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是全面体现“国际化着眼、产业化着手、休闲化着力”,紧扣休闲度假海岛的定位,以度假休闲为平台,整合观光旅游等相关资源;二是坚持岛城差异定位、互动发展,涠洲岛开发要与北海银滩和北海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北海银滩以大众旅游为主,涠洲岛以中高端旅游为主,最高端的旅游项目放在斜阳岛上;三是把涠洲岛滨海的建设用地充分的预留出来,滨海土地是黄金土地,黄金土地一定要产生黄金价值,形成黄金效益;四是加强交通规划与建设,实现与北海福成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无缝对接,开通重点客源地城市直航与包机业务,增加豪华班轮、游艇、区域邮轮等海上交通的频次,探索观光潜水艇、气垫船等观光型交通工具的可行性,提高涠洲岛的可进入性;五是实现涠洲岛全要素自由化,共享海南岛最新的开放政策,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岛;六是实现涠洲岛开发的全程生态化,将高新低碳技术试验集中到岛上,构建一种代表未来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生态化的涠洲岛生活方式。
二、涠洲岛的总体定位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以休闲度假为核心,形成集海洋文化、休闲运动、海岛养生、南珠文化、时尚生活、主题娱乐、海岛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岛旅游目的地。依托体量适中、热带气候、5S资源、生态环境、战略区位等核心优势,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建成中国海岛旅游示范区。立足差异定位,吸纳东方元素,注入文化内涵,建设“热带度假天堂,东方魅力之岛”,构建世界海岛旅游新地标。
北海旅游的新引擎和核心吸引物。通过涠洲岛海岛旅游的大发展,带动北海海洋旅游迈入新时期;通过精品线路组织,推进北海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发展;5年之内,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构建全市旅游格局的新兴支撑极。
广西旅游新的突破口和增长极。顺应海洋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分享周边热点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实现3年起步,5年腾飞,10年跨越的目标,形成广西新兴的旅游增长极,进而带动周边景区发展,推进广西旅游实现新的突破。
北部湾旅游的先导示范区和综合改革试验田。整合利用区域发展政策环境,积极争取高层支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力争成为北部湾旅游的先导示范区和综合改革试验田。
中国海岛休闲度假的先导示范区。借鉴世界知名海岛的开发经验,创新海岛开发模式,深度开发休闲度假等产品,强化文化内涵,培育海岛度假旅游品牌。全力推进以旅游统筹全岛发展,以利益驱动村落整合,强化战略意识,着力推进旅游业的体制机制改革,依托国家旅游局联系点的工作机制,努力创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创新旅游发展新模式,建设中国海岛旅游发展的先导示范区。
世界的东方魅力之岛。依托中国庞大的客源市场支撑,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内涵的特色海岛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与巴厘岛、夏威夷、圣托里尼等世界十大著名海岛相媲美的东方魅力之岛。
未来的时尚生活区和天堂度假地。重点面向高端群体,突出四个享受:享受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离岛式生活体验;突出享受现代高端国际生活时尚,推出“寄宿中国南海,享受世界生活”品牌;突出享受前沿生活,享受健康生活;突出享受“慢”生活,品味休闲生活节奏。优化旅游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天堂品质的度假生活,把涠洲岛建设成为东方生活智慧岛,用智慧享受生活、用智慧创造生活、用智慧构建和谐。
三、涠洲岛旅游的空间格局
构建涠洲岛旅游空间格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把滨海建设用地充分预留出来,形成黄金效益;二是进行产业分区,协调板块之间的关系,实现以旅游为主体产业统筹岛屿经济发展;三是协调多重功能,开放海域(涠洲岛港区对外开放范围)与封闭海域相对分离;四是依托核心资源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核心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区;五是保护生态,统筹发展,将岛上居民适度集中,形成主题乡村度假村落;六是集约管理、统一协调,将岛上行政、监督、监测等公共部门适度集中,形成高效低碳的公共管理系统;七是立足海岛,立体开发,做足海、岛、空文章。
把规划区作为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整体构建,优先启动“一湾”(南湾风情度假湾),标杆打造“一岛”(斜阳岛顶级休闲度假岛),强力推进“两翼”(石螺湾休闲度假区、东岸国际休闲社区),协调发展“三区”(热带农业休闲区、西港物流控制区、北岸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做活做亮“一海”(海洋休闲运动区),形成“一湾、一岛、两翼、三区、一海”旅游发展大格局。
南湾风情度假湾东至芝麻滩,西至火山口,北至湾背,南至海域。该区域的开发,既可以近期形成观光、体验旅游的驱动区域,也可以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最初动力和主要载体,是地质遗迹景观的集中区,作为申报5A级旅游景区及世界地质公园的主体部分。建成兼具主题娱乐、休闲运动、餐饮、购物等多功能的国际风情海湾旅游休闲区。规划建设要点:(1)完善和提升鳄鱼山、芝麻滩地质遗迹集中区,加强地质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要保护好难得的海湾景观,形成很高的观赏价值;(2)加强对海岸的错落利用,设计一条海景休闲街、一条滨海休闲栈道、一条贴涯游憩栈道,配套海景酒吧、海景餐厅、海景茶吧等休闲设施;(3)保留并优化现有的小镇格局,依山就势形成层次递进、错落有致、独具韵味的海湾风情休闲小镇,配套主题街区、时尚演艺中心、酒店等功能;(4)建设海上运动基地,配套游艇、帆船等码头设施,形成一道运动海湾的靓丽风景;(5)设计攀岩、科考探险等深度体验项目,打造浪漫海湾;(6)推出婚纱摄影、写生、摄影等项目,打造艺术海湾;(7)加强湾背的延伸开发建设,配套酒店、会议中心等功能,建筑设计要特别精细,管线入地,形成海湾的精致景观;(8)目前的防浪堤要拆除或进行景观优化设计,并增加亲海的空间;(9)启动夜间的灯光工程,形成夜景和夜间游憩系统;(10)将原住居民部分搬迁,渔民搬迁至西港渔湾;(11)利用古珠池,改造成独具特色的南珠风情展示区。
斜阳岛顶级休闲度假岛位于涠洲岛东南方14公里,是涠洲岛旅游开发的制高点,也是全球难找的适合封闭开发的私属岛屿。可参照美国戴维营、马来西亚云顶等成功度假地的开发模式,营造现代贵族生活,打造成高端的度假岛,成为500强企业总裁度假地、高级政要度假地。规划建设要点:(1)充分利用原有相思树林的环境优势,引入低碳建筑(如世博园中的沪上·生态家)、海水淡化等新理念与新技术,打造总裁会所别墅式度假村;(2)开发高端海钓,配套先进的豪华海钓船,培育“独钓南海”品牌;(3)引入红酒文化,建设顶级红酒庄园,配套总裁、领袖会所;(4)建设游艇码头与直升机停机坪,配套游艇会;(5)开发深海温泉,培育“深海元汤、海上皇汤”品牌,建设顶级养生中心,推出时尚康体健身项目;(6)根据需要将岛上居民搬迁一部分至涠洲岛或北海市区;(7)实施完全保护,营造完好的热带海岛生态环境。
石螺湾休闲度假区北起大岭,南至蕉坑,东至新安村,西至海边。该区域是涠洲岛超豪华度假酒店的集中区域,以海景养生基地、海景酒店为启动项目,逐步完善配套,形成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要点:(1)沿西侧海滨布局超豪华度假酒店、俱乐部,形成高端度假湾;(2)建设休闲养生基地,以火山泥疗、深海温泉SPA、海洋食疗、美容整形等为重点,引入国际顶级美容机构和体检机构品牌,融合传统中医精髓,为度假游客提供一流的休闲养生产品;(3)利用石螺湾的珊瑚与沙滩资源,建设潜水基地和潜水俱乐部;(4)对原住居民进行整体搬迁,搬迁方向是岛外和涠洲岛的西角、荔枝山、牛栏山等。
东岸国际休闲社区北起沟门村,南至芝麻滩,西至百代,东至海边。本区域的开发以海景高尔夫、海景高尔夫别墅和教堂婚庆基地等为启动项目,逐步完善配套,形成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要点:(1)自沟门村至湾仔村建设带状海景高尔夫球场,提升整个东岸的土地价值;(2)围绕高尔夫球场,构建四类国际社区:一是构建原住民的原生态民俗社区,统一建筑风貌,挖掘新的业态,营造新的环境,完善社保和社区管理;二是建设南洋别墅区,建设第二居所的国际化社区;三是文化交流社区,如中国-东盟区域合作论坛、中国-东盟500强财富论坛、各类主题国际俱乐部(如游艇、帆船、垂钓、火山科考、攀岩、邮轮、修学等);四是主题社区,利用高新科技、针对特殊人群打造若干主题社区,如海岛低碳国际社区、高尔夫国际社区等;(3)保护与提升盛塘古村落,融入旅游/休闲功能,依托天主教堂培育婚庆产业;(4)充分利用沙滩,形成公共度假空间。
热带农业休闲区北起城仔村,南至湾背村,西至山仔,东至盛塘。本区域的开发要以“绿心花园”理念为指导,与北海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互动,以名、特、优的热带农业品种为主,农业种植与景观建设结合,农庄发展与乡村休闲结合,打造甜蜜的生活空间和生态休闲空间,为后期休闲地产开发留下优质的后备发展空间。规划建设要点:(1)改造田园,引入热作两院、农科所、林科所等科研机构,进行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改造,引入若干种观赏性、高效名贵的花、果、种、菜,如仙人掌、菠萝蜜、芒果、三角梅等,实施主题化种植,并增强花果园的游憩、休闲度假功能,形成海岛花果园;(2)改造村落,植入商业服务业态,如农副土特产品购物、特色生态农家餐馆、特色农家客栈,培育“涠洲人家”生态海岛客栈品牌,形成生态庄园(家园);(3)建设花园游憩系统,完善游步道、自行车道,串联特色农产品乡村超市与乡村采摘园,形成花海乐园;(4)进行大地艺术景观设计,保证四季有花有果;(5)开辟纪念性植树(花、果)和认养,开发“我在海岛有棵树(花)”活动,增强参与性与体验效果。
西港物流控制区北起上后背塘,南至大岭村,东至山仔,西至海边。本区域的开发要保留港口的公共服务功能,控制物流区的发展,进行景观优化,对区内个别项目开展搬迁的可行性论证。规划建设要点:(1)在规划期内,控制石油、天然气的规模,限制发展;(2)控制污染,配置油气泄漏监测船,配套油气收集装置,专门处理油气泄漏,避免污染事故;(3)控制景观,对一些设施进行适度的景观美化,如彩绘储油/气罐、接引桥,把夜间光污染变成夜景灯光风景线;(4)逐步取消中海油南油码头,远期作为国际邮轮码头的备用地;(5)在客运码头与30万吨原油码头之间新建一个渔码头,把南湾与北港的渔码头功能转移至此;(6)围绕渔码头及客运码头规划原居民乡村社区,形成原居民最集中的生活区。
北岸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东起盛塘,西至山仔,南至城仔,北至海边。本区域的开发要保护并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持海岛生态链,开发小体量的鸟巢式高端生态村。规划建设要点:(1)扩大森林面积,植物组成以本地的木麻黄、露蔸勒、仙人掌、马缨丹、变叶裸实、银合欢、苦楝、大青、刺葵、鸦胆子、苦朗树为主;(2)引入大地艺术景观设计,提升森林的景观效果;(3)建设步行游憩设施,利用森林、沙滩等资源开发滨海莽原国际露营基地;(4)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建设月佬湖,扩大水面,增加淡水供给,美化环境,增大候鸟活动空间;(5)改造村落,植入商业服务业态,形成生态家园;(6)依托森林,参照海南鸟巢度假村的建筑形式,开发小体量的鸟巢式高端生态村。
海洋休闲运动区以涠洲岛及斜阳岛周边的海域为主,以远洋为辅。该区域是涠洲岛休闲运动的主要区域,是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的最初动力和主要载体。规划建设要点:(1)依托南湾和斜阳岛两个游艇码头,建设游艇俱乐部;(2)依托珊瑚资源,建设潜水俱乐部,推出深潜、浮潜、半潜式海上观光艇、夜潜、玻璃海底船观光、观光潜水艇、海底漫步等项目;(3)建设垂钓俱乐部,推出近海垂钓、深海垂钓项目,特别是针对高端市场推出远洋垂钓深度体验项目;(4)建设帆船俱乐部,推出帆板、帆船、冲浪、滑水、香蕉船等项目;(5)在近海打造海上客栈、海底瑜伽馆、海底客舍、海底餐厅等特色亲海项目;(6)建设渔家乐协会,推出出海打鱼体验项目;(7)推出环岛快艇、海上观日出日落、海上巡游等项目;(8)保护珊瑚礁和海底火山地质景观,在涠洲岛北面的海域规划建设海洋公园;(9)保护海水水质,岛上污水实现零排放。
此空间格局体现了六大特点,一是突出南湾的牵动作用,这是全岛开发的重中之重;二是突出斜阳岛的标杆作用,在全球树立涠洲岛的标杆层次;三是以南湾带动两翼形成两个各具特色的度假区,共同构成度假带;四是提出绿心花园的理念,岛中间将特色农业,农村发展和休闲结合起来,同时也留下发展后备基地;五是提出了物流区的控制要求,优化海岛休闲度假环境;六是将北岸作为低碳旅游的试验区,有条件打造成生态度假的示范区。总的来说,布局体现了优质资源用于旅游开发,形成了有效的动力机制,充分考虑了现状,采取了适度搬迁,兼顾了产业融合发展,妥善解决了老百姓的安置。
四、涠洲岛旅游的产品体系系列一: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一是主题酒店度假中心。选择海湾、滨海地块等优质土地资源建设主题度假酒店。以度假酒店为平台,整合观光、度假资源,形成休闲度假中心。丰富住宿、餐饮、娱乐、会议、修学等多种功能,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突出奢华度假、会议、康体养生、浪漫婚庆、家庭度假等不同特色,完善配套服务,让酒店成为景观吸引物、文化载体、度假平台,成为涠洲岛度假生活的享受场所。度假酒店设计要求:特色上是文化主题酒店,把本岛的火山、珊瑚、教堂、南海珍珠等特色元素融入酒店中,让酒店成为文化展示的标志物与文化的体验中心;功能上是休闲度假酒店,配套休闲、会议、度假、养生、体育健身、娱乐等功能,形成功能完整的度假单元;视觉上是特色景观酒店,结合独特的地形地貌与主题文化,建筑形式上文化符号、美感与实用兼顾,形成本岛规模最大的人造景观;标准上是生态环保酒店,采用世界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执行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建成高绿化率、污水零排放、低碳乃至零碳酒店度假单元。
二是海滩度假中心。海滩是滨海旅游中的原始驱动力,是本岛3S资源的集中展示区。涠洲岛拥有24.6公里的海岸线,东北面少湾而平坦开阔,西南面多湾高岸而私密。结合沙滩质量、地形地貌、滨海项目和本岛的目标市场,打造五种类型的海滩度假中心:一是南湾沙滩街岸度假中心,以滨海酒吧街、步行街为主体,以沙滩与海湖水上运动为背景,打造本岛最热闹的海滩消遣休闲中心;二是湾仔VIP沙滩度假中心,湾仔沙滩三面高崖,仅有悬崖电梯一种进入方式,南向面海,阳光充足,沙质好,适合开发面向小众的VIP沙滩度假中心;三是石螺湾沙滩潜水度假中心,石螺湾沙滩宽阔,环境容量大,适合以潜水为主题的大众沙滩休闲度假中心;四是北岸沙滩露营度假中心,依托北岸森林生态资源与平缓宽阔的沙滩,开展滨海沙滩露营活动,配套涨潮安全警示系统;五是酒店私属沙滩度假中心,依托东、西两岸的主题酒店,配套开发日光浴、沙滩泳池、沙滩排球等私属沙滩度假项目。
三是休闲农业与乡村度假中心。乡村是海岛文化的最佳载体,也是原汁原味本岛风情的最佳展示场所。本岛拥有淳朴的渔家风情和浓郁的海洋客家文化特性,岛上独特的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可以进行深入的挖掘,将民俗、民风、民居与农业、农村景观相结合,以乡村超市、田园餐饮、农家庄园、乡村体验活动为载体,打造六类休闲农业与乡村度假中心:田园采摘乡村度假中心、渔文化乡村度假中心、客家文化乡村度假中心、生态游憩乡村度假中心、民俗技艺乡村度假中心、康体养生保健乡村度假中心。
四是独岛式的高端度假平台。小体量的离岛是开发高端度假的最佳资源条件。斜阳岛拥有成片的台湾相思树林等良好的生态植被,最适合进行半封闭式的独岛开发。引入一家拥有雄厚实力和国际品牌的大型企业,在岛上开发一家高端的度假村,融合度假、珍珠养生、健康体检、领袖与总裁会所、高端休闲海钓、潮流国际高端休闲等功能,配套直升机、豪华游艇、观光潜艇等体验式交通工具,采用低碳建筑、海水淡化、清洁能源、污水零排放等新技术,营造涠洲岛贵族生活,成为500强企业总裁度假地、高级政要度假地,成为国际有影响力的特定功能岛。
五是高尔夫度假中心。高尔夫是现代休闲度假的一种核心吸引物,也是高端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必备项目之一。利用涠洲岛东岸有利的地形地势条件和滨海景观资源,开发两个高尔夫球场(18洞+27洞),配套现代休闲体育运动设施、高尔夫会所、产权式分时度假酒店,形成高尔夫度假中心。
六是海洋度假中心。海上运动是热带海岛度假的主体内容。涠洲岛海水清洁,温度高,年变化小,常年可下水游泳,具有开展海上运动的有利条件。根据水文条件、海湾、水下资源、规划中的滨海旅游项目和本岛的目标市场,打造五种类型的海洋度假中心:一是北部湾海湖度假中心,南湾给人一种围海成湖的感觉,依托南湾小镇、商业中心、游艇码头等,开展帆船、冲浪、香蕉船、游艇等水上运动项目,建设游艇基地和帆船基地,形成一个热闹的水上运动中心;二是石螺湾潜水度假中心,利用石螺湾珊瑚资源,开展潜水、海底漫步、半潜式海上观光艇等项目,建设潜水基地;三是涠洲岛休闲垂钓中心,利用东岸宁静的环境和深海区随海流前来的金枪鱼、旗鱼、鲣鱼、鲨鱼等远洋性鱼类资源,开展近海垂钓、深海垂钓项目,特别是针对高端市场推出远洋垂钓深度体验项目;四是西港服务接待中心与渔文化度假中心,依托西港客运码头、邮轮码头建设服务接待中心,依托西港渔湾开展出海打鱼体验项目,配套渔家乐协会;五是北岸海洋公园度假中心,利用海洋公园保护区的生态资源,开展海洋生态科考活动;六是特色亲海度假中心,紧临盛塘村及新规划的行政中心,在近海打造海上客栈、海底瑜伽馆、海底客舍、海底餐厅等项目。
系列二:观光游憩旅游产品
以打造5A旅游景区为目标,以火山地质、本岛文化、特色农业及海洋景观资源为主体,精心设计四类观光旅游产品:一是地质公园观光,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是国家地质公园,具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资源条件。以火山地质公园博物馆为精华,以鳄鱼山与芝麻滩两个地质景观集中区为主体,以分布全岛及近海海底的火山带、火山岩、火山通道、火山弹、海蚀岩、海蚀洞、海蚀柱、海蚀沉积等地质景观为补充,打造环岛地质奇观立体式观光产品。二是文化体验观光,以天主教堂、圣母堂、三婆庙、古珠池、盛塘古村落、城仔古村落为主体,以民居、村落和新兴的酒店建筑文化为补充,打造客家文化与疍家文化、农耕文化与渔家文化、海洋文化与南珠文化、东方文化与欧陆文化相互包容的文化体验盛宴。三是生态观光,以北岸森林、湖泊候鸟迁徙区为精华,以本岛中央的精品农业“绿心花园”为主体,以热带特色园林景观绿化为补充,打造热带特色的生态观光游憩项目。四是海洋观光,以海洋公园、近海区域为主体,以远洋为补充,推出环岛快艇、海上观日出日落、海上巡游等项目。
系列三:补充配套旅游产品
一是海上漫步休闲游览体系。完善环岛游步道体系,充分展示小岛的慢生活意境:滨海散步小道,感受大海,漫步海上;田间游憩小道,漫步热带花果园;森林游憩小道,漫步候鸟乐园;湖滨游憩小道,感受湖光山色;酒店、商业街区、社区游憩小道,体验小岛人文环境。
二是休闲商业体系。丰富休闲商业体系,为涠洲岛度假生活创造便利,让游客随时随地都能消费自己心仪的商品:南湾休闲商业中心是大众游客的集中消费区,配套有海景酒吧、海景餐厅、海景茶吧等设施的海景休闲街及层次递进、错落有致的海湾风情休闲小镇;石螺湾休闲商业中心,为石螺湾潜水项目配套潜水装备销售、休闲饮品、消遣沙滩椅长廊等休闲商业项目;盛塘休闲商业体系,为盛塘古村落及新的行政中心配套休闲餐饮、纪念品销售等休闲商业街;西港休闲商业中心,为客运码头、邮轮码头、西港渔湾项目配套休闲商业;景点、社区、沙滩、泳池等项目的配套休闲商业体系。
三是商务会议体系。涠洲岛将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重要的商务休闲基地,承接区域的高端休闲商务市场。涠洲岛的商务会议产品要体现北部湾的海洋特色,打造泛北部湾的国际会议中心,提升区域的商务会议接待水准,包括:国际休闲会议中心(类似于“博鳌”,可以举办各种国际会议、政务会议、行业会议、企业年会、教育培训等,能接待中国-东盟元首会晤,成为泛北部湾的总裁会所与财富基地)、以火山温泉为特色的超豪华主题酒店群、以海岛体验和休闲娱乐为特色的休闲会议基地等。
四是运动节事体系。丰富四季节事体系,彰显涠洲岛生活方式中的活力、健康特质:常年推出环岛自行车项目;常年推出环岛慢跑运动,每年定期举办海岛马拉松大赛;大力倡导海景高尔夫运动,承办各类国际、国内的高尔夫赛事;大力倡导垂钓运动,每年定期举办“独钓南海”国际海钓节;大力倡导潜水运动,每年定期举办南海潜水大赛;常年推出浪漫婚庆节事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相邀浪漫‘999’南海集体婚礼”;不断开发新的运动节事活动,如帆船赛、游艇季、渔家生活体验周、时尚演绎周、海岛乐活节、国际渔文化博览会、海洋海岛旅游论坛、东盟海洋经济战略高端论坛等。
五、涠洲岛开发模式
“五位一体”的涠洲岛旅游开发模式。一是成立一个涠洲岛旅游开发的战略领导小组及顾问班子,领导和协调解决开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二是尽快组建高规格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各类规划的审批工作,统一行使全岛行政权力;三是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构想和目标战略,抓紧制定涠洲岛开发条例,明确规定限制事项;四是成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的涠洲岛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负责全岛的土地一级开发,以及标杆性项目的二级开发,负责招商引资;五是构建一个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长效机制,协调各种利益主体,促进和谐开发。
六、中国海岛旅游工作联系点和试验区推进思路
要发挥涠洲岛在北海的功能区作用、在北部湾的先导区作用、在中国的示范区作用,以工作联系点为抓手,打造行业标杆,形成品牌效应。重点是“两创、一站、三大试验”的支持平台建设,即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积极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高标准建设中国海岛旅游专家工作站,优先试验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文件中提到的优惠政策,创新试验海岛开发的体制改革和模式探索,创新试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