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芦飞雪
西溪有“三雪”,桃为绛雪,芦为秋雪,梅为香雪。金秋时节,登秋雪庵弹指楼,观秋芦遍野,赏芦花胜雪,乃西溪一绝。景点位于秋雪庵,初名大圣庵,始建于宋。陈继儒取唐人“秋雪濛钓船”诗意,题名“秋雪”。秋雪庵是西溪景区内唯一需舟楫才能到达的景点,也是西溪湿地的精华景点之一。
2:渔庄烟雨
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濒临朝天暮漾,烟水渔庄的“烟水”,有三烟之妙:柳烟、云烟、炊烟。人与烟水共处,犹如身临仙境。地处西溪腹地,体现西溪“一曲溪流一曲烟”意境,以及西溪的民风民俗,如水上婚礼、捕鱼、养蚕、酿酒等,一派喜乐祥和景象。
3:火柿映波
西溪秋色最为称奇,尤是夕阳西下之时,彩霞满天,红柿满树,真是天上、水中、地下,天光云影,染霜林醉,令人流连忘返。目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境内有柿子树1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就有1000余株。而每年举办的火柿节,更是“火”了秋日的西溪。
4:莲滩鹭影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并恢复了生态环境,仅从鸟类而言,已从原来的89种,增加到了现在的126种。西溪已成了鸟类和各种湿地生物的天堂。莲花滩生态保护区位于西溪腹地,是西溪主要的观鸟区,鹭鸟飞翔天际,鸣禽婉转丛林,自然野趣,生机勃勃。
5:龙舟胜会
“龙舟胜会”是西溪湿地的一项有历史传统和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项目,每年端午节在蒋村乡深潭口有“龙舟胜会”,四乡八邻都划着龙舟前来表演,热闹非凡。西溪龙舟有半天装、满天装、赤膊龙舟、泼水龙舟等种类。2008年,龙舟胜会就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这无疑是西溪“文化湿地”品牌中极为重要的一张“金名片”。
6:河渚听曲
复建的河渚街,使西溪地区这一商贸中心得以延续,也使这一商业人文景观得到保护和承传,并继续为西溪湿地发挥其独特的商业、休闲功用,具有鲜明的河渚地方特色。目前,有“西溪越剧团”在河渚街蒋相公祠古戏台演出,游客可在这里听到优美悠扬的越剧。
7:洪园余韵
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时期著名的“钱塘望族”,耕读传家,名德相承。明尚书洪钟晚年归隐西溪,建洪园,洪氏家族在西溪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昇等一批历史名人。复建的洪园,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胜景。又建戏台剧院,游览之时,闻曲韵声声,不绝于耳。
8:高庄宸迹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之间,是清
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复建的高庄,有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景观,曲池廊榭,蔚为端华,云水环宇,奥域清朗,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最具清代风格的文化景点。
9:蒹葭泛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夜泛舟,风芦摇曳,蒹葭弥望,光影中天,斯情斯景,宜月宜人。景点位于西溪五常港东御田里。明人施万于月夜泛舟西溪,有诗写道:“白露带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风,高歌云汉里。”
10:曲水寻梅
西溪,与孤山、灵峰和超山并称杭州四大赏梅胜地。旧有“香雪十八里”美誉的西溪,如今,梅花足以盛之昔日。西溪湿地一期、二期综合保护工程新植近两万株梅树点了梅花的群芳谱,不负当年的盛名,也是今日“曲水寻梅”的佳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