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雯雯梁士忠杨继中
数年前,临沂旅游业还是默默无闻,知名景点更是屈指可数,谈起临沂,多数游人眼前浮现的还是贫困落后的老区形象;而当前的临沂旅游业,已经以产业总收入达全市GDP的10.6%、高出全省平均2.4个百分点的成绩迅速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更成为各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7%和26.92%,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跃居全省前列,临沂被誉为“山东旅游的第三极”。细数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临沂旅游业,就不能不提这位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行业带头人——临沂市旅游局局长支富增。
支富增,现任临沂市旅游局局长,临沂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近年来,他团结带领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机遇,谋跨越,求创新,务实效,开创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带领临沂旅游行业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也使临沂旅游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匹业界黑马。
站在制高点上看旅游:科学的谋划、策划是根基
旅游业历来被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有效推广和旅游产业的高效运营都离不开旅游规划策划。任市旅游局局长以来,支富增带领临沂市旅游局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临沂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临沂旅游业发展实际,就如何深入实施文旅商一体化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拓展旅游产业发展领域、完善旅游行政管理机制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努力站在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上,对如何实现临沂旅游产业的创新和突破进行了积极的谋划。
通过长期的考察实践和深入论证,临沂市确定了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红色旅游名市”的奋斗目标,精心制定并认真组织实施了“以北带中、以中促南、集群发展”的全市旅游发展战略,以统筹促进全市旅游业发展、努力优化全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在十二五”初期,为了谋好篇、开好局,支富增积极筹备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总结了近年来临沂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指明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任务和措施,提出了“抓规划、促整合,抓项目、促发展,抓宣传、促营销,抓管理、促服务,抓督导、促落实”的工作思路,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长远安排,确保了全市旅游产业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支富增深知,高水平旅游规划策划不是简单的“出点子”,而是一种高智商的创意活动,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为此,他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了《临沂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带领市旅游局制定了《临沂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实施细则》,把各类已开发和未开发的具有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纳入依法管理范围,确定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体现特色、科学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同时,大力加强旅游策划和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请名家、聘高手,先后编制完成了《临沂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蒙山旅游发展建设规划》、《临沂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临沂市城市旅游目的地规划》、《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临沂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100余个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规划,为各类旅游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提供了指导。
在规划的引领下,全市形成了“绿色风情、红色沂蒙、文韬武略、地质奇观、水城商都、温泉养生”六大主题产品,使临沂市初步形成了休闲与观光并重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制高点谋划、规划先行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各县区旅游项目开始四面开花、亮点频出,“沂水现象”、“沂南速度”,部分县区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超过15%……目前全市9县已有6县成功创建山东省旅游强县,数量居全省前列,在全省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强县集群”现象,临沂旅游的发展成就让人刮目相看。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支富增认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是提升城市旅游档次、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突破口。任职以来,他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多次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和项目建设现场,加强对在建和拟建旅游项目的业务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旅游企业发展和旅游重点项目进展,积极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有力提升了全市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质量。
据统计,2012年,全市共规划建设旅游项目54个,规划总投资687.47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0亿元的2个,30亿元以上的3个,投资超过10亿元的旅游项目达到14个。目前全市在建旅游项目共有41个,今年1至4月份完成投资27.35亿元。
在大项目的带动下,全市旅游产业规模呈现爆炸式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国家A级景区达到57家,其中4A级景区15家;旅行社达到92家,其中全国百强旅行社1家;星级酒店60家,其中五星级1家,4星级5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6家,省级旅游强乡镇1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2个,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19家;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3个、金牌旅游购物店7家;全市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8.7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40余万人。
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旅游业涉及面广,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乃至整个城市形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支富增为首的临沂旅游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给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010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支富增带领相关负责人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制定了30余项优惠扶持政策,对旅游开发项目尤其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旅游项目,在立项、供地、融资、税费、排污、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及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对新评三星级以上饭店、3A级以上旅游景区、4A级以上旅行社以及进入全国百强、全省十强的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现金奖励,并积极联合市财政局出台了《临沂市旅游厕所引导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对全市3A以上景区和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新评的二星级以上旅游厕所进行奖励,对景区修建厕所给予资金补助。不仅如此,在不懈的努力下,临沂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宣传推介和项目引导,数额根据财政状况逐年增加。2011年,这个数额已经达到了1049万元,比起2007年,翻了三番。
在市局的带动下,12县区政府也都设立了数百万元的旅游专项资金,还分别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其中沂水、沂南还将旅游业发展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和资金基础。
在支富增的带领下,全市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好客山东·亲情沂蒙”旅游服务标准,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共建诚信临沂旅游”活动,在广大旅游企业推行了细微服务。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每年,市旅游局都邀请省内外专家来临沂授课,先后开展了《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细微服务标准》、服务礼仪、酒店经营管理、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专题培训,还多次举办全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和全市职业导游风采大赛,推动了旅游服务的规范化建设。
同时,市旅游局加强了旅游监管,对“黑社”、“黑车”、“黑导”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保障了旅游市场秩序的健康有序发展。
拓展旅游客源市场范围:从300公里到800公里的升华
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支富增带领旅游部门,把京津冀、长三角、苏豫皖交界地区和省内确定为临沂旅游的四大客源市场。之后的每年,他都要带领县区旅游局、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饭店赴主要客源城市,通过媒体营销、定点营销、专业营销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推介,并先后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100余次。
走出去是一个方面,临沂市旅游局还多次邀请港中旅、旅游热线(上海)联盟考察团、省内重点百强旅行社等省内外大旅行商和《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来临沂踏线采访,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临沂旅游业,能够了解新沂蒙。
在2010年7月,支富增又带领临沂旅游人办了一件震惊业界的大事——三线城市临沂开通了赴上海的旅游包机!不仅开通了,而且上座率一直保持9成以上,多数时间爆满。包机的开通使困扰临沂旅游人多年的大交通瓶颈桎梏一扫而空,这件事也成为业界的美谈。在赞誉的背后,只有支富增等负责人最清楚,这是多年来努力打造优质旅游产品的结果,是“多”顾茅庐亲自登门拜访春秋旅行社的结果,也是敢于开拓、勇于实践的结果。之后,支富增又与康辉、港中旅等大旅行商谈起了合作,亲自推介临沂市精品旅游线路,商谈开通旅游包机相关事宜,推动了双方合作不断深化。通过临沂旅游人不懈的努力,临沂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仅有好的交通环境还不够,为了进一步吸引大团队来临沂,支富增又开始积极与市财政局联系,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财政局的支持下,临沂市连续三年出台了《临沂市旅游奖励办法》,对大规模组团来临沂旅游的外地组团社和本地地接社分别给予重奖,有效地调动了外地旅行社的积极性。今年春季以来,大团队纷至沓来,为临沂旅游业送来了一个又一个客流高峰。
也正是这些努力和探索,使临沂的客源圈市场由最初的省内周边城市300公里,逐步扩大至涵盖京津冀、长三角、苏豫皖等市场的800公里客源圈市场。临沂,成为名符其实的优质旅游目的地。
推动旅游惠及民生:使旅游业真正融入大众生活
“我也是农民的儿子,特别能体会最普通市民生活的不易。旅游业不应该只是有钱人的享受,应该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旅游,感受生活。”支富增经常这样说。
在“好客山东·亲情沂蒙”贺年会、中国旅游日及休闲汇等各大活动中,支富增带领临沂旅游人始终将惠民理念贯彻其中。市旅游局组织各大企业开展了“旅游进社区”等活动,着力推动旅游大众化,推出了景区免门票、酒店客房半价、旅游线路打折等一系列惠民措施,并多次向特殊群体免费发放旅游门票。连续三届贺年会,临沂市每年发放“三人行”游览通票两万份,让广大民众通过旅游享受到了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正是有这样敢于进取的决心和魄力,正是有这样一颗充满人文关怀的责任心,支富增被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表彰为“2011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个人”,还多次荣获省、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临沂市旅游局也首次被国家人社部和国家旅游局表彰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