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内部审计的一些空想

(2022-07-06 07:27:50)
分类: 审计
作为普通的内部审计人员,我们所看到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似乎是在借助其他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当我们看到无论是内部审计理论文章还是实务文章,绝大部分让人看到有“新意”的地方,都是引入了其他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大数据理论和技术、区块链理论和技术、统计理论和技术、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博弈论、模糊数学等等。当看着书刊杂志里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公式、图形、表格,我们仿佛觉得内部审计是一门技术性越来越强的学科。但是,我们在那些基础性审计理论著作中,没有看到些许颠覆性或创新性的思想,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数学公式并没有怎么真正应用到审计实践活动中。

 

(一)我们面临的形势相信有不少内部审计人员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压力,如果不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和技术,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可能会有一小部分人,在惶恐中思考现代审计或未来的审计应该朝着什么方面发展?审计今后会更像一种技术性工具吗?如果以后真的实现了人工智能审计,如果没有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还叫审计吗?当然,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各自侧重不同,被赋予的使命不同,发展的方向也会不同。我们现在还面临着一种状况,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等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渗透和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审计的状况,尤其是大多数组织内部审计的地位,仍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内部审计的文化和思想有哪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并不是靠其自身驱动的,而是靠着最底层的文化和思想推动的。如果没有开放、自由的文化,如果没有思辨的哲学思想,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也不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正是受到思想和文化上的束缚,从宋代科技、经济到达巅峰以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开放和自由的文化下,人们就敢于探索和尝试。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为近代天文学乃至人们世界观的改变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建立在科学体系框架下进行思考的,通过客观数据来进行验证,对权威的挑战不只是勇气,更多的来自于批判性的思想。我们不是内部审计理论学家,也不是内部审计实践的行家和专家,但是我们可以思考:未来的审计朝着什么方向发现?未来的审计发展的几种可能性…未来的审计文化和审计思想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现代内部审计理论的两大基石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如果没有这两大基石,审计会成为什么?从广义上讲,内部审计也是内部控制的手段。尽管依靠着很多理论可以论证内部审计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我们能不能假设内部审计如果消失了会怎么样?文化和思想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源动力,那么审计文化和思想能够推动审计的发展吗?或许,内部审计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思想,或许那些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内部审计文化和思想已经隐藏了起来。

 

(三)内部审计的未来应该想什么?内部审计的未来应该想的事情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应该有人去思考内部审计最底层的文化和思想是什么?科学和技术需要文化、思想作为最底层的支撑。那么,内部审计的文化和思想是什么?内部审计最后只能成为一种“封装”的工具吗?只是在这个工具上贴上“审计”的标签。或许,内部审计根本不能和科学技术放在一个台面上来比较?肯定会有研究内部审计发展史的专家说出一系列内部审计的文化和思想,可是我们有多少人知道?又知道多少?当然,我们空谈所谓的内部审计文化和思想时,对我们的实际工作不会有什么影响,就是我们从内部审计岗位干到退休,所谓的内部审计文化和思想,跟我们也毫不相干。但是,我们知道,世界的改变甚至巨变有多少是由空想变成现实的?数字化审计、数据驱动型审计、审计数字化转型,等等,这些都是内部审计目前的热门话题。现在,如果不谈数字化转型,内部审计工作就会让人感到有些落伍。确实,数字化进程不仅影响到内部审计的程序、流程,还会影响到理念和底层的理论逻辑。数字化进程中,内部审计存在的底层逻辑会发生什么变化?内部审计的基因会发生什么变化?内部审计的未来也许可以想一想,抛开眼下已有的理论和实践中限制,即使想错了也没关系,即使逻辑上有明显的瑕疵,也可能被将来新的理论和技术所弥补。

 

 

以上关于内部审计的空想,真的很空,没有理论,没有实务,没有大家喜欢的案例,遥望“道可道,非常道”,我们也许可以来一点奇思妙想。空想误国,空想误事,但是空想往往也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