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广西记者邝伟楠孟萍
通讯员李轶罗卫明
广西优秀旅游县、世界长寿之乡、中国最美的小城十佳、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最佳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一张张金名片彰显巴马绚丽多彩的魅力。
“巴马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是我们依托资源优势、写好‘寿’字文章、打造特色品牌、敞开胸怀借外力的结果。”作为巴马旅游异军突起的领军人物,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覃荣武深为近年巴马旅游业脱颖而出而自豪。
转变发展思路又踏层峰辟新天
2006年,刚刚任职巴马县委书记的覃荣武就开始思考,如何使巴马发展实现大的跨越。经过深入调研,覃荣武对巴马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巴马新的发展思路在他心中已经明确。他的视线,瞄上了旅游业。
巴马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名扬中外的长寿天堂。巴马县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百岁寿星30.98人,高居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首。“巴马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加油站’,来到这里考察的中外专家都说,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这里不但都占全了,而且都是最好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好这块‘蛋糕’。”覃荣武说。
在这位刚上任不久的县委书记面前,一幅巴马长寿养生休闲旅游蓬勃发展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
“资源优势是我们提出‘寿旅名县’思路的根本。”覃荣武说起了2007年提出“寿旅名县”发展战略的原因。2007年,巴马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把发展长寿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来培植。覃荣武主持完成《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和《盘阳河长寿带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并通过评审。同时,成立了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管理委员会,这给长寿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正因为有了摧枯拉朽的大动作,巴马才蜕变为金凤凰,在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覃荣武说。所谓的“大动作”就是“走出去,请进来”,整合资源组建广西巴马长寿地质公园有限公司;大打长寿品牌,强化旅游招商和宣传推介。为了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覃荣武还多次带领财政、发改、旅游等部门跑市进区,及时汇报巴马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进展情况,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人无我有,生态是巴马旅游长盛不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一直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实现了巴马长寿养生休闲旅游跨越式发展。”覃荣武说起了“转变发展思路”的重要性。2008年,覃荣武创新地提出“以资源换产业,以品牌促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2009年,他又提出“提升整体素质,推动科学发展,打造长寿养生名县”的发展主题,把巴马打造成为中国广西休闲养生度假中心、中国广西长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广西矿泉水生产基地、广西钛硅深加工基地的战略目标。随着发展思路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该县适时调整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以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为契机,把树立品牌意识作为突破口,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大力开发休闲养生旅游体系产品,着力打造休闲养生“天堂”,构建以长寿文化为主题,以养生度假、乡村休闲和游览观光为主要功能的世界级长寿旅游目的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巴马旅游产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2003年,我和同事来到巴马创办公司,到处都是土路;2004年,公司接待游客总计不超过5000人次。”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一家旅游公司———圣地旅游公司总经理王杰回忆刚刚到巴马创业时的情景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06年6月才有所改观,那时公司接待游客第一次超过1万人次,以后逐年递增。
“2010年,我们的目标是120万人次。”面对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格局,覃荣武满怀信心。2007年巴马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08年为64万人次,2009年为93万人次,呈“井喷”态势。覃荣武乐观地认为,2010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20万人次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打造金字招牌尽显寿乡魅力
“资源优势只有向产品优势、效益优势转化,才是发展旅游业的终极目标,因此坚持发展航向、深掘暗藏潜力是我们当前必走的一步棋。”覃荣武说,旅游业是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带动作用大的“朝阳产业”。自2006年上任以来,覃荣武始终坚持把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作为巴马立足未来,扩大区域竞争优势,面向珠三角、长三角和东盟的战略产业来培植,适时提出并扎实有效开展“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全面实施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开放带动和重点突出战略,坚持以景点开发为中心,以特色旅游线路为载体,深掘暗藏潜力。还围绕“寿”字大做文章,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长寿品牌优势和旅游资源,主动会商招商,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和长寿品牌的吸引力,树立长寿养生旅游国际形象,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开发养生旅游产品及长寿食品,从而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2007年,巴马旅游产业终于摆脱了前些年停滞不前的局面,在借鉴与创新双重动力的推动下,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旅游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硕果累累,旅游业发展各项主要指标连年实现翻番增长。百魔洞、百鸟岩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长寿水晶宫、盘阳河流域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广西河池市无4A级旅游景区的空白。成功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荣膺“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最佳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等荣誉称号,一张张“金名片”尽显巴马无穷魅力。覃荣武说,这与巴马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苦心经营分不开,巴马旅游产业才由“观光”一花独现,拓展到“观光+休闲度假”多重模式,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最终实现了由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向宣传要效益寿乡美名扬四海“巴马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多种宣传促销手段,只有不断宣传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巴马、走进巴马。”覃荣武深有感触地说。几年来,巴马旅游产业犹如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这与覃荣武重视宣传工作分不开。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多重营销手段打造“世界长寿之乡养生度假天堂”品牌。借助“寿”字名片,覃荣武着重从新闻媒体、旅游节、旅游大篷车等3个方面入手,提升巴马长寿养生休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2007年以来,覃荣武积极联系国内外知名媒体到巴马采访,使得巴马成为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热土”。2006年以来,覃荣武连续主持举办3届巴马国际长寿学术研讨会(旅游节),国内外专家、学者相继汇集巴马,对巴马的长寿现象进行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的解读和研究,各种探讨巴马长寿现象的论著相继推出,文章层出不穷。长寿科研成为巴马长寿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催化剂,极大地提升了巴马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国内外新闻媒体高度关注。覃荣武还极力倡导走出去推介长寿养生游。为此,巴马搭建旅游宣传大篷车先后到广东、海南、湖南、辽宁等10多个省市,积极参加“走进广东———广西旅游大篷车10周年”巡回活动、2009年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广西旅游大篷车走进台湾等活动。2010年5月,巴马与北京华铁传媒合作,开通为期一年的上海世博会旅游专列巴马旅游及商品系列广告,扩大了巴马旅游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今年1月至5月,全县共接待游客64.29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158人次;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4.08亿元,其中创汇149.7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2.8%、43.9%、74.7%、43.9%。建设新农村农家乐助农增收
走进甲篆乡坡纳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别墅式的楼房、葱郁的树林、宽敞洁净的道路,谁也不会想到当年这里污水横流、道路泥泞、瓦房成排。前后的强烈反差,让村民杨建荣深有感触。
甲篆乡统战综治委员、副乡长韦国荣说,覃荣武到坡纳开展调研工作,发现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很强烈,于是多次亲自主持召开群众会议,综合了群众、有关部门等各方意见和建议。一个月后《坡纳乡村建设规划方案》在评审会上通过,可是仍没有动工建设的迹象。覃荣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了解情况后,当机立断,立即在坡纳召开群众大会,成立党小组,集中全村劳动力,对全屯的所有旧民房进行拆迁,采取团结互助建房等措施展开新村建设。在覃荣武的指导下,坡纳度假村终于竣工落成,并于2008年11月10日正式对外营业。
“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门路,既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覃荣武说。如今,随着长寿旅游“井喷”升温,也带热了坡纳屯的农家乐,众多游客不约而同聚集于此,不少农民干脆“洗脚上岸”,专心经营旅游服务业。据悉,全屯现有农家旅馆38家,床位300张,月接待游客2500人次以上,仅农家旅馆一项,每年就让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实践证明,覃荣武的这一决策顺应了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不仅腰包“鼓”了起来,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诚信招商引得凤凰筑巢来
覃荣武说,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需要引进有实力的大投资商才能促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此,他多次带团到广东、上海、福建等地举办招商会,并通过信函邀请等方式,登门邀请客商到巴马考察、投资创业。难怪曾挂职任巴马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规划处副处长吴玉国说,覃荣武提出发展旅游产业,不是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做事,一心把巴马旅游做大做强。
覃荣武多次要求全县机关“三大特办”,即现场特办、感情特办、服务特办,通过优化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磁场效应。他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服务,营造了亲商安商的良好环境。巴马县旅游局局长韦秋幸说:“办事果断、雷厉风行是覃书记的一贯作风,投资商一遇到困难,他总会尽力去协调解决好,现场办公会是他解决问题的一大特点。”巴马水晶宫开业以后游客很多,原有的停车场频频告急,影响游客的出行和安全。得知这一情况后,覃荣武立即组织县旅游、国土、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往水晶宫召开现场办公会,经现场勘查、协调、规划,水晶宫停车场得到了扩建和改造。
正因覃荣武的“操心”才换来了企业的“称心”。两年来,上海同昌、江苏金泰、深圳华昱、台湾统一集团等一批大商、强商、名商纷纷落户巴马。其中华昱投资集团实施的长寿养生项目———投资总额将达100亿元的世界级长寿养生度假基地项目正在进行中,这是巴马目前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一批以长寿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企业迅速崛起,巴马丽琅、巴马泉、巴马神、山茶油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长寿产品品牌越叫越响亮。2009年,有28家国内外企业进入巴马开发长寿资源,投资总额达15亿元,长寿食品工业在特色工业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今年1月至5月,巴马实施境内招商项目56个,总投资近50.6亿元,同比增长188.7%。
“万事开头难,而今从头越。”在巴马旅游一片喝彩声中,巴马县委书记覃荣武却异常清醒:“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今后产业开发中,我们要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把生态重建和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长寿绿色生态产业,促进人与自然、自然与产业开发、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可持续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