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霞客张
霞客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70
  • 关注人气:4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中山路的变迁

(2010-02-08 17:30:12)
标签:

郑成功

厦门

中山路

海滨公园

商圈

分类: 各地风情
《中国旅游报》驻厦门记者 史蔓蓉

    百年沧桑:游客心中“最厦门”

    据史料记载:厦门最早的商业建筑是明初由定期的“墟坊”(集市)逐渐形成的商品街。19世纪中叶,厦门被列为五大通商商埠,商业发展迅速。20世纪20年代,厦门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逐渐形成以中山路、大同路、思明路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在许多老厦门人眼中,作为厦门城市气质的发源地,中山路至轮渡一带,才代表真正的厦门:骑楼、深巷、摊贩的吆喝声……才是原汁原味的厦门。

    中山路堪称“中国闽台风情第一街”、“南洋风情商业街”。见惯了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逛惯了大同小异的国内步行街,厦门中山路却带给你完全不同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体验。中山路建筑风格独特,集中了闽南近代史建筑精华,又融合了欧陆建筑的特色,优雅的骑楼、古典的立柱、细腻的雕花、丰富的窗楣,在岁月洗礼中依然一一透露着玲珑与典雅,古朴而又气质不凡。走在中山路,中间道路熙熙攘攘,而你在道路两侧骑楼走廊中却能悠闲地逛着,不惧刮风下雨,又无车辆打扰,这也为商铺创造了招揽生意的时间和空间。

    走在中山路,似乎能触摸到厦门的文脉所在。民族英雄陈化成,书法家欧阳桢,民初教育家、诗人陈桂琛,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林采之,知名企业家黄世金等厦门近现代史上著名人士的故居都在这里。郑成功在思明屯兵抗清踪迹依稀可寻。

    中山路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丰满而厚重,经过岁月的洗涤,形成了自然而舒适、随处可“读”的生活环境。让人难忘的还有安坐于骑楼走廊中老厦门人,他们悠然自得,或在走廊泡着茶,或读一份报纸,气定神闲并不急于融入现代生活的潮流。与他们聊起中山路,或许会有人告知,郑成功曾在该处练过兵。类似这样的名人传说还有许多,文化震撼令人动容。世纪阵痛:百年老街辉煌不再

    然而,在上世纪末的一段时间里,中山路这条辉煌灿烂的百年老街,却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车轮中,一度迷失了自我。据厦门市思明工商分局调查统计,1998年,中山路注册登记的282家企业及个体户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艰难苦撑,等待商机。闲雅斋店主薛胜朝说,在中山路做了十几年了,对中山路衰落的感受很清楚,据他回忆,当时的人流量不如兴盛时的二分之一,而且成交率低。

    厦门中山路为何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从厦门市区的人口分布来看,随着厦门城市扩张,中山路商圈已被边缘化。这个曾经的厦门中心地带、商业黄金地段,在大厦门的格局中已成为偏居一隅的老街区。大量的老市民和新移民早就居住在离中山路有一个小时以上车程的住宅小区,逛中山路对他们来说是耗时费力的事。新崛起的厦门梧村商圈、禾祥商圈和SM商圈风头更劲。以大卖场为龙头的新商圈为市民提供的是一站式购物,新市区的居民购物有更好的选择。新商圈在满足市民日常购物需求方面完全替代了中山路商圈,而且在交通便利方面是中山路无法相比的。中山路这条老街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面临着拆迁堵路、无处停车的尴尬局面。中山路,这条寄托着市民感情的老街趋于平庸,让许多人扼腕叹息。

    浴火重生:中山路华丽转身

    也许建筑可以复制,但凝结在岁月长河中的记忆却无法重演。厦门几大商圈中,唯一无法复制和无可替代的只有中山路商圈。优美的南洋骑楼,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且与厦门三个最著名的景点鼓浪屿、万石植物园和环岛路都近在咫尺,中山路老街因此成为厦门最可宝贵的商业资源,也成为厦门在区域商业竞争中的重要砝码。走过近百年的中山路老商业街,在厦门市民心目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山路的逐渐沉寂,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激活中山路,成为厦门人的共识。

    世纪之交,厦门打响了中山路保卫战,中山路的全面改造随之全面展开。1997年11月,一开发商投资1.8亿元,位于中山路黄金路段的华辉广场第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营业,内有百货商场、餐饮、娱乐休闲等场所,是中山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大卖场。2004年,又一开发商在古城西路一侧投资5亿多元人民币,建设了一座集购物中心、酒店式公寓等为一体的商业地产项目———名汇广场。名汇广场占地超2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10万平方米,这个广场也是中山路商圈第一个开放式购物广场。2004年10月30日,中山路变身单行道。2005年,从鹭江宾馆到思明南路交叉路口这一段纳入LED夜景工程的范围,总投资802万元。通过采用LED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市民们在夜晚逛街时,更能感受到百年老街的亮丽一新。2006年1月24日起,中山路改造有了大动作,中山路西段(从思明南路到鹭江道段)实行夜间步行街。2006年7月,因为第四届合唱节在厦门召开,中山路首次改为全日制步行街。每天近10万、高峰期30万的人流量让中山路重现繁荣。

    如今中山路拥有的超人气,带动了周边道路的商业繁华。大中路、升平路、镇邦路、霞溪路、思明南北路,宛如中山路的“支流”,分享着中山路的人气。逢周六周日晚,女人街口的小舞台前,经常会响起一阵阵清雅的曲调,悠扬动听。循声而去,台前挤满了人,舞台中央几个身着传统戏服浓墨重彩的演员正挥动长袖,全情表演,舞台虽小,但那排场与架势丝毫不输大型演出。

    走在中山路上,人们想要的东西应有尽有,这条商业街很容易让人流连忘返。华联、来雅、金鹭……书城、茶庄、药店、琴行,宾馆、饭庄、排档……南音、戏剧、电影、录像……南北干货、东西名产、参茸翅鲍、鲜活海产,麦当劳、肯德基、咖啡吧……一家连一家,逛不完,买不尽……在新一轮的商业竞争中,中山路力挽狂澜,重振威风。

    中山路还在继续“变脸”。据有关信息显示,在鹭江道附近的人和路、大同路和海滨公园,改造将进入实施阶段。届时,人和路将增设若干小木屋,并在每个小木屋旁设置大型博饼项目(厦门独有的民俗),市民和游客可全年在此享受博饼的乐趣。而大同路,则将汇集厦门十大特色小吃店,设置能够勾起人们美好回忆的古典风情路灯。在海滨公园,增设传统戏台,高甲戏、木偶戏、梨园戏、打城戏将成为海滨公园的一道独特风景。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典藏历史文物、再现原味生活”的“骑楼人家展览馆”,也在积极的酝酿当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