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新电话骗术

(2009-06-11 11:03:13)
标签:

电话骗术

警惕

固定电话

手机

短信

诈骗

退休

高工

被骗

域外客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http://www.it.com.cn/f/news/081/18/news_08010318_mxq_tx7.jpg

警惕!新电话骗术


  最近单位里的一位退休老高工被人骗去全部身家,多年积蓄瞬间无踪,怎一个惨字了得!只能向老先生报以极大同情,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破案挽回损失。同情之余也应该向大家略述经过以资警惕。
  受骗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1)先是在家收到“电信局”电话通知:“你家电话座机将要欠费停机,其中欠国内话费XX元,国际长途话费XXX元。请……。如有疑问,请向以下服务电话XXXXXXXX查询。”
  (2)老先生正好有国际长途,先按对方要求的帐户把XXX元国际长途话费给交了,回头想想不对劲,结果又打了人家给的服务电话,接着又被支去打了一个所谓的某地公安局报案电话。
  (3)最重大的损失就发生在这一步,“公安局”颇为群众着想地提示:“您可能被卷入了一场重大的国际经济犯罪——洗钱。为了保全证据,也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把所有银行财产转入以下可靠帐户。……”如果你稍有疑问,人家会信誓旦旦地安抚你“放心吧,这是我们某高级领导的帐户,绝对安全。”我们那位老高工就这么头脑一昏,把所有的定期、活期存款一股脑地全部转入了那个某高级领导的帐户。……
  想来我们这位老高工在职时那也是相当地精明能干,还曾经担任过部门领导,按说见多识广,防骗能力应该比那些普通的退休老头老太高得多,怎么损失更为惨重呢?粗粗分析一下,原因不外乎有二:受党教育多年,首先被“电信局”、“公安局”那两身官衣蒙蔽了双眼,此其一;虽然知道意外之财不可得而不会受骗,但自己的正当财产受到威胁还是难免慌了手脚,关心则乱,此其二。
  近些年通过电话(包括座机、手机)进行的骗术不断地“推陈出新、异彩纷呈”,让人防不胜防,上面这例就是近来比较新的一招。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实在还是有必要列一些出来,让大家心存警惕,上网搜了一下,很多很多,先列一篇吉林日报登过的文章:

 

 

 警惕电话骗术“花样翻新”

http://www.jl.xinhuanet.com( 2009-03-27 09:29:12 ) 来源: 吉林日报 

 

 

   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无论是手机还是固定电话,都成为人们沟通信息的好帮手。不过,经常被人们使用并依赖的电话,如今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实施远程骗术的工具,而且骗术不断“翻新”,令很多人上当受骗。

    利用手机短信行骗由来已久,越来越多的人对此都有了防范意识。近一段时间,不法分子的行骗目标又转向了固定电话,使很多用户落入欺诈陷阱。据报载,日前,北京市的李某在家中接到一自称是电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其家中电话欠费,后被对方以存款加密为由,在某建设银行内被骗汇款15万元人民币;还有一位受害人孙某,接到一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以保护其银行账户中的钱款为名,在某工商银行内被骗汇款18万元人民币。仅仅从3月16日至20日,北京市110就接报远程操控诈骗警情68件。无独有偶,成都警方近期打掉了一个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和公安局民警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诈骗分子通过拨打受害人座机,谎称其欠下巨额话费,在成都疯狂诈骗近500万元人民币。

    “您好,您的座机已欠费5000元,建议您去公安机关报案……”2008年11月,成都人王先生频频收到此类提示,对方在电话中称,自己是电信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冒用王先生的身份开通了座机电话,用于拨打国际长途,目前已欠下巨额话费5000余元。在“电信局工作人员”的牵线下,警方电话很快接通,一个广东口音的男子开始对王先生严正警告:“我是警察,你的个人信息已泄露,其他人已利用你的信息在银行开设账户,只要你将银行卡内的钱全部转账到警方的指定账户,就可化险为夷。”吓呆了的王先生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几天后,到银行查账的王先生才发现自己上当了。据警方统计,短短两个月,成都市便发生此类案件70余起,诈骗金额近500万元人民币,受害人大多为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诈骗团伙在广东利用电话对全国各地的受害人实施诈骗,作案方式十分高科技化,或者将手机号绑定在铁通的“一号通”虚拟电话上,或使用国际IP电话给受害人的座机打电话。得手后,团伙成员四处转账、取款,共同分赃。

    不法分子诈骗活动猖獗,而且近年来不断花样翻新,公安人员提醒人们一定要多加防范。而且利用电话实施诈骗可以远程操纵,不法分子通常不用露面,可以远距离、大范围行骗。前一段时间,长春市一些固定电话用户也接到过电话欠费较多的语音提示。据悉,目前远程操控诈骗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类:冒充电信局、银行或公安局通知事主电话欠费诈骗以办理退税为名和利用网络购物诈骗以中奖为名诈骗发送直接汇款手机短信诈骗发送办理贷款短信诈骗发送孩子被绑架短信实施诈骗等。警方提醒,遇到四种情况需当心一是对冒充各类工作人员打电话诈骗的,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别要提醒在家的中老年同志,要保守家庭及个人信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时,要与家人联系进行沟通。二是短信要求转账的,要注意各类短信发送的来源,如确需资金转账的,应先与收账方取得联系进一步确认后,再实施网上转账。不要抱有侥幸、怕麻烦和自以为是的心理,犯罪分子就是在“钓鱼”——愿者上钩。三是有陌生人打来电话称家人被绑架的情况,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向学校或亲戚朋友核实情况,及时报警,不可直接把钱汇到对方指定的账户上。四是电话催缴欠费的,电信部门对于电话欠费通常在每月缴费日期之前以电脑语音多次电话提示,提醒按时缴费。如果有人以电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直接打电话催缴欠费,或冒充公安人员打电话以调查欠费名义并索要个人信息的,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要通过正常渠道核实欠费情况及对方身份,不要急于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

    ——文:洁文

 

  以上的种种骗术应该都是目前还有一定市场正在大行其道的,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们多互相转告,特别是多提醒下你们的父母长辈,退休在家,不上网,也没有更多合适渠道了解社会,信息相对闭塞,更容易受骗,而且往往一受骗就搭上全部养老救命钱,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受到极大打击,损失很难挽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骗子的手段肯定也会不断地花样翻新,一两篇文章肯定难穷其尽,但万变不离其宗,唯一的目的还是盯着你的钱袋,那防范骗术的目标也是唯一的,那就是捂紧你的钱袋。防范原则总结下来,同样不外乎有二:
  一、警惕:意外之财不可得。无端冒出的那些中奖啊、退税啊是挺诱人,但不过都是些钓你上钩的鱼饵。
  二、坚信:正当财产不会丢。接到电话、短信说你财产可能面临损失,先不要慌神自乱阵脚,应该冷静下来,再找身边亲近的人商量后,打社会公开的有关部门服务电话或找真正的公开的服务部门来处理。
  得失之心定了,自会防范很多骗术,但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响一声就断的手机、座机来电,如果你不确定来源,千万不要回!尽管有关部门有关专家曾一直信誓旦旦地说从技术手段来讲吸费诈骗不可行,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电话响一声就断?何况已经证实一些吸费电话诈骗是存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