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雨村言”和“真事隐”双层结构的写作方法;假雨村言中有曹雪芹编的故事,也有无伤时政的生活感受;真事隐主要是怀念和批评康熙,抒发对雍正的仇恨,以及曹雪芹对社会历史的深入思考;
2.“红尘社会”和“尘外幻境”两个世界的写作方法;红尘包括京城、金陵、苏州和扬州;尘外即太虚幻境,原型是普陀山;曹雪芹用尘外世界否定红尘世界,又妄图用尘外世界解救红尘世界;
3.“一大家子”写法。曹雪芹写此书的原因之一是郁结在胸中的沉重慨叹:一家人自相残杀!因此,在他的书中,几乎所有有分量的人物都是一家人,或比较广义的一家人,包括真事隐里面的康熙、雍正、曹家、贾雨村、刘姥姥、尤二姐尤三姐等。最主要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名字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读者奇怪第五回中的“兼美”,怎么可卿相貌既有宝钗的特征,又有黛玉的特征。其实这三人分别代表康熙、雍正和曹家。“兼美”表示他们就是一家人。还有读者疑问黛玉和宝钗是竞争对手,怎么40回以后竟成为好朋友。其实这也是暗示雍正和曹家也是一家人。因为曹家有女性嫁给了某个王子,还不是一家子吗?康熙称曹雪芹祖母为“吾家老人”就是一证。康熙的这个说法一定给了曹家和雪芹巨大的影响,红楼梦中的很多怨气就是从这里来的。红楼梦大部分内容就是写这一家子的自相残杀。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经常用“情色”关系替代家庭伦理关系。比如宝玉可卿之间的云雨关系是说这两个人都是康熙,一个是死去的康熙,一个是活着的康熙;宝玉和袭人之间的“云雨”关系,实际上是说这两人一个是康熙,一个是雍正。
4.观音化身法。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是为了写康熙雍正,但不能明写,就采用了观音的化身法。将两个皇帝的特征分别写在不同的人物身上。比如宝玉、可卿、凤姐身上都有康熙的特征,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康熙;贾雨村、贾政、贾赦、宝钗、薛蟠、袭人等人身上都有雍正的特点,合起来就是完整的雍正。焦大、刘姥姥、黛玉、香菱和晴雯合起来,就是曹家近百年演变的缩影。
5.曹氏合身法。就是将几个人的特征放到一个人身上。如宝玉身上有舜、唐玄宗、康熙、唐伯虎、曹寅、曹雪芹的影子;黛玉身上有潇湘妃子、巫山神女、曹家、苏州李家的影子,湘云身上有曹家、潇湘妃子和巫山神女的影子等;
6.镜像方法。写京城就是写江南。京城的贾家就是金陵的甄家;
7.历史(嵌入)方法。用唐玄宗写康熙,用秦始皇写雍正,用舜写心中的圣君;
8.神话方法。如女娲补天、通灵宝玉、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太虚幻境等;
9.谜语法。书中许多谜语都有暗喻。如“猴子身轻站树梢”就是暗喻不是人的雍正爬到了最高的皇位上;
10.诗词法. 书中许多诗词都有特别含义。如葬花词主要就是谴责雍正;
11.暗示法。如王熙凤关于“银子”的几个笑话都暗示曹家的财政亏空都贴到了康熙南巡上,目的是责问雍正为什么还要查办曹家。
12.象征法。如怡红院象征康熙皇宫,潇湘馆象征曹家,蘅芜苑象征雍正皇宫,稻香村象征苏州李家,大观园象征整个天下。
此外还有性别倒错法、年龄倒错法、辈份倒错法、时空倒错法、人格连带法、生死转换法、谶语法等。这些方法交错纵横,使红楼梦成为一个云遮雾障的迷宫。读者只有对这些方法心中有数,才能获取进入迷宫的门票,并不至于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