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竖一只耳掩一只耳

(2011-02-23 11:30:10)
标签:

木刻

藏书票

世事

人生

智慧

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掩耳

谛听

西游记

域外客

分类: 美术作品

http://wv231g.blu.livefilestore.com/y1p8DDG64ZzbLsoCgU_YaJ0pw6qiPp_0fVTTRSWqQRFLa7HahgKZvBGpkto9OIP-KtQo77W48J_DBvY0vD1BJzFl40-U7JZi1Qn/%E5%9F%9F%E5%A4%96%E5%AE%A2%E4%BD%9C%E5%93%81%E2%80%94%E2%80%94%E6%9C%A8%E5%88%BB%E3%80%8A%E4%B8%96%E4%BA%8B%E4%B8%A4%E5%88%86%E3%80%8B.jpg?psid=1

域外客作品——书票《世事两分》 木刻 6.0×13.5cm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竖一只耳掩一只耳

  前两天劝慰朋友时,偶然脱口冒出了一句:“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不知朋友是否听了进去,说完之后我自己却心有所感,“睁眼闭眼”的念头萦绕心头几天不去,在朱成先生收藏石刻馆看到的那尊罗汉(或是哪位高僧大德)的头像也时不时浮现眼前,昨天兴之所至,找出一小块五层板,草草数刀刻了一幅小木刻,又印了几张。

  这几张,或送朋友,或自己留作藏书票,两可。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似乎早已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但也往往成了大家对事物无可奈何时的借口。殊不知这睁眼闭眼说起容易,听起简单,做起却很难。至于原因嘛,恐怕是因为个中真意早被大家忘了罢。

  传说追随佛陀一同修行的弟子中时有不安分者,佛陀便说:出家人要有辞亲割爱的气魄和息心淡利的道风,睁开一只眼,随缘起用,闭上一只眼,动静不二。了然不生,便得真如。如此而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是人生的大智慧。
  世事本两分,好坏、快慢、进退、贤愚、美丑,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众人看事物都喜欢清晰明朗,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不知我们追求的清晰却并不是无限的,这好坏往往混杂、模糊、暗昧难辨,所以庄子老先生难免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生活面前人生百年,大是大非的原则是做人的操守,我们必须睁大双眼,慎思明辨;滚滚洪流裹挟众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又无力回天,不妨闭上双眼退守残岸,静等事物发展;要说最难的,还是睁一只眼与闭一只眼,那是清醒中的糊涂,是明白中的懵懂,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这种智慧何时需要体现?夫妻间的误会,子女的顽皮,朋友的缺点,我们不妨装个糊涂,睁一只眼来检点自己,闭一只眼来理解他人,将矛盾化为理解与尊重,退一步自然会海阔天空一路是蓝。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外,还有“竖一只耳掩一只耳”。掩耳不是为了掩耳盗铃,更没有什么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佛家所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外在而又能为我所控的,除了眼,还有耳。《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从天上打到地下,无人能辨,终于劳动到地藏王菩萨座下谛听的大驾,“原来那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的一个兽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麟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不过谛听实在是狡猾,明明听出却并不说破,把两只泼猴支使到如来佛祖面前,才让真相大白。

  在下看来,这谛听的“狡猾”,其实也正是“竖一只耳掩一只耳”的智慧。

  有幸得闻大道至理,自然要敛衣整容洗耳恭听;不幸遇到惑众妖言,掩耳塞听当是首选;至于日常生活中要面对的嘈杂烦嚣,不妨“竖一只耳掩一只耳”,我们没本事像谛听一样听万物,却可以学他选择性耳聋。老人家选择性耳聋,凡是顺耳顺心的话都能听到,其他逆耳烦心的话一概拒绝,心境平和作为快乐之源;小朋友选择性耳聋,要理解人家也有自己的独立需要,别再唠唠叨叨;我们自己选择性耳聋,遇到闹心事、烦心事、苦心事一概屏蔽,自然会心平气和“度一切苦厄”。这“竖一只耳掩一只耳”其实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样,同是一般法门。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很多话一说出口便已失去其中真意。不过我知道,朋友能看到我的博客,也还是希望,这番啰啰嗦嗦,多少对他们能有所助益。

 

  木刻用的层板并不合用,凹凸不平,下刀艰涩难刻,不过并没想出什么大作,所以不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且吃杯茶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