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解读(二)

(2014-05-26 11:09:00)
标签:

九华山

大愿文化园

佛教建筑

规划与建设

旅游

分类: 景区专题

策划:吴少华撰稿:李远峰李晓白吴耀东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大铜像自1995年动议筹建,到整个大愿文化园蓝图浮出,再到2012年8月7日圆满落成,历经17年之久,中途几度开工、停工,建设过程堪称波澜起伏。2005年,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王贵杰为班长的九华山党工委、管委会和九华山佛教协会为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建设定下目标: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国际著名佛教道场。这一定位为大愿文化园的规划和建设确立了方向,一座百年佛教建筑由此拉开建设序幕。

    尊重科学和佛教意愿的高起点规划

    大愿文化园项目启动之初,就定下要尊重科学、尊重佛教意愿的设计原则。2002年1月30日,九华山风景区正式委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编制99米地藏菩萨铜像地段详细规划。

    大愿文化园由主体工程(铜像主体)与配套工程(内外明堂)两大部分组成。为确保将大愿文化园建设成为文化精品、传世珍品,大愿文化园在规划中充分注重生态、文化、佛教、历史和未来发展的协调统一,突出铜像主体,形成以纵轴线为主导,点式、散状景点相结合的布局结构,从多角度展示九华山独有的“莲花佛国”魅力。

    独具匠心的高水平设计

    大铜像在选址上背倚绵延山脉,怀拥秀水林木,内外阴阳融凝,可谓仙风道骨、天人合一。

    此外,每年春、秋分上午九点左右,太阳正好从大铜像背倚的笔架山与狮子峰之间的天空中升起。从景区西部各景点向东瞻仰,地藏菩萨大铜像头部恰好被旭日笼罩,宛如天然佛光,形成妙相庄严的神奇景观。

    根据佛教教义和仁德法师的遗愿,铜像的朝向为西偏北918’,即朝“万法归宗”的佛教最大道场须弥山的方向。规划以此方向为观瞻铜像的中轴线,主入口设置在九华山佛光大道东侧。广场、台阶、山门等均循中轴线布置。为突出大铜像主体并留出更多的观瞻场所及适应大型室外佛事活动的需要,中轴线上尤其是内明堂区域尽量控制建筑高度和数量,景观以自然风貌为主。

    在大愿文化园中,弘愿堂的设计独具创意和文化价值。弘愿堂作为世界级地藏文化艺术殿堂,委托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进行内装饰设计,聘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对佛教艺术品进行创作,并邀请30多位当代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参与相关艺术品的制作,灯光设计也同样出自专家之手。弘愿堂在建筑上,以皖南传统建筑艺术风格为基础,并大胆创新、吸收、突破,凝聚了众多建筑和艺术元素,庄严、雄伟、精美,彰显出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巧夺天工的高标准建设

    作为一个集中展示九华山地藏文化的国际性佛教道场,大愿文化园从大铜像到各处景观建设都十分注重材质的高质量,精挑细选,并委托专业团队以及建筑公司进行制作和建造。

    大铜像主体工程由5家国内著名建筑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项目联合体共同承建。大铜像所用的铜材全部采用仿金铜制作,具有18K金光泽,铜像建成后金光闪闪。该工程除艺术设计外,在环境条件、结构设计、强度分析、建筑功能、铸造焊接和表面保护等众多方面都精益求精。其中内部承力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与随形钢架相结合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筒体直达铜像顶部,结构安全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抗裂度7度。

    大愿文化园内种植了银杏、墨西哥落羽杉、天竺桂、红花木莲、竹柏、造型罗汉松、金丝垂柳、红果冬青、朴树、广玉兰、苦槠等名贵树木300多个树种,树龄都在50年以上。

    银杏树的叶片洁净素雅,有不受凡尘干扰的佛教意境。大愿文化园内种植了300多株银杏树,主要分布在“菩提大道”、“莲花广场”和“下沉式广场”一带。如此大面积成排的银杏树,无形中让人产生圣洁静雅的感觉,是十分难得的放松与享受。

    大铜像汉白玉莲花座直径达46.8米,高12.9米,由134瓣莲花瓣和四座锻铜莲花欢门构成。汉白玉莲花瓣由干挂拼接而成,净重975吨,展开面积2358平方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室外莲花景观。此外,260平方米的室外琉璃画也是当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大愿文化园广场占地面积约1500亩,绿化面积1100亩。广场内建构筑物面积约3.5万平方米,由五通桥、大门、牌坊、弘愿堂、莲花净土、锡杖广场、万方摩尼、虹桥飞天、大愿广场、八功德水、涤心莲池和梯形台阶等重要节点组成。游客步入其中,了解地藏文化,感受地藏精神,平静自己的心灵。

    传世百年的精品建筑

    大愿文化园瞄准百年建筑打造,各个环节都是精耕细作。或许正因为高标准、严要求,工程进展顺利,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对这样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说是非常罕见的。

    大愿文化园内重要景观弘愿堂是国内最大的地藏文化展示中心,为四层覆土式建筑,地下两层,地上两层,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

    弘愿堂开工建设时发生了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

    弘愿堂在最初建造的时候,原址西面有一排高压电线杆妨碍了施工进度,必须拆除。施工方联系当地供电部门,提出尽快把高压电线杆移走。由于供电部门事情繁多,人手紧张,一时没有派人前来。施工方感到万分焦急,却又束手无策。谁知一天夜晚,忽然天上刮起大风,紧接着暴雨如注,雷电交加。第二天清晨,人们惊奇地发现,一排排高压电线杆已经全被炸断,施工方在诧异的同时非常高兴,无需花费任何人工,高压电线杆已全部被“拆除”。

    大愿文化园通过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设计和精益求精的建设,使一座百年佛教建筑诞生于九华大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