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感动”课堂实录
(2009-06-09 11:49:46)
标签:
杂谈 |
杨坤
一、单元回顾。
师:在第四单元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文章,它们是:(课件出示课内四篇文章的题目,学生读文章题目),其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都让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种情感,那就是
师:这颗知识树的主干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感动”,那么这些文章到底讲了些什么呢?又是什么让你感动呢?谁来说说?
(学生说)
《再见了,亲人》——伟大友谊;《金色的鱼钩》——终于革命;《桥》——无私无畏;《梦想的力量》——坚定执着。
老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总结并贴上叶子(课文题目)和苹果(主题)
二、单元回顾、阅读概览
师:大家把课内的这几篇文章说得很准确,说明大家上课时很认真,而我们的课外课外同步阅读中,也有四篇以感动为主题的文章。这四篇文章是:(课件,学生读题目,老师贴树叶)前几天,老师已经让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我想知道大家是怎么阅读的,能把你们的阅读方法告诉我们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勾画,批注,讨论……)(
师:能将课内学到的这些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非常好!
师:老师还在课前给大家发了同步阅读卡,下面就请大家拿出我们课前填写的《同步阅读卡》,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一下。
(师巡视,生讨论交流)
师: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填写得都很认真,说明读书很用心,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这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让我们我们感动的是什么?谁先来?
《哑巴渡》——默默奉献
《馒头的故事》——舍己为人
《上学只要半小时》——不屈不挠
《最后一片藤叶》——善良赤城
师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再来看看这颗知识树,从这颗感动的树上,我们看到了“友谊、忠诚、无私、执着、奉献、献身、坚忍、善良”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带给我们的确是不一样的感动。
三、片段分享
师:那么,在同步阅读的四篇文章中,哪些段落或句子最打动你呢?请你找出来先给大家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
(学生举手)
抽生,提要求:老师提个要求,在你读之前,你应该邀请大家把书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地方,要把它说清楚。
生读,师指导或一起读。
1、
2、
3、
4、
5、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精彩,我觉得你们的朗读,不但把自己读文章的感受与我们分享了,而且还把文中的人物又带到了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再一次为这些善良的人而感动。
四、精彩赏析
师:大家在分享了自己的感动之后,有没有自己的一些什么疑惑呢?
1、《哑巴渡》
师:乡亲们哑了?是真的哑了吗?
(不是,是大家都被感动了,震撼了。)
师:对是震撼了,感动了,是嘴上不说话了,乡亲们嘴上不说话,可是他们心里却想起了哑巴老人以前的一些事情。他们可能想起了哑巴老人以前的一些什么事呢?
(1、船干净而清爽;2、他的女儿丫丫;渡船的稳当;3、一毛钱的渡河钱;4、冬天半夜里送人……)
师:这个时候人们终于想起他来了,那为什么在以前人们却没有想起呢?
(1、没有注意;2、太普通了;3、以前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师:是啊,正是哑巴老人以前毫不起眼,从不炫耀的,人们才没有去注意他,而现在,当人们从老将军的口里知道了哑巴老人原来是一名老红军,大功臣的时候人们被震撼了,被感动了,于是,乡亲们哑了——(学生读最后三段)
2、《上学只要半小时》
师:我刚才还听到**同学在读到这里的时候,说****,我不禁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师:小女孩为什么要跑着去上学?
(路太远了,时间不够,太忙了。)
师:那这么忙,她在忙些什么呢?
(看书,洗衣服,拔草,喂猪,照顾弟弟…)
师:这多事情,确实够忙的,那她要做这么多事情,她这么做得过来啊,怎么办呢?
(跑着去,具体说她都跑着去做什么。)
(她跑着去看书,跑着去洗衣服,跑着去拔草,跑着去喂猪,跑着去照顾弟弟,……)
师:他还要跑着去上学。孩子们,她和你们一样大小啊,说不定比我们还要小,你们平时也是像她这么忙,这么累吗?(不是)
师: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感受吗?
(学生谈)
师小结:和我们相比,小女孩太忙,太累,太苦,可是她没有一声怨言,他甚至忙得忘了去想为什么,她只是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和去解决这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这样的一个小女孩,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和敬佩呢?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动和敬佩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两个段落。
3、《最后一片藤叶》
师:同样是小姑娘,《最后一片藤叶》中的珍妮就幸运多了。其实,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珍妮,你们谁可以替珍妮回答一下吗?(可以)(如果马上有人举手就抽生,否则就先问问题)
师:珍妮,我想问问你,那天你在病床边看到藤叶一片一片地往下落,落到只剩下几篇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想法?
师:那当你第二天你推开窗看到无论怎样风吹雨打,最后一片藤叶都没有落下来的时候,你的心里时是怎样想的?
师:当你知道这最后一片藤叶是贝尔曼先生在暴风雨之夜画上去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学生根据这三个问题来走进珍妮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到贝儿曼先生的一片善良赤城之心)
师:你现在还会想到死吗?会好好的活下去吗?为什么?
师: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这最后的一片藤叶,不是一片普通的藤叶,它是一片能带给人希望的藤叶,是一片可以救珍妮的命的藤叶,而这片藤叶是贝尔曼先生用自己的生命画上去的,我们从这片藤叶中看到了贝尔曼先生的善良和赤城。所以,我们应该这样说:对于穷画家贝尔曼先生来说,惟有——(学生读)
师:多么善良的人,多么赤城的心!穷画家贝尔曼先生在暴风雨之夜,给了珍妮一个生活的希望,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启示。
五、主题拓展
师:通过我们课内的学习,我们重点研究了课内的四篇文章,通过大家课外的阅读,我们今天还分享了同步阅读上的四篇文章,我们又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感动这个的主题呈现了出来,而其实感动无处不在,就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回想一下,能把你生活中的这些让你感动的人或事告诉我们吗?
(学生说)
(为白血病患者募捐;同学之间;老师;父母…………)
师: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现在就请大家拿起我们的笔,带着这份感动,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对他们写出自己的赞美吧!
(学生写,老师出示文章中的人物,让学生任选一个让自己最感动的来写)
师:听了大家对他们的赞美,我们能感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正向我们走来。老师也写了一些自己的感受,不过不是写过某一个人的,而是写给像他们这样的一群人的。
(老师读)
当你们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一次次在心底体会那些让我们激动的词语——“真诚、善良、奉献、执着、坚忍”;
当你们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感受到彼此的心跳;
当他们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世界变得如此温暖,光明,灿烂。
师:好了,孩子们,感动无处不在,我希望大家能把今天的感动,化作一份信念,一种力量,一次行动,到生活中去感动更多的人!!
六:板书:
工人 老师 父母 同学 …… |
批注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