导师沈骥如在《人民日报》发表针锋相对的文章《对股份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新基点一文的商榷》。该文认为:股份制为新基点。这是不对的。垄断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基点吗?他们认为,股份公司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宏观上的盲目性和无政府性,导致危机频繁爆发,因此逐步实行社会主义企业股份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使用财政和金融等手段,使社会生产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平衡,并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他们认为,不存在社会主义企业股份化的问题。更不能理解为新基点。他们还认为,股份公司促进整政府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分离是缺乏根据的。
此外,1987年10月26日,李金早在《理论信息报》还发表了一篇《大中型企业不宜搞承包制》的文章,该文章反对企业承包制。
可在当时,企业实行承包制、股份制、租赁制等是一个大的改革方向,正因为这些企业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才有今天的现代化企业,股市、股份制企业更是蓬勃发展,上市集资成为了最重要的融资手段。
可见李金早最早期是反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没有战略眼光。最后沦落到判刑15年的下场。
沈骥如、李金早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反对股份制(李几招提供)
李金早在《理论信息报》发表文章反对企业承包制(李几招提供)
2023年1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