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行迹之那拉提草原
标签:
域外客宇儿新疆摄影那拉提草原 |
分类: 山水悠游 |
北疆行迹之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久闻大名,素未谋面。
2012年8月11日,见面了,感觉?俩字:惊艳!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欢呼“那拉提,那拉提”,于是就留下了这个地名,“那拉提”在蒙古语中意思是“阳光照耀的地方”。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源县,属于巩乃斯大草原的一部分,历来作为哈萨克牧民自冬窝子转场而来的春牧场。不过,如今到处能看到大兴土木的痕迹,我们游玩中也向当地牧民了解到,我们所能见到的毡房和畜群实际上多是为旅游而留下的,大部分牧民家庭都已在政府动员下到山下定居,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的决心。大力发展旅游源于经济发展的冲动,但对整个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到底又会如何?山人无知,不敢预料……
上图为正在修建中的游客接待中心。
说到草原,一般人往往会想到内蒙那种辽阔但坡度平缓的平原草场,而那拉提草原却类型复杂多样,不但有平缓的河谷草场,还有中山带的山地草甸及海拔较高的亚高山草甸,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山岗、群群牛羊和点点毡房构成草原之夏的美丽图景。
每年6-9月是草原的黄金季节,我们虽然没赶上野花烂漫的6月,但草原上还有不少植物仍在开花。极目远望有皑皑雪峰,稍近点的山岗上有苍翠的云杉林带,接着是繁花似锦的五花草甸,脚边的巩乃斯河像根银色的飘带,潺潺而来,叮咚而去。据说人少时还会有狐狸、旱獭、野猪、雪鸡等出没在森林和草丛间。眼前景色不正是一张五彩丝线织就的地毯么?绿底彩花,还镶着一条银边花带。这是怎样的一张地毯啊?在蓝天映衬下尤显华丽而气势恢宏。难怪此前发誓要到草地上痛痛快快打个滚的朋友早已忘了这个念头,怕是已被大自然的杰作惊呆了吧。
草原上有欧亚大陆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野生果林带,被科学考察论定为北方苹果的源种地和野生果类的基因库。位于山坡之上高而尖的当是西伯利亚冷杉,而草甸上矮而圆的,便是野苹果了。
画面中间是处“遗迹”——牧民冬天使用的冬窝子,挖成半地下室,上搭树干拼合的房顶,再覆以枯草,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草原上空有鹰翱翔。常见的一幕……
那拉提草原主要分为“空中草原”和“河谷草原”,站在山口远远望去,路的尽头就是“空中草原”了……
一匹马,温顺地站在路边。盛装,但还看不出神骏,为何这样说?因为这片草原是出产天马的地方,汉武帝刘彻曾为出自伊犁的天马作过两首乐府《天马歌》和《西极天马歌》,据说还曾为征天马不惜发动战争,看看那首《西极天马歌》的词句“天马徕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估计就是大获全胜时所作的啦……
为了游客安全骑行,还真的只有选这样老实可靠的,其他追求只有牺牲了。
现代化的痕迹……
那拉提的花儿们……
旅游车行至半路,坡上一匹马姗姗而来,栗色,外形极神骏极美,当是牧民自己骑的。步履并不轻健,原来带着马绊子……
来到了“空中草原”腹地,到处可见马群、牛群、羊群,还有帐篷群,实际真正游牧用的草原当不会这么密集……
“空中草原”中心一组接待建筑群正在接近尾声,雕塑挺传神的,照两张……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小牛,很温顺,很乖巧,只顾自己吃草,丝毫不理会我们的打扰……
很想到森林边上去看看,但多人同行,不能自行其是,还是放弃了。
一处供游客参观的毡房,经营着旅游区很“传统”的项目——穿衣照相。项目“传统”,哈萨克刺绣更传统,很值得细细观赏。与之相比,毡房门楣附近挂着的风干肉和羊油,恐怕更为传统吧……
毡房外养着两只小山羊,一黑一白,黑白双煞,不知要“谋杀”多少眼球……
织花带的简易织机,织出的花带是毡房里最重要的装饰。
如果没有这栈道,草原恐怕早就被纷至沓来的游客踩成黑泥地了。
前文《北疆行迹之伊犁河谷》曾拍到俩维吾尔族小孩,今天又发现俩哈萨克小朋友。停下脚步,远远地静静地观赏着俩小破孩游戏,一会儿争吵拌嘴,一会儿合作无间,一切是那么自然而然。让游人的心也跟着不由地静了下来……
要下山了,山下还有“河谷草原”,远处是定居点。
官方的“河谷草原”不如“空中草原”好玩,山上应该再多留点时间。
山下的景,主要有一处古乌孙贵族的墓葬,可以在车上远远打望一下,一处不很显眼的隆起;后面会有一处哈萨克名人堂,和仿制的现代化精致版“冬窝子”;接着,可以骑马。
去年去喀纳斯,因为种种原因,儿子没能骑上马,这回,过足了瘾。
帮宇儿妈妈牵马的漂亮小姑娘刚参加完高考,已经被新疆大学录取。还有几个小伙子小姑娘都是她的同学。
此刻窗外天色阴沉,阵阵风来颇有几分寒意。坐在窗前,赏图,攒字,再不时轻啜一口普洱,心中温暖,而平静。
草原上遇到喜事,或者来了尊贵的客人,哈萨克人都要由年纪较大、儿子齐全、丈夫健在、本人德高望重、深受群众爱戴的妇女向人群抛撒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包尔沙克等,让人们抢着吃来分享欢乐、吉祥和幸福。这种表示祝福和欢迎的仪式,哈萨克人称之为“恰秀”,即“撒”的意思。
借此图,祝福大家欢乐、吉祥和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