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4日
标签:
理论研究 |
分类: 物理理论 |
一切能量都来源于质量的亏损
质量亏损分为两类:1、是质量的直接亏损,基本粒子直接光速辐射到外部空间,例如核聚变、核裂变;2、基本粒子的形变或粒子的形变导致质量亏损,例如化学能。
我2022年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春季会议的论文“最基本的粒子”论述到:基本粒子是相互绕转的两个元电荷,基本粒子的质量、空间半径是可变的,变化规律是:M^2R=Q,其中M是基本粒子的质量、R是基本粒子的空间半径、Q是常数。录用截图摘要如下:
我通过普朗克常数及相关理论推算的结论:基本粒子质量的平方和基本粒子空间半径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的值是:7.81×10^-85,也就是说,M^2R=Q中Q的数值是7.81×10^-85。从这个结论我们分析:假设基态状态下,一个基本粒子的质量是9×10-^38kg,它的空间半径是:10^-10m。物体辐射一个基本粒子到外部空间,损失的质量是:9×10-^38kg,物体一个基本粒子半径增大到原来的10倍,即10^-9m,我们计算一下此时基本粒子亏损的质量约是:6×10-^38kg,况且理论推算基态基本空间半径增大到原来的4倍已经光速辐射到外部空间了,如果扩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即1.1×10^-10,其质量的变化约是:10-^38kg。不仅如此,化学能的变化、生物能的变化或其它能变化,参与变化的基本粒子的数量相对于物质的总量极少,而核聚变、核裂变基本粒子辐射到外部空间的数量,要比其它变化(包括化学变化、生物能量的变化)基本粒子空间半径改变的数量要多的多,所以通常情况下,一般的物质质量转化为能量相对极少,而核聚变、核裂变质量转化为能量特别明显。
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核能、机械能、化学能、内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光能、生物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而相互转化 [1]。各种场也具有能量。在营养学中,能量指的是食物中所含有的能被人体所吸收的化学能(生物质能),食物中的能量有时也可以称作热量。
不论哪种能量,它的来源都是由质量的亏损形成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能量,绝大多数的能量来源于基本粒子的形变或粒子的形变导致质量亏损形成的,例如化学能、电能等;但是人类最终利用的能量基本是来自于太阳的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例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基本粒子光子),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光合作用提供今天的主要能源。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能量转换站,是整个食物链的基础。

加载中…