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驻河南记者 张明灿/文 张记/摄
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境内的老君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山势雄伟,群峰竞秀,其山顶的道观更是历史悠久,道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清代,著名诗人高出便如此盛赞老君山:“峭依中天矗,高邻五岳尊;巍巍奠秦楚,渺渺接昆仑。”
提起老君山,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杨植森。他从小就生活在老君山脚下,早在1969年便开始当起了村官,一当就是30余年。20世纪80年代,杨植森从烧一砖一瓦开始,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曾被《新民晚报》誉为“深山里的远见卓识的创业者、开拓者”。2007年8月,花甲之年的杨植森正式接手老君山景区,誓将老君山打造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旅游业界的新亮点。
不到两年的时间,杨植森将濒临封山的老君山景区创建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造了国内最高的站立式老子铜圣像,请国内著名书法家书写81章《道德经》,引进奥地利设备,架设2180米中灵索道,修通了5条平行栈道等基础设施项目。景区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家庭宾馆收入等创出历史新高,成为洛阳乃至河南旅游业界的一匹“黑马”。
事实上,老君山可以算得上是栾川旅游的“元老级”景区。该景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发建设,并于1995年4月开业运营。但长期以来,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老君山景区的发展陷入到了资金链条断裂、经营业绩下滑的不利局面。
“这么好的资源如果不好好开发,不是浪费吗?”身为栾川县瑞丰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杨植森对老君山旅游开发颇感兴趣。在他看来,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其本身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等特点,特别是在栾川这样的山区县开发投资旅游业,更能够活跃山区经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助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2007年8月该公司与栾川老君山林场签订合作投资开发协议,注册成立河南省老君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从事老君山景区的开发、经营和管理。从此,杨植森开始细心经营自己的“旅游王国”。
“我就不信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出来。”在众人的期望中,杨植森带领儿子全身心投入到了老君山景区的开发当中。当年,他便提出要“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发展,三年创品牌”的奋斗目标。
杨植森认为,老君山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性化、生态化的原则,坚持“一流资源、一流建设、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方向,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将老君山塑造成为旅游精品。
在景区建设过程中,为了解决资金困难,杨植森对老君山景区采取了边开发、边经营的策略。同时,为了全面提升景区的档次和品位,杨植森还分别聘请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老君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老君山提升全案策划》,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经得起考验的精品景区。
同时,杨植森还不断邀请著名诗人、作家、书画家、摄影记者到景区采风、创作,并先后编辑出版了《老君山诗联》、《老君山风光摄影集》等书籍,以此来宣传景区文化,树立老君山形象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杨植森说,老君山拥有深厚的道家文化,在今后的开发中,一定要以此为切入点,将老君山打造成为山水和文化相融的“绝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8月,世界第一高的老子铜像将屹立在老君山景区,成为该景区弘扬道家文化的象征。
现如今,老君山景区正驰骋在发展的快速路上。但在杨植森看来,自己不仅要把景区建设好,还要带领当地民众都搞起旅游,吃上“旅游饭”。他总是这样说,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了他创办企业的机会,理应回报社会,从而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作为村干部出身的农民企业家,杨植森骨子里就有回报社会的责任感。这些年来,杨植森为家乡的建设捐助了大量的钱物,并向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了4000多万元。但他深深地知道,帮一时不能帮一世,治穷先要治根。如何才能使景区周边的乡亲们摆脱贫困的生活呢?
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杨植森将景区内餐饮、住宿、购物等经营项目全部交给当地农民,发展农家乐30余家;此外,凡是老君山景区的建设项目,包括附近村里施工队,只要当地村民能干的,都让给他们干,该村80%以上的农民都吃起了“旅游饭”,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最多的达到十几万元。
面对这一切,杨植森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的确,老君山景区承载着杨植森太多的梦想。在杨植森的宏伟蓝图里,他的战略目标就是将老君山打造成为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游客需求的知名文化山水景区。
目前,杨植森和他的团队正忙于景区深度开发和提升阶段的基础设施完善,并投巨资打造了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君山追梦·梦幻大典》,以此来展示老君山道教文化精髓,填补栾川旅游晚间无景可看的空白。下一步,将积极争取把老君山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那个时候的老君山,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杨植森坚定地说。
而今,进入花甲之年的杨植森精力依然充沛,做起事来无不透露着干练。他说:“做旅游让我实现了人身价值,更让我年轻了许多,我将在有生之年为栾川旅游多做点事。”针对当前旅游市场现状,他建议,栾川要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整体开发,进而谋求综合效益,使更多的当地百姓受益于旅游,让更多的游客来栾川旅游。
杨植森相信,凭借深厚的道教文化和雄浑大气的自然景观,以及优越的区位优势,老君山景区一定能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级的知名文化山水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