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纵深,指的是军队作战地域纵向的深度。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以肉搏结束,热兵器时代,两军隔着枪炮的射程,未来,战争中交战双方的距离将急剧拉开,进入大纵深模式,小一点的国家将被迫接受全纵深作战。
毫无疑问,高超声速导弹是远程铁拳。如果加上无人机,这一对“组合”的威力将更加巨大。
来看看无人机,先进的无人机隐身能力强,航程远,察打一体的先进无人机作战半径可达1500千米以上,而某些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活动半径可达5000多千米。无人机还可通过空中加油进一步加大作战半径。探测手段日益多样,探测距离和精度不断提高。作为眼睛,无人机越来越让对手难以防范。
这种组合的使用不难想到。
如果我是指挥官。面对弱小的敌人,那就随便打。遇到强敌时,我会充分利用无人机与高超声速导弹的组合。在相对安全的地方配备足够的超声速导弹,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平台。从不同的基地起飞高空长航时隐身无人机,携带适当的探测系统,从前线一直深入对手的腹地,先把态势弄清楚。
当然,在此之前,一定是先详细了解了对手的主要威胁、战略目标,或者高价值目标。无人机的任务就是把对手的主要威胁、战略目标或高价值目标的具体位置告诉高超声速导弹。
比如,无人机发现对手的主力舰队出动,那就迅速把情报通过卫星告诉指挥部,同时跟踪舰队的行踪。一旦时机成熟,将高超声速导弹从四面八方招呼过来,根据对手的防御能力,配置一次过饱和攻击,力争一次性消灭整个舰队。
再如,无人机发现对手的主力地面集群、重要导弹阵地、重要雷达阵地、重要指挥中枢等,如法炮制,利用高超声速导弹快速火力覆盖。
面对强敌时,高超声速导弹 无人机组合的主要任务是将对手的反抗能力削弱到不足以威胁我方部队大规模进攻的程度。
在高超声速导弹和无人机的“清障”工作结束之前,大部队在安全线以外待机,如果对手敢于冒险长途跋涉进入可攻击我方大部队的位置,将受到我方优势兵力的无情打击。
其实,这就是美国空海一体战的思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场将非常宽广,无人机能飞到哪里,战场就延伸到哪里,对于小一点的国家,将面临每一寸土都都是战场的情况,没有一个地方能作为后方,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防御的要地将会变得很多,将军事设施分散,就面临着防御力量分散和防御能力不足的问题,集中就面临着鸡蛋放在少数篮子的问题。
到处都是前线,没有后方,这样的战争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