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美术美图涂鸦画画 |
分类: 美术作品 |

美人鱼老师能具体谈一下这个问题吗/怎么沟通?注意什么?上次听老域也讲过一次。但具体怎么操作呢?
先转一段别人说的话,然后再继续说点我自己的看法和以前用过的做法,有不合适的地方,请美人鱼老师和大家指正。
笔下人物没耳朵内心抗拒情绪多
周女士带着7岁女儿圆圆(化名)早早来到活动现场,“女儿在家不愿和我多说话,即使我对她说话,一遍两遍她都没反应。她就喜欢自己在书桌上画画,我们又看不懂。”周女士无奈地说。在现场,圆圆画了一个背向太阳的卡通人物,线条、颜色都正常,但她画的所有人物都是没耳朵的。周女士还特地随身携带了圆圆日常涂鸦作品,果然上面的人物都是没耳朵的。
“所有的人物都没耳朵,说明她心理上有些抗拒家长命令式的话语。而人物又是侧面像,一定程度上还表明孩子不够自信。”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分部主任安秋霖一眼便看出问题所在。
太阳涂成黑色内心有压抑情绪
两小时的咨询现场,将近200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一位6岁小男孩画了一个黑色太阳。另一位小男孩的涂鸦只有单调的黑色和红色两种,图纸上的所有物体都是黑色的,惟独画中央的一只玩具是红色的。对此,安秋霖主任表示:一般太阳都是红色的,而这个孩子却画成黑色的,说明他心理上有一定的压抑情绪。此外,画中下笔都比较粗,而且还有来回反复涂抹的痕迹。也许男孩喜欢看枪战片,这其实反映了孩子有一定暴力、好斗倾向。同样,黑色画面中的惟一红色玩具,也有类似心理情绪。
随手涂鸦更能表达心理情绪
“涂鸦和画画的性质是有区别的!”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分部副主任庞美云解释道: “游戏性的涂鸦是儿童自己的创意,表现的是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而凡是以成人意志为主导的简笔画、卡通画和临摹画等,都不能流露出儿童内心世界的秘密。”此外,她还补充道:“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发达,相对来说,随手涂鸦能更准确地展示出孩子的内心世界。”
《从涂鸦看孩子内心世界》一书责任编辑、上海画报出版社编辑戴欣倍表示:“对于孩子的信手涂鸦,最忌讳的就是家长上前阻止。有些家长看到孩子随手乱画就大声呵斥。其实,这是错误的,不仅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还失去了透视儿童心理的机会。”
据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同下属谈话时爱画一些交叉的直线,这说明他是个性格直爽,固执,容易招惹周围的人忿狠,还常爱不仅跟别人、还跟自己发生冲突的人。
普希金爱在稿纸页边画些人像,这最能说明他是个好与人交往,容易相处,易于共事和活泼好动的人,这跟普希金同时代人所谈到他的性格特点完全吻合。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通常爱在一小片纸上画一些尖头帆船。据一些专家称,这反映了这位美国前总统是个精力充沛、有着自强不息性格和很强性欲求的人,实际上肯尼迪确实是这样。
下面我来说,今天争取把话说透一点。http://shared.live.com/VIf!VWmJbs6tK-ObyYk28Q/emoticons/smile_wink.gif
在没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家长眼里,儿童的信手涂鸦和创作绘画没什么区别,都是涂涂画画。但是,儿童涂鸦和儿童绘画是有区别的,应该说是绘画能力发展过程中两个连续而又侧重点不同的阶段。
经常有心急的家长评价孩子画不好,就像毛毛妈说的那样“说实话,真难看,一点也不圆哎”,甚至还有亲自上阵捉刀代笔的。不管在涂鸦阶段,还是在绘画阶段,这种做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妈妈一心急,后果挺严重http://shared.live.com/VIf!VWmJbs6tK-ObyYk28Q/emoticons/smile_tongue.gif
严重后果如下:
一、与儿童的心理沟通方面。
孩子涂鸦一般都是从杂乱无章的点、线开始的。
因为妈妈(爸爸)只想让孩子画好,对杂乱的线条只当作废物,忽略了孩子乱涂的线条中所透露心理情绪比如缺乏自信、封闭、压抑、苦闷、暴力倾向等等,轻易地否定,随手关上了一扇孩子向父母敞开的大门。
其实年龄小的孩子很多事情还不会说,成人可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但孩子不会说也不会写,那就只有画。当父母的应当重视孩子的涂鸦,认真分析孩子近期表现,也可以借助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参考书,从蛛丝马迹中找出孩子的心理问题,加以适当开导,帮助孩子宣泄不利的情绪,健健康康地茁壮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具体分析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
二、儿童绘画兴趣培养方面。
前面说过儿童涂鸦和儿童绘画是绘画能力发展过程中两个连续而又侧重点不同的阶段。
如果涂鸦阶段受到父母“粗暴”的干涉,儿童的宣泄欲望受到打压,有的从此不沾画笔,更多的会说:“妈妈,我不会画,你帮我……”
也许一个绘画天才自此“夭折”。http://shared.live.com/VIf!VWmJbs6tK-ObyYk28Q/emoticons/smile_sad.gif
如果家长们在孩子的涂鸦阶段应对正确,孩子会乐于通过这种方式跟爸爸妈妈交流,绘画的能力也会逐渐增长,慢慢过渡到能画点“东西”的绘画期。
孩子顺利从涂鸦期过渡到绘画期了,这时候家长们是否就可以放手,让孩子“像野花一般自然成长”呢?我要说,可以,也不可以。
说可以,是因为我们不指望所有孩子都成长为画家,如果孩子主要兴趣点不在于此,没有必要为了比赛、加分之类的功利目标强行塞给孩子很多东西,只要保持一种热爱艺术的环境氛围,使孩子能从绘画过程中发现美、体验美,进而热爱美好的生活,那就足够了。
说不可以,那是因为如果孩子有绘画方面的兴趣,那就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尽管我以前说过:“艺术感觉是发现和培养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但儿童绘画的造型把握和色彩表达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需要加以小心翼翼的引导,既不能损害孩子的创造性,又要传递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表达手段。让艺术活动成为一个主动享受而不是被动填塞的过程,这点是必须注意的。
|
儿子幼儿园时期的画和我的评价、做法
涂鸦期 从这幅线条极简单的画,我发现宇儿有些绘画方面的天分,开始有心培养。 看似杂乱,其实有章可循。孩子对色彩的理解和成人不同,乌龟少了尾巴多了两条腿,据说有两条是游动时的影子,我也没刻意去纠正。 脑袋还很圆,怀疑是老师所为。填画的五官尽管乱,但谁能说那不是一张脸? 有些暴力!进一步了解到幼儿园里中午放了“奥特曼”,经过沟通,从此“奥特曼”在幼儿园里绝迹…… 大家是否注意到一条蝌蚪其大无比?那是因为宇儿的小姨车祸受伤,康复治疗后有一段时间在我家休养,尽管小姨伤前非常爱宇儿,但康复期间总有些反常表现,所以宇儿有些排斥,这种情绪就在画中有所表现。我们抓住苗头,积极诱导,慢慢宇儿的情绪就趋于正常…… 不论宇儿画的多好还是多糟,我们都当成最伟大的作品,专门辟出客厅一整面墙,作为宇儿独家的美术馆。 绘画期 有了鼓励与欣赏,宇儿的画进步很大,到将近五岁时已经做到画面完整饱满,色彩响亮。尽管经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出牌”,但我觉得还是值得鼓励的…… 这幅飞在空中的蚂蚁,在我眼中不亚于马克·夏加尔那幅《小镇上空的飞翔》。 也许受我专业影响,房子是宇儿最爱的题材。他可不管房子是什么颜色,对比鲜明的房顶不是同样漂亮? 五彩的鱼儿还是四只,宇儿说还是我们一家,大家可以看到已经没有哪只显得很突兀…… |
|
多说一些想法 |
2008年11月25日加注,还有一系列后续文章,请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